一先令蜡烛

作者:约瑟芬·铁伊
一先令蜡烛

约瑟芬·铁伊著。清晨的海滩上横工着一具女人的尸体,死者染发、脚趾甲上搽着猩红色的指甲油,看上去就和一般人不一样。海岸巡警说这只是一起因游泳不慎发生的意外,直到发现一颗纽扣纠结缠绕在她的头发中,又辨明她的身份是全英国最当红的明星克莉斯·克雷。这下子,几乎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和她的死亡脱离不了干系。 苏格兰场的格兰特探长从死者生前复杂的交友关系和陈尸现场的线索中抽丝剥茧,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挣扎、迷误,凭借勇气、智慧、同情与机缘,逐步揭开案情的真相。

猜你喜欢的书

论现代兴奋剂

论现代兴奋剂

巴尔扎克著。本书作者化身社会学家,论述近三百年间所发明的五种人类难以抗拒的兴奋剂,分别是:酒、糖、茶、咖啡及烟草,并就其各兴奋剂的来源、特色、经济效益及对人体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加以陈述。怎样使咖啡的效果加倍?为什么伟大的天才总嗜酒?吸烟可以使部下更服从指令?一个民族的命运取决于其食物和进食量?…… 如果人类学得乖,为何总摆脱不掉这些让人上瘾、兴奋的玩意儿? 大文豪玩赏生活之作, 十九世纪法国私人生活志。从酒、糖、茶、咖啡和烟草中窥见作家私生活,体味另类生存智慧。 由于巴尔扎克有长期饮用黑咖啡的习惯,在谈到咖啡时,特别感同身受,除了提供例子印证说明咖啡的负作用外,也不忘附上几则行家手法,由淡咖啡至浓咖啡,分享如何冲泡才能将咖啡中的咖啡因发挥到最强的效益。从书中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景象,体味另类的生活智慧。书中语言具有哲理性,案例生动,展现了作者那个时代的生活和习俗。

竹涧集

竹涧集

明代诗文别集。潘希曾(字仲鲁)著。此集是潘希曾的儿子潘徽请求黄省曾于嘉靖二十年(1541)校刻而成。有《竹涧文集》8卷,其中诗4卷,杂文4卷,又《竹涧奏议》4卷,共计12卷。另有附录1卷,墓志、小传之类。集前有东郡苏祐、江阴张衮序。今存此刻本。《四库全书》也以此刻本为底本收录,并在《提要》中说:“核其卷数,与《千顷堂书目》所载相符,盖犹旧本也。”程文德曾撰潘希曾传说:“公仪状秀伟,言辞辨正。平生读书,精思力究,发为文章,隽腴古雅,诗尤清婉,卓然名家。”其诗文评价显然过誉。今观其集,四库馆臣所言较为允当:“集中章奏,语皆剀切真挚,不为粉饰而深中事理,不愧其名。其平时虽不以文章著,而直抒胸臆,沛然有余,亦其刚正之气有不可掩遏者欤。又希曾治河,绩最著,小传称其别有治河录,今已不传。然集中条议修筑诸疏,措置规模,犹见一二,是尤切于实用之文,足以资后来考证者矣。”(《四库全书总目》卷171)可见其文文学价值不高。其诗有些情韵,但也很难说是“卓然名家”。

见闻杂记

见闻杂记

明代文言笔记小说集。李乐撰。今存版本有明万历刻本杂记九卷、续二卷、清乾隆间刊本十卷、续一卷。本书中大半为作者多年的文史札记,只有十馀则为短篇小说和幽默小品。但这少量的小说和幽默小品,却有些特色,所以,本书作为笔记小说,也还有一读的价值。如卷六第八十六则记道,有名商人,乘车外出,途遇红衣妇人,要求搭车。商人曰:男女何可同车, 吾当徒步尔!谁知红衣女竟是“火神之星”下凡,她要搭车,实际上是考验考验这名商人。当她听了商人可敬的回答后,非常感动道:汝勿远行。某日汝家当有回禄之厄,六神俱已著字,可急回,徙其家资什物,庐必毁矣。结局是:庐虽毁,人财得到保全, “竟得免于全祸”。整个故事比较简短,可是商人见美色而不乱的可贵品质,以及“火神之星”的女性形象还是写得比较好的。又如同卷第一百三十一则:宋人有园丁种菜,菜被人盗去。者主人诘园丁,园丁曰:“自己固要吃,也须著把些与他人吃。”主人默然,曰: “也说得是!”像这类语带诙谙的幽默小品,在古代笔记小说中并不多见。

反啼笑因缘

反啼笑因缘

作者对于张恨水先生的文学,素来是佩服的。对于他那《啼笑因缘》,尤其是推崇的。既然佩服而又推崇的了,何以又敢做这《反啼笑因缘》呢?内中确有几层道理,应该在此声明一下:第一层是,无论那种小说,多少总有一点哲理,哲理是愈探讨而愈深奥的,而亦愈有兴趣的。读者苟能在此一反一正的两部小说之中,大家研究一些哲理出来,方始不算白读小说。第二层是,发行本书的人,对于原书,完全存着善意,毫无一丝恶意的。第三层是,本书乃是另起炉灶,并非什么影射脱胎。第四层是,原书是和西子、王嫡一样的美丽,本书是和无盐嫫母一样的恶劣,鱼目不能混珠,也是人们公认的。我说只要不违背出版法,不侵害著作权,我们这位恨水老同志,谅来不致笑我东施效颦吧?我的作书宗旨既已说明,书中一般脚式,就得一个一个的登场出演了。

中华民国解

中华民国解

《中华民国解》是为驳斥杨度关于“中国”和“中华”的看法,章太炎在1907年7月5日《民报》第十五号上,作了一篇“中华民国解”的文章,对孙中山提出的“中华民国”国号进行了解释和分析。

秽迹金刚说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灵要门

秽迹金刚说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灵要门

唐北天竺沙门无能胜译,佛临涅盘,化现力士降螺髻大梵,说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