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现象学
作者:黑格尔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的重要哲学著作。写于1805至1806年之间,1807年出版。该书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第一部分,也是他整个哲学体系的总导言,奠定了他哲学体系的初步基础。马克思称它为 “黑格尔哲学的真实的产地和秘密” 。全书包括《序言》、《导论》和《意识》、《自我意识》、《理性》这三篇正文。作者以其客观唯心主义的立场和原则,阐述了意识从自发到自觉的五个发展阶段,即: 意识、自我意识、理性、伦理精神、宗教和绝对知识。书中描述了一般科学或知识的形成过程,“伦理精神”就是这个发展中的一个必要环节。作者把伦理看作真实的精神,区别了人的规律和神的规律,论述了国家、家庭和个人道德,以及个人对家庭和国家的义务。黑格尔反对个人主义,强调伦理的国家和全体。指出,个人只有在整体中才能得到快乐。作者反对“为义务而义务” 的观点,认为纯粹的动机缺少感性和现实性,而感性是对义务的否定,感性是属于物质的方面。指出,在伦理行为中,利己与利他、保存与牺牲、此岸与彼岸,应该是统一的。善与恶也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个人欲望应当符合理性,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黑格尔还认为,道德行为不是从属于情感,道德是有意识性的,它依赖于对真理的认识。他指出,德
章节列表
升序↑- 序言:论科学认识 一、当代的科学任务
- 序言:论科学认识 二、从意识到科学的发展过程
- 序言:论科学认识 三、哲学的认识
- 序言:论科学认识 四、哲学研究中的要求
- 精神现象学导论
- 第一章 感性确定性;这一个和意谓
- 第二章 知觉;事物和幻觉
- 第三章 力和知性;现象和超感官世界
- 一、力与力的交互作用
- 二、力的内在本质
- 三、无限性
- 第四章 意识自身确定性的真理性
- 一、自我意识的独立与依赖;主人与奴隶
- 二、自我意识的自由;斯多葛主义、怀疑主义和苦恼的意识
- 第五章 理性的确定性与真理性
- 一、观察的理性
- (a)对自然的观察 Ⅰ.对无机物的观察
- (a)对自然的观察 Ⅱ.对有机物的观察
- (a)对自然的观察 Ⅲ.将自然当作一有机整体来观察
- (b)对自我意识的纯粹自身及其与外在现实的关系的观察;逻辑规
- (c)对自我意识与其直接现实的关系的观察面相学与头盖骨相学
- 二、理性的自我意识通过其自身的活动而实现
- (a)快乐与必然性
- (b)心的规律和自大狂
- (c)德行与世界进程
- 三、自在自为地实在的个体性
- (a)精神动物的王国和欺骗,或事情自身
- (b)立法的理性
- (c)审核法律的理性
- 第六章 精神
- 一、真实的精神①;伦理
- (a)伦理世界;人的规律和神的规律,男人和女人
- (b)伦理行为;人的知识与神的知识;罪过与命运
- (c)法权状态
- 二、自身异化了的精神;教化
- A.异化了的精神的世界
- (a)教化及其现实王国
- (b)信仰与纯粹识见
- B.启蒙
- (a)启蒙与迷信的斗争
- (b)启蒙的真理性
- (c)绝对自由与恐怖
- 三、对其自身具有确定性的精神、道德
- (a)道德世界观
- (b)倒置①
- (c)良心,优美灵魂,恶及其宽恕①
- I.良心是在自己本身内的自我的自由
- Ⅱ.良心的普遍性
- 第七章 宗教
- 一、自然宗教①
- 二、艺术宗教①
- (a)抽象的艺术品
- (b)有生命的艺术品
- (c)精神的艺术品
- 三、天启宗教
- I.天启宗教概念的前提
- Ⅱ.绝对宗教的简单内容:上帝化身的现实性
- Ⅲ.绝对宗教的概念的发展
- 第八章 绝对知识
- 译后记
- 附录:原书目录
猜你喜欢的书
元始说度酆都经
元始说度酆都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末或隋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乃七元真人所说,又名《七元真经》。内言超度丰都罪鬼死魂,救济众生之法。其法当于天有灾疫刀兵之时,建七元道场,拜奏表章,佩符诵咒,招神灵下降,逐鬼消灾。
云山集
题“知常真人姬志真撰”。志真为王栖云弟子,为全真道第四代。前有元世祖翰林学士承旨王鹗序。王鹗金末元初人。但序后署“旃蒙赤奋若人”,盖撰于至元二年。为其诗集。宣道述怀之作。
全生指迷方
成书约于12世纪初。宋代王贶撰。商务印书馆铅印1956年重印本。原名《济世全生指迷方》,共3卷。原著明以后亡佚,后人从《永乐大典》重辑而成,且分为4卷,21门。先讨论切脉之理与三部九候之旨,次讨论病证,每证必求诸病象和病源,然后才谨慎拟方。并说明制法、服法及药量。本书注重辨别病证的疑似,明确其阴阳虚实的属性,作为处方用药的指归,从而起到指迷扶危的目的。
归愚词
词别集。南宋葛立方撰。一卷。立方字常之,葛胜仲之子,丹阳人,徙居吴兴(今属浙江)。绍兴进士。隆兴间,官至吏部侍郎。著有《韵语阳秋》等。词集收词三十九首。毛晋发现其中《雨中花》、《眼儿媚》诸调“俱不合谱,未敢妄为更定”。《直斋书录解题》载长沙本《归愚词》一卷。《佳趣堂书目》、《唐宋名贤百家词》本、明紫芝漫抄《宋元名家词》本、《宋六十名家词》本、《四库全书》本,题名卷数并同。又《四库全书》本、《常州先哲遗书》本及清抄本《归愚集》,亦附词一卷。
庚溪诗话
诗话。宋陈岩肖撰。二卷。岩肖字子象,金华(今属浙江)人。官至兵部侍郎。此编分上、下卷。首记宋代及前代帝王之作,次论唐宋诗人作品。记帝王诗事,评帝王作品,不盲目诵圣,有一定见解。记唐宋诗事多翔实,且时辨证。上卷先记宋代与汉、唐帝王诗语,后言及杜甫、苏轼。下卷则泛记宋代诗人诗作,一些“遗篇佚句”正赖其免于湮没。《庚溪诗话》二卷,八十一则,亦有作一卷者,不全。据书中称高宗为“光尧寿圣太上皇帝”,称孝宗为“今上皇帝”,称光宗为“当今皇太子”,知该书成于孝宗淳熙(1174—1189)年间,当为其晚年之作。该书以记述诗歌本事为主。
北巡私记
刘佶撰。作者元末供职于朝廷,跟随元顺帝一行仓皇北逃,并将此事美化为“北巡”,故名其书为《北巡私记》。全书记载自至正二十八年(1368)闰七月至三十年正月,共十七月之事,所记多为元顺帝仓促北逃以及最后死去的经过,其中对逃亡的路线、途中的狼狈情状、统治阶级间的倾轧及腐朽劣迹等,均有生动的记载。关于这段史实,本书是现存的唯一汉文记载,且为作者所亲自经历,故有较珍贵的史料价值。柯劭忞于光绪戊申(1908)得此书时,称之为“希世之秘笈”,“如获海外奇珍,自诧为平生第一幸事”。此言不无道理。本书有《云窗丛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