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梦

作者:达夫妮·杜穆里埃
蝴蝶梦

英国女作家达夫妮的长篇小说,发表于1938年。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讲述一个孤女的爱情遭遇。她与曼陀丽庄园的主人德温特相识、相爱,闪电般结婚后,回到庄园,却时时刻刻生活在德温特亡妻吕蓓卡的阴影中。最大的打击是德温特涉嫌谋杀前妻。案情终于查清,当得知德温特无罪后,吕蓓卡的心腹、阴险的女管家点燃了大火,庄园和所有的过去都被烧毁。他俩的幸福生活才真正开始了。达夫妮·杜穆里埃在该书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颇富神秘色彩的女性吕蓓卡的形象。主人公吕蓓卡于小说开始时即已死去,从未在书中出现,却时时处处音容宛在,并能通过其忠仆、情夫等继续控制曼陀丽庄园,直至最后将这个庄园烧毁。一方面是缠绵悱恻的怀乡忆旧,另一方面是阴森压抑的绝望恐怖,加之全书悬念不断,使该书成为多年畅销不衰的浪漫主义名著。

达夫妮·杜穆里埃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圣诞故事集

圣诞故事集

从1843年到1848年间(1847年除外),狄更斯每年圣诞节发表一部中篇小说,共得五篇,集结出版后名为《圣诞故事集》。这些小说绝不仅仅是纯粹的应景式作品,它们集中表现了作者调和社会矛盾的梦想褐感伤失望的情绪。仅以其中最著名的《圣诞欢歌》为例,故事描写了一个吝啬的老商人再圣诞夜被三个幽灵带着遍览穷苦人的善意,狠心人的下场,于是从此变为慷慨仁爱之人。……《圣诞故事集》在英国深入人心,其中的人物几乎家喻户晓。许多评论家认为,它的出版,标志着狄更斯的创作进入了繁荣期。

处女地

处女地

发表于1876年,是屠格涅夫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他反映俄国先进知识分子生活斗争的又一部艺术性的编年史。巴金根据1929年万人丛书版同1906年屠格涅夫小说集版两种英译本进行翻译,译文1944年6月由桂林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现存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巴金译文全集》第3卷。小说的题词点明了主题: “要翻处女地,不应当用仅仅在地面擦过的木犁,必须使用挖得很深的铁犁。”这是7年后病故的屠格涅夫留给俄国青年的遗嘱。小说反映了19世纪70年代民粹派“到民间去”的活动。作者同情“民粹派”,颂扬了民粹派基层人员的正直、热情、淳朴和英勇,同时也指出了民粹派脱离农村实际,把农民理想化的弱点。屠格涅夫坚持反农奴制的一贯立场,讽刺保守派,但他不相信革命斗争,而是推崇自上而下的温和的改良。后来在谈到题词的涵义时,他着重指出:“我的题词中的‘铁犁’不是指革命,而是指教育。”

博莱特·法拉

博莱特·法拉

《博莱特·法拉》既有奇妙悬念,又具文学价值,传神描述“充满欺骗又无比温暖的生活”。一个有着丰富经历的流浪汉,意外地以一个失踪八年的继承人身份,介入一个富有家庭的财产纠纷中。从不情愿到好奇再到迷恋这个家庭的温暖,他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原有身份,更在融入温馨家庭生活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密。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开始了神秘的调查……

灵宝五经提纲

灵宝五经提纲

为念诵《生神经》、《清静经》、《心印经》、《救苦经》、《生天得道经》五部经书, 以超度亡灵之斋仪。但不列斋仪节文,而提示五经之理论纲领,以开示亡灵解脱超升之道。如云闻《生神经》则知禀生受命之源, 而修返本还元之妙;闻《清静经》则顿悟性宗, 而空诸相;闻《心印经》则自修命学, 而炼内丹;闻《救苦经》则守此一点光明,不沉地狱;闻《生天得道经》则双修福慧,直升天堂。于五经钧玄提要,言简意赅。收入《道藏》第295册。

许东雷诗存

许东雷诗存

一卷,诗集,民国许家惺著,王义胜笺注。许家惺,字默斋,号东雷。上虞人,清同治癸酉年(一八七三)生,民国十四年(一九二五)殁。其祖父许正绶为清道光九年进士,先后任湖州府学教授二十馀年,有重桂堂集光绪刻本传世,惜今日在民间已成绝版,万难觅得。在书香门第之熏陶下,家惺公幼承家学,自是媕雅善诗文。然四次乡试落第,既是打击,亦不啻是觉醒之初萌。此后,便绝意科举,毕生从事自谓之「佣笔」事。即前后任新闻报,中外日报之编撰及主笔。

大学发微

大学发微

一卷,宋黎立武著。其书以为,曾子传道在一以贯之,悟道在忠与恕,造道在《易》之“艮”,诚意为道之要,止至善为道的归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