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错集

作者:泰戈尔
交错集

《交错集》是梁宗岱翻译的唯一一本小说集,包括里尔克、鲁易斯、贺夫曼、泰戈尔等作家的小说与戏剧作品,曾于1943年在广西华胥社初版。梁宗岱在题记里介绍道:“原作的风格既各异,译笔也难免没有改变。但它们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它们的内容,既非完全一般小说或戏剧所描写的现实;它们的表现,又非纯粹的散文或韵文;换句话说,它们多少是属于那诗文交错底境域的。如果人生实体,不一定是赤裸裸的外在世界;灵魂的需要,也不一定是这外在世界底赤裸裸重现,那么这几篇作品足以帮助读者认识人生某些角落,或最低限度满足他们灵魂某种需要,或许不是不可能的事。”

猜你喜欢的书

上清外国放品青童内文

上清外国放品青童内文

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南朝。《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外国放品青童内文二卷」:《无上秘要》等书引《洞真外国放品经》,皆指此书,今本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 经文乃高上玉帝授上相青童君,言诵音佩符之法。上卷题作《高上入国隐元内文》,内称东西南北上下六方各有神国,每国各有「六音之铭」(六枚篆文,附注读音),合计六国之铭三十六首。若有知此铭文内音者,即寿与天齐。又载「入六国隐文」(六组符文,共一百八十枚),据称佩带此符,可以游名山、之五岳、入六国,召致群仙,制魔伏兵。「佩之六年,得与六国仙官交言,自明三十六国之音也。」经文下卷题作《高上九玄三十六天九垒三十六外国放品内音》。内称上有九玄三十六天,下有九垒三十六地,诸天地各有「内音」。所谓「内音」,即代表三十六天王和三十六地皇隐名之符箓,共七十二枚。修仙者依法受此「内音」,诵念真名,即可书名东华,灭尸土皇,周游六国,灭魔伏兵。篇内又载「高上外国六品正音(六枚篆文,附注音读),其功用与上卷所载「六国之铭」相同。

气出唱

气出唱

《气出唱》是汉末曹操创作的三首游仙诗。第一首诗通过描写诗人想象自己能自由翱翔四海八荒,得到长生不老的保养方法与灵丹妙药,透露出诗人期望自己能够长寿,实现心中宏愿。第二首诗通过描写与仙人同饮共舞、鼓瑟和鸣的和乐融洽情景,表现出作者渴望长生、冀求升仙的企盼。第三首诗通过写君山的奇山异石,西王母瑶台的光辉灿烂与高朋满座,表达诗人对仙界的无限向往和祈愿能够成仙的殷切之情。

野趣有声画

野趣有声画

元诗别集。2卷。杨公远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南宋咸淳年间吴龙翰序。序中对本集的名字作了说明:“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卷末有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方回跋。本集中的诗未按体裁类编,上卷主要写隐逸情怀,表达山斋独乐之趣。下卷除这类作品之外,有些干谒、应酬之作。方回跋中说:“叔明能画能诗,笔愈老而须发如漆,独道貌未老也,岂胸中有所养而然乎?其无声之诗,当求米元章、张彦远辈评之;其有声之画如《回溪道中》,此五十六字《溪山村落图也》。”《四库全书总目》评杨公远的诗作说:“其诗不出宋末江湖派之格,盖一时风尚使然,一丘一壑亦有佳致。以久无刊本,故选宋元诗者多遗之。”今传《野趣有声画》系明嘉靖十五年(1536)汪元锡传抄于杨公远的后裔。《四库全书总目》还说:杨公远“入元以后干谒当路,颂扬德政之诗不一而足。其未出仕当由梯进无媒,固不能与密之终身隐遁者同日语矣。今系之元人,从其志也。”对杨公远的大节颇含微词。

孟子译注

孟子译注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与《五经》。

念佛与十大愿王

念佛与十大愿王

道源法师讲述,许宽成居士记,在八堵正道山海会寺。‘药无贫贱,对症者良。法无高下,应机者妙。’医生开出来的一切药品,皆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只要对症,能把患者的疾病治痊愈了,悉是良药。如来说出来的一切法门,皆以了脱生死为目的。只要应机,能把众生的生死了脱了,无法妙法。

少室六门

少室六门

全一卷。又称小室六门。梁代菩提达磨作,编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本集记述禅家要谛,分为心经颂、破相论、二种入、安心法门、悟性论、血脉论等六门,除第三篇二种入外、其余五篇疑系后人之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