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钟

作者:伍尔里奇
三点钟

《三点钟》是美国作家康奈尔·伍尔里奇著名的悬念小说之一,作者于19世纪20年代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开始创作小说,并于30年代至40年代与雷蒙德钱德勒及詹姆斯·M·凯恩一起成为“黑色体裁”推理小说的创始人之一,写出如《后窗》《我嫁给了一个死人》之类被称为“黑色系列”的经典悬念小说。《三点钟》以凝练的笔触,精巧的构思。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成为悬念小说的经典之作。故事讲述了丈夫斯塔普以为妻子弗兰有外遇,精心设计了场爆炸却未成功的故事。斯坦普是个修理钟表的人,他拥有自己的钟表店,他和妻子弗兰表面上感情很好,彼此都以为非常了解对方,其实,妻子弗兰对丈夫隐瞒了她哥哥越狱在外。致使斯塔普误认为是哥哥戴夫是妻子的情人而下决心设计了场爆炸,他每天带回制造爆炸所需的药粉,然后藏进一只肥皂盒里,计划爆炸那天发生了抢劫犯入室抢协的意外,斯塔普在地下室启动他的“爆炸机器”后被小偷绑回了地下室。后来爆炸没有发生。斯塔普鼠被解救但他疯了,爆炸没有发生的原因是妻子弗兰以为肥皂盒里放的是肥料,她拿去用在了花上。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关于婚外情的故事,但从深层次上来说,却拍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与人生的荒诞感,即使是朝夕相处的夫妻。表而上看非常了解。实际上却并不了解对方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睡美人

睡美人

《睡美人》(1961)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晚期作品,小说通过主人公的人性自我完善,表现了人性升华的美;小说以丑为题材,但能化丑为美,它提供给我们的是从丑恶堆中复活出来的人性之花。它叙述一位年近七旬的江口老人先后五次到一家秘密妓院过夜 。这家妓院是丑恶的,它专门为那些丧失了性能力的老人而设。睡在妓馆里的美人,服了药,处于昏迷状态,夜里发生了什么事,全然不知道。第二天早上,老人走后,她们才会苏醒过来。小说开头,在江口老人还未见到睡美人之时,那位妓馆女人再三说明:“到这里来的客人都能够令人放心。”她把江口老人也看成是丧失了性能力的人。“然而,江口老人打年轻起就乐道此事,所以并不像这女人说的是可以放心的客人”。江口老人也自认为要破坏这家妓馆的“禁忌”,“他是可以做得到的。”

梧冈集

梧冈集

诗文集。明唐文凤撰。十卷。文凤字子仪,号梦鹤,歙县(今属安徽)人。与祖元、父桂芳均以文学擅名。永乐中荐授兴国知县,改赵府纪善。卒年八十有六。文凤知兴国,颇有政绩。著有《朝阳类稿》、《政余类稿》、《老学文稿》等。多散佚。是集所收不足十之三四,约九万字。其诗文丰赡深厚,刊落浮华,不失其家法,颇具乃父清谐婉丽遗风。有《四库全书》本,《唐氏三先生集》本。

石城山志

石城山志

《石城山志》书成于1917年左右。石城山又名石头山,即今南京城西之清凉山。石城山自古与钟山齐名,“钟山龙盘,石头虎踞”。石城山西接明城墙,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书以石城山为中心,分山北路、山南路、山东路三个部分,山北路至北城狮子山段城墙而至,山南路至新街口而至,山东路至干河沿而至,西面以明城墙为界。诒绂仿照《水经注》的体例,详细叙述了这一区域的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与其父作霖先生的《凤麓小志》、《东城志略》、《运渎桥道小志》以及自己的《钟南淮北区域志》共同构成了南京地域文化的系列图书,演绎了南京文坛父子共同著述成一家之言的佳话。

陆陇其家训译注

陆陇其家训译注

陆陇其生前并未编撰名为“家训”的书,但留下了许多家训类的著作、文章。该书第一部分为专著《治嘉格言》,全称《陆清献公治嘉格言》,共一百七十五篇,是陆陇其任嘉定知县期间为教化士民而写,旨在“禁奢靡、变风俗”,“以德化民”,上至教孝、教悌、婚嫁宾祭等大端,下至饮食服御等琐事,凡“人生日用之所必资者”均有论及。如《治嘉格言》原序所说,陆陇其爱民如子,“视四境如一家”,“若父诏兄勉,一一代为之筹”,此书实可作为家训看待。附录一选自《三鱼堂文集》与《外集》,包括《读朱子白鹿洞学规》《跋读书分年日程后》《崇明老人记》《翁养斋教子图跋》等。第二部分选自《三鱼堂文集》,是陆陇其与大儿子陆定徵、三儿子陆宸徵、弟弟陆武修、侄子陆礼徵、女婿李枚吉与曹星佑的书信;另有写给叔叔陆元旂、曾叔祖陆蒿庵的十四封书信,对象虽是长辈,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家训,但其中涉及家族子弟教育、陆陇其个人为官处事的经历等,可以作为陆陇其家训思想的补充资料,所以一并选编在后。附录二则为与弟子书信,包括与赵鱼裳、赵旂公、席汉翼、席汉廷、周好生等人的七封书信。附录三则为相关传记资料。

间书

间书

《间书》堪称中国古代的间谍史话,清代朱逢甲编著。成书于咸丰五年(1855)。当时正值爆发大规模的苗族和各族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大起义,作者本人也在贵州普安等地参与镇压起义,面对着声势浩大的起义大军,鉴于“城屡陷,官屡殉,饷则匮矣,兵则恇矣,练则不教之民矣”,遂撰此书,旨在为统治阶级出谋划策。该书原稿由曾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的朱启钤保存,发表于日伪时期的《中和杂志》,1979年群众出版社据《中和杂志》转载标点、校注并加译白话。在中国军事史上具有一定史料价值。

蔡宽夫诗史

蔡宽夫诗史

诗话著作。宋蔡居厚撰。蔡居厚(?—1125),字宽夫,临安(今浙江杭州)人。擢进士第,累官吏部员外郎。徽宗大观初拜右正言,后进右谏议大夫,改户部侍郎,坐事罢官。蔡京再相,起知沧、陈、齐三州,加徽猷阁待制,徙汝州。久之,知东平府,复以户部侍郎召,未至。《蔡宽夫诗史》亦称《诗史》,《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二卷。原书久佚,而《诗话总龟》、《诗人玉屑》、《竹庄诗话》等多所称引。罗根泽辑得一百一十二则,郭绍虞辑得一百二十五则。书中内容以记事为主,稍涉评论。其诗学见解,大抵主教化而又尚气韵,故鄙薄晚唐诗,认为“晚唐人诗多小巧,无风骚气味”,“气韵甚卑”;称许浑诗虽“诗格清丽,然不干教化”;称聂夷中诗虽“有《三百篇》之旨”,“又太拙直矣”。于宋代诗人,书中则多所称引,不专主一家。有《宋诗话辑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