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蔷薇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天路历程
英国作家丁·班扬(1628~1688)著。1678年伦敦出版。198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西海的中译本。小说通过一个梦境写了主人公克里斯蒂安背着沉重的包袱在路上徘徊,不知何往。经传福音者的指点,他必须离开故乡“毁灭的城市”,朝着“天国的城市”前进。于是克里斯蒂安开始了他的天国历程。他的朝圣之旅体现了基督的一生。他所走的笔直而狭窄的路引导他走过沼泽,穿过绿林、翻山越岭,代表了人的坎坷曲折的道德生涯。他在开始时陷入“绝望之渊”的泥沼中与失望的诱惑相一致。在“困难之山”、“羞辱之谷”和“名利场”,他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障碍。他受到的最后考验是被监禁在“怀疑城堡”,而他的逃脱最终证明了他抵御引诱的能力。克里斯蒂安最后在精神上作好了朝觐“天国”的准备;他旅途的最后路程——越过“愉悦山”走过“魔场”来到“比犬勤国”渡过“死亡河”,地入“圣城”。书中的讽喻意义是十分明显的。除宗教意义外,克里斯蒂安的历程也象征着人类追求美好未来的进程。同时班扬运用现实主义方法描写英国乡村路上的一些景象和许多人物,如“无神论者”、年轻的“愚昧无知”、“马屁先生”、“爱钱先生”等,他们既代表抽象的概念,又是有血肉的活人。班扬把他们的动作和谈话写得非常生动具体,因此可以把班扬看成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天路历程》是宗教文学,同时又属于民间文学。班扬为他的宗教信仰曾两次入狱达12年之久。《天路历程》的三分之二成稿于服刑时期。《天路历程》对后来英国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世界名著之一,被译成100多种文字和方言。
太上感应篇
道教劝善书。约成书于北宋末南宋初,《宋史·艺文志》著录“李昌龄《感应篇》一卷。”现《正统道藏》收入有南宋李昌龄传、郑清之赞《太上感应篇》30卷。另有刻本、注本多种。主要内容是劝导世人行善去恶。从“天人感应”、“因果报应”思想出发,劝人遵守儒家道德规范和佛教、道教戒规。宣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又称人身中有“三尸神”,时刻记录人之罪过,至庚申日上报天庭,天神据此决定人命寿夭。非义而行,背理而行者,天将夺其算纪,短命而死,罪大者殃及子孙。依道而行者,则“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避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若有过而能改恶从善者,则可转祸为福。此书在南宋至明清时代流传甚广,对世俗民众影响甚大。类似道书还有《文昌帝君阴骘文》等。
谐噱录
古代民间笑话作品集。唐朱揆纂。书已佚,明刊《雪涛谐史》存43则。清顺治刊《说郛》则作“唐刘纳言撰”,《唐书·艺文志》载刘纳言另有《俳偕集》15卷,《说郛》有误。著名笑话《故是一凤》(记邓艾口吃)、《渐至佳境》(记顾长康吃甘蔗)
无明慧性禅师语录
无明慧性禅师语录,一卷,宋慧性说,妙俨、圆澄等编,颜汝勳序,师范题记,居简后序,附塔铭。南岳下第十九世,嗣松源岳。
毗沙门仪轨
一卷,唐不空译。
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经
宋中印土沙门法护等译,佛在鹫峰法界殿中,与二万五千比丘,七百二十万俱胝那庾多菩萨俱。放光集十方众。有师子座出偈赞佛。佛升师座。妙吉祥菩萨请问,不生不灭,是何增语?佛言,不生不灭,即是如来增语。因为广说琉璃地映帝释宫影喻,忉利天大法鼓喻,空中风云水喻,大梵王喻,日光照喻,摩尼宝喻,响喻,地喻,虚空喻等。及说种种法句,种种菩萨胜行,于是妙吉祥偈赞礼佛,佛为较显持经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