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半解

作者:伊夫林·沃
一知半解

伊夫林·沃(Evelyn waugh,1903—1966)被誉为英国二十世纪最优秀的讽刺小说家,并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文体家之一。《一知半解》是他唯一的自传作品,是二十世纪作家自传中的经典名著。伊夫林·沃从自己家族父系母系的祖辈写起,描述了自己从童年时代历经蓝星、牛津的学生岁月,直到担任私立预科学校教师这第一次职业失败为止的经历,全景式地展现了他那一代人的成长经历和时代背景。 私立预科学校那段不堪回首的职业经历直接促发了伊夫林·沃成名作《衰落与瓦解》的创作,而牛津大学的生活则在其名著《故园风雨后》中以挽歌的风格重新得以诗意地呈现。一起来翻阅《一知半解》吧

伊夫林·沃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螺丝在拧紧

螺丝在拧紧

《螺丝在拧紧》是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创作的中篇小说,首次发表于1898年。 《螺丝在拧紧》讲述的是一位年轻女子应聘到大户人家中担任家庭教师。刚开始一切都很美好,可不久后女教师总是见到两个鬼魂,学生们的行为也越来越怪异。故事悬念迭起,如同螺丝拧得越来越紧,可是结果却戛然而止,不知是真闹鬼还是女教师精神不正常。

假曙光

假曙光

《假曙光》描写的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纽约,富家子刘易斯•雷西去欧洲旅行时,父亲委托他购买意大利名画创建“雷西画廊”,结果在欧洲受到年轻美术评论家罗斯金等人指点的刘易斯,与以老雷西为首的守旧老纽约人在艺术品味上产生了极大的分歧,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极具讽刺意味的事件。

日损斋笔记

日损斋笔记

一卷,元黄溍撰。《日损斋笔记》是元代儒学名臣黄溍的一部带有考据色彩的读书笔记,涉及校勘文字、辨析名物、补正讹误、考证制度、疑古辨伪诸方面内容。此书主要考证经、史、子、集等百家之书异同得失,兼及遗闻轶事。原书分条记事,没有分类诠次,后刘刚依类重编,析为三门,分辨经六则、辨史十六则、杂辨十三则,共三十五则。其中辨史十六则尤为精审。

猴刺客

猴刺客

短篇小说。黄翠凝著。载《月月小说》第二十一号后所附的《周年纪典大增刊》,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九月出版。标“侦探小说”。 小说写的是一起恋爱引起的谋杀案。故事发生在二十一世纪,化学家马伟生与靓女冯宝琴已订婚。又有一美术家林国材爱上了宝琴,求之不得而妒忌马伟生。于是养一猴子,塑伟生泥像,日日令猴子持匕首刺之。练习既熟, 尚不敢立即遣它去行刺,便把一位叫小凤的女子介绍给伟生,希图借此离间马、冯关系。不料马伟生不为小凤所动,至宝琴家解释清楚,两人相爱更笃。于是林国材乃起了杀心,乘他们两人一日晚上听音乐会归时,在宝琴家门口令猴子刺死伟生。但此案马上被侦探王敏卿勘破,林国材当即被捕下牢。 这篇小说名为“侦探”,而侦探过程十分简单,情节也不甚曲折引人。它的特点在于: (一)刺客是一只猴子,较一般谋杀案为新奇。(二) 故事发生的时间定为二十一世纪,作者以为那是自由恋爱已为当然的时代。在马伟生和冯宝琴谈到二十世纪男女婚姻仍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时,都以为那是“野蛮专制”时代,颇为之惊讶。从这里可以隐约看出些作者对未来社会的理想和对现实制度的批判。(三) 作者以林国材离间、谋杀等行为的动机皆出于爱情,因此并没有从道德上把他定为无耻小人,篇末写到林国材在警察长前的朗声自陈时,行文间更带有赞赏的意思。这样,造成悲剧的双方非为正邪善恶之争,这在中国小说中也是一个新的因素,值得注意。

救亡决论

救亡决论

近代严复所撰政治伦理论文。发表于1895年天津《直报》。指出八股科举制度“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三大危害,是亡国之道;极言“华风之敝,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强调道德的社会作用,称创行君主专制制度的“赢政、李斯千秋祸首”,“赢,李以小人而陵轹苍生,六经五子以君子而束缚天下”,后世帝王“崇尚我法,劫持天下,使天下必从己”,“因其劫持,遂生作伪;以其作伪,而是非淆,谦耻丧,天下之敝乃至不可复振”。他认为救亡之法,在于“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只有“通知外国事”,“以西学为要图”,即向西方追求真理,进行变法,才能挽救中华民族。

续近思录

续近思录

十四卷。清代张伯行撰。此书依据宋代朱熹《近思录》书中的门类,摘录朱熹有关言论分别编入其中,并作了注解,计有六百三十九条,内容主要有“道体”、“论学”、“致知”、“存养”、“家道”、“辨别异端”等十四门类。有 《正谊堂全书》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