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骏马

作者:安娜·塞维尔
黑骏马

《黑骏马》是英国女作家安娜·塞维尔的作品。自1877年作品问世后,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了黑骏马一生的经历。黑骏马是一匹性格温顺、聪明强壮的良种马,曾几易其主,既为尊贵的庄园主效过劳,也曾沦为伦敦街头的苦力马,饱尝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作者笔下马的喜怒哀乐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思考空间,让我们去审视、判断书中人物的性格品质,以及他们背后更深刻的人性问题。我们在分享黑骏马喜怒哀乐的同时,能深深感受到其内心深处的痛苦、恐惧和无奈,同时不断地领教一些人的无知和残酷。

章节列表

升序↑

安娜·塞维尔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红字

红字

美国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著。这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850年,以北美殖民时期生活为背景,描写了海丝特·白兰的恋爱悲剧,控诉了清教统治的殖民地区法律的残酷野蛮及宗教的灭绝人性,肯定了女主人公对幸福的追求,表现出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民主主义思想。白兰的婚姻生活是不幸的,婚后她与牧师丁梅斯代尔相爱并有了私生女,她的行为严重触犯了清教教规,受到了当众配戴红字以示犯有通奸罪的严厉处罚。为了保护牧师,她拒不供出同犯,独自承担来自法律、宗教、舆论各方面的压迫,背着象征耻辱的红字艰难地生活着,最后她以忍耐、勤劳、善良的美德赢得了人们的尊敬,红字变成了德行的象征。白兰的丈夫罗格·齐灵窝斯是心狠、阴险的清教徒,为了报复,他假冒医生隐藏在牧师身边,不断对他和白兰进行心灵摧残,最终将牧师折磨至死。齐灵窝斯是清教徒殖民统治者的化身。在法律上他是受害者,在道义上他则是真正的罪犯。《红字》在人物心理描写上极具特色,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的杰作。

难经

难经

中医医经类著作,又名《黄帝八十一难经》。相传战国秦越人撰。秦越人,人称扁鹊或卢医。约生活于公元前5世纪。据文献考证成书年代约在《内经》之后,《伤寒论》之前。《难经》的作者,唐以后历代注家多认为是秦越人。本书以问难形式阐述中医基本理论和某些疑难问题。总设八十一篇,故名《八十一难》。第1~22难论述脉诊,其中提出“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切于临床实用,对后世影响深远。第23~29难主论经脉流注始终、经脉长度、营卫度数、奇经八脉及所主病证。第30~47难主论脏腑、对三焦、肾与命门提出新见解。第48~61难主论疾病的证候、诊断及四诊。第62~68难论述脏腑井俞诸穴。第69~81难论述针刺补泻之法。此外《难经》还首次提出了“七冲门”、“八会穴”和“伤寒有五”等新观点。全书文字简要,理奥趣深,辨析亦颇精微,在祖国医学经典中每每与《内经》相提并论。在古今中外均有较大影响。历代刊本和注本颇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吕博望《注众难经》、杨玄操《集注难经》、丁德用《补注难经》、滑寿《难经本义》、熊宗立《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张世贤《图注八十一难经》、徐大椿《难经经释》、黄元御《难经悬解》、日人丹波元胤《难经疏注》等。现存明刻本,及1940年黄竹斋校本等。

碧鸡漫志

碧鸡漫志

南宋王灼撰。灼字晦叔,号颐堂,又号小溪。遂宁(今四川成都)人。绍兴中曾为幕僚。当时作者隐居成都碧鸡坊妙胜院,因地取为书名。写成于绍兴十九年(1149)。是书以论述曲调源流为主,对研究词曲渊源和发展有重要价值。五卷。论述上古至唐代歌曲的演变,考证唐代乐曲得名原因及其与宋词的关系,辑录了不少从音乐方面研究词曲的史料,并介绍了民间艺人如张山人、孔三传等。

尸子译注

尸子译注

三卷。战国时尸佼(约前390—330)著。关于尸佼的事迹,史书记载极略。《汉书·艺文志》中杂家类列“尸子二十篇,尸佼著。佼鲁人,秦相商君师之。鞅死,佼逃入蜀”。《史记·孟荀列传》:“楚有尸子长庐”,裴骃《集解》云:“刘向 《别录》,楚有尸子,疑谓其在蜀。今按 《尸子书》,晋人也,名佼,秦相卫鞅客也。鞅谋事划计,立法理民,未尝不与佼规也。商君被刑,佼恐并诛,乃亡逃入蜀。自为造此二十篇书,凡六万余言,卒因葬蜀。”可见,尸佼在战国时十分活跃,并参与过秦商鞅变法,起了重要作用。关于尸佼的思想,《汉书》将其与李悝并称,属法家。刘向谓 “尸子非先王之法,不循孔氏之术”。单凭这些支言片语,很难窥其思想主旨。《尸子》原书二十篇,内十九篇,陈述道德仁义之纪,内一篇言九州险阻水泉所起,这对于了解先秦时期的社会思想、地理变迁有重要参考价值。可惜自汉以后,该书已残阙不全,有些地方为后人伪作。现存的主要版本有:任文田心斋十种本,称家藏元大德八年来青楼所钞本,又依惠氏辑本补抄数条,附录于后,乾隆五十二年刊。《平津馆丛书》本,《问经堂丛书》本。《湖海楼丛书》本,并二卷,《湖海楼》本经汪继培校,最为精审。此外,还有 《二十二子》本等。

五灯全书

五灯全书

凡一二○卷,另有目录十六卷。清代霁仑超永编,康熙三十六年(1697)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册至一四二册。目录卷首附有序文、进呈奏疏、凡例等。全书内容系超永自五灯会元等诸传灯录中摘其要者,并费时十余年亲往各地搜集文献。除七佛、西天、东土诸祖外,凡五灯会元以后之祖师、耆宿、居士等,无论正系旁系,皆广为搜录立传,计有七千余人,为传灯录之集大成者。本书承认唐代天王道悟等之法系。此外,书中有若干人物重复编列之情形。

菩提心离相论

菩提心离相论

一卷,龙树菩萨造,赵宋施护译。由大悲为体,达蕴处界等诸相唯心所现,成就第一空义,则能以众生为所缘境,现种种相,说种种法,皆真实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