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之井
作者:霍尔章节列表
升序↑- 内容简介
- Chap. 1
- Chap. 2
- Chap. 3
- Chap. 4
- Chap. 5
- Chap. 6
- Chap. 7
- Chap. 8
- Chap. 9
- Chap. 10
- Chap. 11
- Chap. 12
- Chap. 13
- Chap. 14
- Chap. 15
- Chap. 16
- Chap. 17
- Chap. 18
- Chap. 19
- Chap. 20
- Chap. 21
- Chap. 22
- Chap. 23
- Chap. 24
- Chap. 25
- Chap. 26
- Chap. 27
- Chap. 28
- Chap. 29
- Chap. 30
- Chap. 31
- Chap. 32
- Chap. 33
- Chap. 34
- Chap. 35
- Chap. 36
- Chap. 37
- Chap. 38
- Chap. 39
- Chap. 40
- Chap. 41
- Chap. 42
- Chap. 43
- Chap. 44
- Chap. 45
- Chap. 46
- Chap. 47
- Chap. 48
- Chap. 49
- Chap. 50
- Chap. 51
- Chap. 52
- Chap. 53
- Chap. 54
- Chap. 55
- Chap. 56
霍尔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宋朝事实类苑
又称《事实类苑》、《宋朝类要》。类书。南宋江少虞辑。63卷。少虞字虞仲,衢州常山(今属浙江)人。政和进士,调天台学官,历任建、饶、吉三州太守。因见北宋朝野事迹散见于诸家记录者甚多,然零散不联贯,难于稽考。遂采辑稗乘、野史、笔记等50余种,选择类次,以太祖至神宗约120余年史事,编为是书。分祖宗圣训、君臣知遇、名臣事迹、德量智识、顾问奏对、忠言谠论、典礼音律、官政治绩、衣冠盛事、官职仪制、词翰书籍、典故沿革、诗歌赋咏、文章四六、旷达隐逸、仙释僧道、休祥梦兆、占相医药、书画伎艺、忠孝节义、将师方略、知人荐举、广智博识、风俗杂志等24门。汇录浩博,足见当时风政。所引诸书,皆全录原文,不加增损,各以书名注条下。许多后世亡佚之作,赖此得以略存其概。但间有引书误注及引文失注。是书纂集历时14年,成于绍兴十五年(1145)。绍兴二十三年,麻沙书坊出版刻本。国内流行及《四库全书》著录皆传钞本,有作者原序及绍兴二十八年自序。另有日本木活字本,称《皇宋事实类苑》,省称《皇朝类苑》,78卷。较63卷本多谈谐戏谑、神异幽怪、诈妄谬误、安边御寇四门,凡28门,与自序合。有少虞门生汪俣序。清宣统三年(1911)武进董康据以重刻。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参校二本,标点出版。
太微帝君二十四神回元经
《太微帝君二十四神回元经》,撰人不详。从内容看,当系东晋南朝上清派道士所作。一卷,收入《续道藏》。又《云笈七签》卷三一亦收录此经。本篇言存思身神之法。经文宣称人之结胎成形生神,皆由太微天帝君主之,身体上中下三部各有八景共二十四神镇守。上部八景即脑神、发神、皮肤神、目神、项髓神、膂神、鼻神、舌神。中部八景即喉神、肺神、心神、肝神、胆神、左肾神、右肾神。下部八景即胃神、穷肠神、大小肠抻、胴神、胸膈神、两肋神、左阴右阳神、右阴左阳神。此二十四神各有其名字、服色、形状。据称存思诸神可使形魂安静,消灾散祸,位登高仙。存思之法,当于平旦,日中或夜半之时,去枕平卧,握固调气、呼念神名,存想诸神形色,并配合叩齿诵咒等法术。本篇所述道法,大体源于《黄庭内景经》,并且与《洞玄灵宝二十四生图经》相似。
冯玉兰夜月泣江舟
元杂剧剧本。简名《冯玉兰》。旦本。撰人姓名不详。剧写太守冯鸾携家赴泉州上任,乘船夜泊黄芦荡,遇巡江官屠世雄杀冯鸾,抢走其妻,仅其女冯玉兰藏在舵底幸免于难,随空舟飘荡。时都御史金圭巡抚江南,听见哭泣声,将冯玉兰接到自己船上,并于冯家船上拾得一把刀。次日,金圭船泊清江浦,众巡官来参见。金圭见屠世雄可疑,令人清查其兵器,得一刀鞘,与冯玉兰船上所得杀人刀正好相合。屠世雄仍不服,金圭便令冯玉兰至屠世雄船侧呼其母,冯妻果出,与冯玉兰相抱而哭。人证确凿,屠世雄被定罪。剧本所叙与宋人《摭青杂说》所载徐倅事略同。今存主要版本有《元曲选》本。
秦云撷英小谱
秦腔论著。清代严长明等著。成书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7篇。记述乾隆年间西安地区的秦腔活动。其中有14位艺人的传记,也有西安班社活动情况,更有艺人从艺经历和他们在艺术创造方面的不少宝贵经验。对花部的兴起及清中叶“花雅之争”中秦腔之所以能够战胜雅部昆曲,进而成为剧坛盟主,作了极为精辟的论述。涉及地方戏曲特别是秦腔艺术的许多重要理论问题,如秦腔四大声腔流派的形成与艺术特色,三十六班中剧团与艺人之间的流派争妍,秦腔历史,秦腔与昆曲的异同等。有叶德辉《双梅景音丛书》本。
周礼注疏删翼
三十卷。明王志长撰。王志长(生卒年不详),字平仲。明代“三才子”之一,王志坚(1576-1633)之弟,昆山(今江苏昆山)人,万历中举人。事迹见于《明史·文苑传》其兄志坚传中,称其亦深于经学,尤精“三礼”。除着有《周礼注疏删翼》外,还有《仪礼注疏删翼》。《周礼注疏删翼》于郑玄,贾公彦《周礼注疏》多刊削其繁文,故称之为删,又多引诸家之说发明其义,故称之为翼。《周礼》之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为研究《周礼》之集大成,宋代名儒程、朱,虽盛称《周礼》,而皆无笺注之专书。王安石、王昭禹始推于文句之间,王与之始脱略旧文,多辑新说,叶时,郑伯谦则另立标题,借经抒义,考据之学,渐为论辨之学。朱申以后,苟趋简易,《叙官》以无用而删之,经遂有目无纲。经俞庭椿至明,诸家之说与《周礼》原意更远。王志长《周礼注疏删翼》力遏横流,恪遵古本,以郑注、贾疏为基础,对其进行重新整理,并引诸家所长阐发新义,为《周礼》之清理和研究做出一定贡献。版本有:明崇祯间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明隆庆四年(1570)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初函三堂印本;嘉庆十年(1805)卒墨斋刻本。
大黑天神法
大黑天神法,一卷,唐神恺记,日本佚名题记,快瑜题记,智好题记,快道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