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式的革命

作者:杜威
哥白尼式的革命

杜威将康德的以自我为中心代之以自我与所处环境相互作用为中心时,他赋予这种相互作用以极为广泛的含义。他认为除了主客、心物等的相互作用外,人的全部生命、生活、行动都包含着不同的两个方面,它们的意义就在这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之中。这种相互作用都具有实践意义。在西方哲学史上,由自我中心论到相互作用中心论的转向实际上就是由主体性形而上学到实践的转向。这可以称为哲学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猜你喜欢的书

少阳集

少阳集

宋代诗文别集。陈东撰。本集元代大德年间刊本及明代正德十一年(1516)刊本均为8卷,名为《尽忠录》。编次颇嫌错杂;明代天启五年(1625)贺懋忠刻本及清代康熙年间刻本又为10卷。《四库全书》据康熙刻本著录,但因其“前五卷皆东遗文,后五卷则本传、行状及他书论赞。今存遗文五卷,附录史传一篇、行状一篇及钦宗省敕一篇、高宗谕旨七篇为第六卷,他皆汰之。”(《四库全书总目》)其遗文5卷中,前4卷为书,卷5为诗词。书末有跋云:“翼按:先生诗词乃百十中之一二耳。然《初筮斋咏雪》一首直与卢韩《月蚀诗》并驱,《咏桃花菊》一首体物之妙,杂之苏、黄集中人不能辨。吉光片锦,大庖一脔,岂在多哉!”《少阳集》是文以人传的较典型例子之一,全书缺乏剪裁,编辑颇不精审。

文房四谱译注

文房四谱译注

古代笔、墨、纸、砚专著。又名《文法四宝谱》。五卷。北宋苏易简撰。苏易简,字太简。陕西武功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早年仕途得意,官至翰林学士。徐铉说,其“始以世家文行,贡名春官,天子临轩考第,首冠群彦,出入数载,翱翔青云,彩衣朱绂,光映里闬”(《文房四谱序》)。苏易简认为,泱泄古先之道,发扬翰墨之精”莫不由此四宝。“苟缺其一,虽敏妙之士如廉颇,不能将楚人也。尝观《茶经》、《竹谱》,尚言始末成一家之说,况世为儒者,焉能无述哉?因阅秘府,遂检寻前志,并耳目所及,交知所载者”(《文房四谱后序》)。宋雍熙三年(986)撰成此书。 《文房四谱》前二卷为笔谱,汇集了各家造笔的经验和技术。卷三为砚谱,叙述各地名砚制作工艺。卷四为纸谱,介绍各种纸的名目、加工、用途。卷五为墨谱,记载名家造墨经验。各谱体例为一、叙事,说明沿革、产地;二、叙制作,介绍研制技术;三、杂说,采纳有关典故、轶闻;四、辞赋,汇集有关赞咏诗词。苏易简在书中“讨其根源,记其故实,参以古今之变,继之赋颂之作,各从其类次而谱之,有条不紊,既精且博”(徐铉《文房四谱序》)。此书是系统研究我国古代笔、墨、纸、砚的重要资料。 通行版本有《丛书集成》本。

馤塘医话

馤塘医话

医话。1卷。补编2卷。清·张鲁峰撰于1851年。书中内容丰富,涵盖了中医理论、临床病症、辨证论治、方剂应用等多个方面。例如,在中医理论方面,对脏腑经络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手足十二经脉配合阴阳表里,五脏六腑相互关联,如肾与膀胱、脾与胃等互为表里,且各脏腑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在临床病症方面,记载了多种病症的治疗经验,如对于肝气病,作者认为其症状变幻百出,涉及胸腹胀满、左胁牵痛、易惊易怒等多种表现,并提出了从脾肺心肾四经论治的方法,还介绍了逍遥散等方剂在治疗肝病中的应用。此外,书中的补编部分还对温热病的舌象进行了详细论述,包括舌黄、舌绛、烟煤舌等多种舌象的辨证意义,以及崩漏、妇女湿温病等妇科病症的证治方法。《馤塘医话》体现了张鲁峰深厚的医学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其立论平正,推勘颇精,对后世医家在中医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艺苑卮言

艺苑卮言

诗论。明王世贞撰。八卷。世贞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已著录。此编系从“四部稿”中摘出,原尚有附卷四卷。此为王氏中年时期著述,成书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又经陆续修改、补充,于嘉靖四十四年脱稿。晚年又复修订、补充,以毕生精力而成之作。论唐诗语集中在卷四(《全唐诗说》即取此卷中语而成)。它是作者经历大半生时间写成的。论诗强调盛唐李杜以前。书中许多观点值得重视。著者肯定了四杰在诗歌转折上所起的作用(“词旨华靡,固尚陈隋之遗,翩翩意象,老境超然胜之。五言遂为律家正始”),指出陈子昂“律体往往入古,亦是矫枉之过。”还比较了各种诗体的不同风格及美感效应(如“五言古、选体及七言歌行,太白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子美以意为主,以独造为宗,以奇拔沉雄为贵。其歌行之妙,咏之使人飘然欲仙者,太白也,使人歔唏欲绝者,子美也”)。对唐诗艺术规律的揭示也很深刻(如“七言绝句,盛唐主气,气完而不甚工。中晚唐主意,意工而不甚完”,五言绝句“妙在愈小而大,愈促而缓”)。书中还对王昌龄、王勃、崔敏童、王翰、贾岛、顾况等人的诗歌技法进行探讨。由于有鄙薄中晚的成见,著者于韩愈、白居易、温庭筠、李商隐等多有微词,未见公允。

圣贤像赞

圣贤像赞

《圣贤像赞》刻成于乾隆十七(1753)年,共六卷,收像八十四幅,圣像摹自吴道子本,诸贤像则为山阴陆振宗所绘,像之标目为梁国治书,赞则为王澍书。其中第一卷为仁庙御制先制四配像赞,即梁诗正、彭启丰等各家题跋;第二卷为圣像及东配、西配、东哲、西哲书像;第三、四卷为东庑书像;第五、六卷为西庑书像。

圣无能胜金刚火陀罗尼经

圣无能胜金刚火陀罗尼经

一卷,赵宋法天译。佛在妙高山,敕金刚手菩萨使说咒,以安慰天龙夜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