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日本文化

作者:铃木大拙
禅与日本文化

日本著名禅宗学者铃木大拙在美、英各大学开设“禅与日本文化”课程的教程。原系1938年用英文写成的单行本,后由日本人北川桃雄整理翻译,收入《铃木大拙全集》第11卷。中文版本即依照日文本1981年版译出,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于1989年第一次出版发行,并被编入《新知文库》丛书。全书9万余字,分为7个部分:禅学入门;禅与艺术;禅与武士道,禅与剑道;禅与儒学;禅与茶道,禅与俳句。这本书原为外国人而作,重在介绍宣扬,较少研究的性质。作者站在禅的立场上,通过对中、印、欧三大文明系统的比较,对“是否可以说禅就是构成日本特质的唯一要素?是否可以说禅的精神就是日本、中国、乃至东方的精神?”等问题,做了十分肯定的回答。本书并未涉及禅与日本文化的全面关系,而是从日本文化生活的几个典型方面入手。作者总结出日本艺术“体现一种特有的非对称性和深朴、简练”,显然是受禅宗“中一即多,多即一”这种观念的影响;而在一般人眼中穷兵黩武、嗜杀成性的武士道、剑道,则是根植于禅的“万物皆空,生死无二”,是为斩除人对生死的执着,斩除人自身的贪欲、瞋恚、愚痴;作为日本人文化生活的一种特殊样式的茶道、与禅的相通之处就在于对事物的纯化;而在日本诗歌的代表形式之一——徘句艺术

猜你喜欢的书

相约萨马拉

相约萨马拉

《相约萨马拉》成功地记录了际冲突与小城生活的点滴苦涩。它是约翰·奥哈拉创作的最高成就,也是对其作为一个有着高度社会敏感的主流作家的持久证明。1930年12月,圣诞节前夕,吉布斯维勒的社交圈里充斥着舞会和派对,音乐通达旦,美酒开怀畅饮,光环的中心站着朱利安和卡罗琳·英格里斯夫妇——无论是朋友还是陌生人都对他们有着同样的嫉羡。但是,突如其来的一杯冰水威士忌打破了这一切。朱利安·英格里斯从此告别了上流社会,势不可挡地走向了自我毁灭。

秋崖集

秋崖集

诗文别集。宋方岳著。四十卷。其集世有二本:一为《秋崖新稿》,三十一卷,据宋宝祐五年(1257)刻本景抄。一为《秋崖先生小稿》,凡文四十五卷,诗三十八卷,明嘉靖间其裔孙方谦所刊。后者所载较备,然宝祐本所有而嘉靖本所无者,诗文亦尚有数十首(篇)。又有别行本《秋崖小简》,较之二本,多书札六首。清修《四库全书》时,馆臣删除三本重复,以类合编为一集,勒为四十卷,统名《秋崖集》,即今所传之本。方岳诗集选本,有《秋崖小稿钞》一卷,见《宋诗钞初集》;《秋崖小稿集》一卷,见《宋代五十六家诗集》;《秋崖诗选》一卷,见《宋十五家诗选》;《秋崖集补钞》一卷,见《宋诗钞补》。

文化学概观

文化学概观

本书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和教育家陈序经文化研究和文化学思想的系统总结,呈现了陈序经在文化学研究上完整而系统的理论与应用体系。自陈先生1928年在一次学术讨论会首次使用“文化学”这个名词,到提出建立一门文化学学科,在西南联大首开“文化学”课程,再到陆续发表相关著作,不断修改完善,直至1946年整套“文化论丛”基本完稿,陈序经的文化学研究历程体现了一代学人立足中国实践进行理论创新、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不懈求索的精神。“文化论丛”是中国学者自己建立的第一套完整系统的文化学理论体系,对中国文化学研究具有开创性贡献。其中的部分内容发表后,在中外文化学研究界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处于国际学术的前沿,代表了时代的最高水平。

杜甫诗选注

杜甫诗选注

杜诗选注本。今人萧涤非选注。该选本在作者《杜甫研究》下卷诗选部分的原有基础上改编而成。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所选杜诗共二百八十一首,以编年为序,分四个时期。从选诗角度看,既照顾到杜诗的各种题材、体裁和风格,又注意到全面反映杜诗思想艺术的高度成就。该选本的注解包括题解和一般字句注释。本书主要成就表现在注释上。常透过字句表面揭示更深的涵义和诗外之旨,其精辟处往往出人意表。注中新材料、新见解较之《杜甫研究》下卷更有增多,且更为深入浅出,抉择更精当简要。此外,“以杜解杜”,引诗互证也是本书注解的特点。该书注解于清人注本引用最多,除仇兆鳌《杜诗详注》外,尚有钱谦益《杜诗笺注》、张溍(上若)《杜诗注解》、吴见思《杜诗论文》、黄生《杜诗说》、浦起龙《读杜心解》、杨伦《杜诗镜铨》等。

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

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

一卷,唐善无畏译。七俱胝佛母尊之仪轨也。

诸德福田经

诸德福田经

全一卷。略作福田经、诸福田经。西晋法立、法炬合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记述帝释问良田,佛遂说示五净德、七法,谓发心离俗等五净德名为福田,又说建立佛图、僧房等七法为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