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伊丽莎白女王与埃塞克斯伯爵
伊丽莎白女王与埃塞克斯伯爵间的往事,是一个浪漫动人但又残酷悲情的历史故事。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在知天命的年纪与未及弱冠之年的埃塞克斯相遇,自此以后,两人的组合便是极为浪漫的,同时也是非常危险的。他们之间交织了各种情感纠葛和利害冲突,既有男女之情的爱恋,也有权力之争的博弈,这使得他们之间的关系注定复杂多变、飘忽不定。在经历了一系列事件之后,女王与伯爵的关系将朝着不可预测的方向发展,最终的结局会是怎样的?
渤海国记
《渤海国记》为清代学者黄维翰所著。全书近七万多字。内容上着重记述了唐代渤海国的国家传统、人口种族和礼仪风俗,其次描写了渤海国的地理问题、官员职称、著名人物和国家物产,最后写了渤海国的外交相关问题,还有其他的相关记载以表的形式进行了记录。本书在文献学方面的最大特点是以文献记载、书本知识与亲历见闻、实地调查、自身实践经验相印证,从而构筑起一个自成一格的实证理论体系。
蒙求集注
晋李瀚撰。宋徐子光注。2卷。李瀚《蒙求》是一本供初学者认字的书,它取古人事迹写成四字韵语,以便记诵,皆以对偶成文。徐子光注,以每二句为一节,各为之注,把《蒙求》所言事迹皆详为注解,虽稍嫌冗蔓,而援引赅博,亦颇精核。
菜根谭
明洪自诚著。是一部以语录体行世、溶儒释道三家人生哲学的修身处世之书。因汪信民之咬得菜根百事可做之语,名曰菜根谭。内容包括修省、应酬、评议、闲适、概论五部分。“其间有持身语,有涉世语,有隐逸语,有显达语,有迁善语,有介节语,有仁语,有义语,有禅语.有趣语,有学道语,有见道语,词约意明,文简理诣”(清人三山病夫通理语),可明心,可补过,可进德。故内中诸多精辟词语,早已被名人学者引用,成为封建社会修身处世之铭。在现今日本、东南亚,书中的精华亦被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获得了良好的效益。该书坊间多有刻本,1991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浅释本。
景祐新修法宝录
凡二十一卷。北宋吕夷简等奉敕撰。略称景祐法宝录、景祐宝录。本书为续大中祥符法宝录之作,编次大中祥符五年(1012)以后至景祐四年(1037),凡二十五年间所译出之佛典,并集录其奏章、愿颁、序引等。内容计有圣宋翻宣继联前式录上(卷一)、随译年代区别藏乘录中(卷二至卷十九)、复准八例排经入藏录下(卷二十)及总录(卷二十一)本书原已失佚,仅留其名,民国二十二年(1933),于山西省赵城县广胜寺所藏之金藏中发现其残本,后收录于宋藏遗珍下集第十二函出版。宋藏遗珍本缺二十一卷中之卷三、五、七、十一、十五、十九、二十等七卷,并残缺卷八、卷十两卷。其后,南京支那内学院抄出宋藏遗珍本之要文,另由本书之总录、大中祥符法宝录、天圣释教总录、至元法宝勘同总录等补入原缺部分,题为‘景祐法宝录略出’,于民国二十三年刊行。
大乘稻芉经随听疏
亦称《佛说大乘稻秆经随听手镜记》。佛典注疏。唐法成集。一卷。仅存于敦煌遗书中。是敦煌遗书所藏的《佛说大乘稻秆经》的注疏书。疏释分五门:(1)立所宗,谓本疏“依经中宗”,即依龙树中观派立宗;(2)明归乘,谓本疏乃菩萨乘中所摄;(3)言归分,谓此疏属十二品经中的“自说义论分”所摄;(4)辨归藏,辨此疏属论藏;(5)解释,即对经文正式注疏。注疏分两部分:先释题目,后释经文。释经文时又按照《瑜伽论》的说法,分为“总摄门”、“经之所诠”、“释句义”、“辨次第”、“答难”等五个方面。本书释意简略精要,是研究法成思想的重要资料。历代大藏经未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