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比哀兰德
《比哀兰德》主要事实很简单,交织在一起的因素却是光怪陆离;因为人的外部表现可能很单纯,行事可能很无聊,不值一谈,他的精神与情绪的波动永远是复杂的,以比哀兰德来说,周围大大小小的事故从头至尾造成她的悲剧,她遭遇不幸好像是不可理解的;以别的人物来说,一切演变都合乎斗争的逻辑,不但在意料之中,而且动机和目标都很明确,经过深思熟虑的策划和有意的推动:比哀兰德不过是他们在向上爬的阶梯上踩死的一个虫蚁而已。在并无感伤气质的读者眼中,与比哀兰德的悲剧平行的原是一场由大小布尔乔亚扮演的丑恶的话剧。
近事会元
五卷,北宋李上交撰。据钱曾《读书敏求记》说,李上交退寓钟陵以后,搜寻近史及小说、杂记之类,共五百余事,分为五卷,以其掇录近事之元始,故定书名为《近事会元》。其书卷首有李上交自序,谓其书成于嘉祐元年(1056)。书中主要记述唐武德(618—626)以来至后周显德(945—959)年间典制、舆服、地理及杂事细务等。所采《唐书》及《五代史》居十分之七八,其馀取自小说、杂记等。《唐史》所失记者,此书颇多记载,可补正史之不足。第一卷至第三卷主要记载宫殿之制、舆服之制、官制、军制、六部掌故等。第四卷主要记载乐曲、州郡沿革等。第五卷记载遗闻琐事,也有关于典制的。其书以记载典章制度为主,体例在崔豹《古今注》、高承《事物纪原》之间。书中所记“霓裳羽衣曲考证”等,极其精核。足资治文史者参考。今传本主要有《四库全书》本、《守山阁丛书》本、《畿辅丛书》本等。
咆哮了的土地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蒋光慈著。1932年湖风书局出版单行本时易名为《田野的风》。作品描写了大革命前后广大农村中剧烈的阶级斗争,反映了党领导下早期农村革命运动的面貌,显示了中国农村革命斗争的伟大力量。作品描写了大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时,革命工人张进德和革命知识分子李杰回到了家乡,在农民中播撒了反抗的火种,土地开始咆哮了。他们组织了农会,动摇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在这巨大的时代浪潮的冲击下,农民们开始觉醒。不久“马日事变”发生,反动势力卷土重来。觉醒的农民在张进德等的领导下武装反抗,冲出包围,夺回了“金刚山”。作品着重塑造了两个革命者的形象。张进德是一个矿工。他沉着老练,耿直勇敢,阶级觉悟高,反抗性强,讲究斗争策略,善于联系群众,有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是一位成熟的农民运动领导干部。李杰是一个知识分子出身的革命者。他曾参加黄埔军官学校,卷入革命洪流中。他看到某些假革命的真面目,于是回到家乡做实际工作。他在斗争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与地主家庭展开了坚决的斗争,赢得了农民的信任,最后在战斗中牺牲。作品崭新的主题和人物在当时的进步文坛上具有开拓意义。小说既有浓郁的革命激情,又有细致的客观描绘,生活实感很强。《咆哮了的土地》是作者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收入《蒋光慈文集》第2卷。
关中奏议 [标点本]
《关中奏议》为明杨一清撰。一清字应宁,安宁人,成化壬辰进士,官至华盖殿大学士,谥文襄,事迹具《明史》本传。此编以其生平章疏分为五类。卷一、卷二曰《马政类》,卷三曰《茶马类》,弘治十五年以副都御史督理陕西马政时所上。卷四、卷五、卷六曰《巡抚类》,则寇入花马池,命巡抚陕西时所上。卷七、卷八、卷九曰《总制类》,则正德初寇犯固原隆德,一清以延绥、甘肃、宁夏有警不相援,患无所统摄,请遣大臣领之,即命一清总制时所上。第十卷曰《后总制类》,则其忤刘瑾致仕后,以安化王寘鐇反复起时所上也。以所陈多陕甘边事,故以“关中”为名。嘉靖初始刊行於南京。其间所载,不尽皆一清奏稿。凡当时部臣覆疏及前后所奉谕旨,悉编入之。故於时事本末颇为详尽。史称一清官陕西提学副使时,即详究边情利弊。尝当羽书旁午,一夕草十疏,悉中机宜。其才一时无两,或比之姚崇云。卷十一至卷十八,是杨一清嘉靖四年(1525年)以故相再任提督三边军务时所上奏疏。
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1975年中华书局出版。共收录清康熙十六年(1677)十月至雍正十三年(1735)十二月清代内阁、宫中及内务府的题本、奏折和进贡单等档案200件,其中汉文档案139件,汉译满文档案61件。本书分正文与附录,正文187件,主要是曹玺、曹寅、曹颙和曹頫祖孙三代在江宁织造任内的奏折和奏疏、有关官员的奏折和题本及皇帝谕旨;附录十三件,是有关曹寅妻兄苏州织造李煦被抄家审处及曹寅之婿平郡王纳尔苏的档案史料。本汇编内的档案史料反映了曹氏家族深受康熙皇帝宠信,受命监视江南官场、密报民情、笼络士绅、充当康熙帝在江南耳目及奢华生活的详情,对于研究清初江南政治、经济、文化及《红楼梦》的创作背景、曹雪芹家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佛说大乘僧伽吒法义经卷
佛说大乘僧伽吒法义经,七卷,宋金总持等译。存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