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妖
作者:江户川乱步
刚刚大学毕业的庄司武彦,经父亲推荐,到大河原侯爵那里做秘书,主仆二人都对侦探推理小说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等待庄司武彦的不是工作的兴奋、业余生活的充实,而是一连串的凶杀事件和让人神魂颠倒的美人。 先是自己的同事姬田莫名其妙的坠崖,然后又是村越被枪杀在一个密闭的房间中。凶手的犯罪手段阴森恐怖,高超绝妙,天衣无缝。 刑警和神探小五郎各展神通明察暗访,煞费心机,展开了错综复杂的侦察工作。犯罪嫌疑人不停地在变化着,罪犯一个个被否定又再次被肯定,可谓悬念迭起。 大河原侯爵的妻子年轻、貌美、漂亮、迷人,武彦对她已爱得如痴如醉,在大河原外出不在家时,武彦与由美子有了私情。然而当二人在防空洞里极尽翻天覆地之时,由美子兽眼圆睁,掐住了武彦的脖子,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小五郎出现了,他娓娓道来,点破了由美子杀人的种种漏洞和奇特的杀人动机。 本篇故事情节时而如小溪流水情意绵绵,时而如大江翻浪,惊险刺激……
章节列表
升序↑猜你喜欢的书
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中译本由中央编译局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2版并参照德文原著译出,人民出版社1961年单行本。《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于1845—1846年。书中创立了以唯物史观为基本内容的崭新的世界观,奠定了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全书两卷。第1卷,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正面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同时批判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观点。其中第1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主要是正面阐述唯物史观和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实际上概括了全书的基本理论内容,是全书的精华。第2卷,对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主要批判以“真正的社会主义”为标榜,实际上反对通过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而主张用伤感主义的爱和说教来实现社会主义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各种代表人物。全书的中心思想是全面创立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批判唯心史观,从理论上论证科学共产主义思想。书中首次使用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术语,第一次提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原理,阐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这是第一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全书在著者生前只发表了第2卷第4章,1932年和1933年才第一次由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分别用德文原文和俄译本全部出版。其中第1卷的第1章没有写完,同时缺第2卷的第2、3章。
艺术即经验
著名哲学家杜威写于1934年的一部重要著作。杜威一生著书甚多,但详尽论述美学与文艺的只有该书。从实用主义的哲学立场出发,杜威以审美经验说作为建构其文艺思想体系的核心。首先,他从心理学角度解释审美经验,认为人的经验具有情绪素质,而情绪拥有内在的完整性和完善性,艺术的结构正是情绪特性的反映,所以,和审美素质一样的情绪素质决定了经验是审美的。其次,他用生物学中的平衡说解说审美经验,认为作为有机体的人在敌对的环境中有意识地与环境取得平衡与和谐,便是审美经验。由此,“经验也是艺术的萌芽”,艺术的本质就是生活中的审美经验,即是经验的高度集中,是日常事件、活动和痛苦经历所组成的经验的延续,是生动地再现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经验。另外,杜威从思想经验与审美经验的关系上较正确地强调了想象在艺术思维中的重大作用,认为艺术通过想象创造出形象体系和艺术典型。总之,师承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艺术即经验》,侧重于对审美意识的生理学、心理学的解释方法,极大地影响了当代美国学理论的新自然主义流派。
壶山四六
文别集。宋方大琮著。一卷。其书原不著撰人名氏,清修《四库全书》时,用浙江鲍士恭家藏本,订为方大琮撰。是集共收启札六十八篇。皆四六骈体。有《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
送东阳马生序
明代宋濂 (1310—1391)作。这是一篇赠序。洪武十一年 (1378),已经告老辞官的宋濂从家乡到南京入朝,同乡晚辈,正在太学学习的马君则拜见他,这篇序是宋濂写给马君则的临别赠言。文章的主旨是勉励青年专心求学。作者先写自己少年时代得书、从师和求学之难,后写当今太学条件优越,得书、从师和求学之易,告诉太学生: 如果业有不精,德有不成,决不是别的原因,而只是自己用心不专。文章摆事实,讲道理,寓道理于事实的描写和分析之中,是教诲,但没有教训的口气,读来使人感到温暖、亲切,使人奋发上进。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写自己少年求学生活的清苦,写大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对比强烈,发人深省。语言朴实,笔调如涓涓流水,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中国学术之趋势
李宗吾著,成都日新印刷工业社1936年7月出版,148页,1946年7月收入晨钟书局的《厚黑丛书》。这是一部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简史著作,全书共分4篇:老子与程明道;宋学与蜀学;宋儒之道统;中西文化之融合。作者在书中将中国学术的发展划分为3个时期:一是以老子为代表的周秦诸子的思想,为中国学术独立发达时期;二是以程颢为代表的赵宋之儒思想,为中国与印度学术融合时期;三是西方文化传进以后的中、西、印三方学术融合时期。该书的这个分期是很独特的,对我们把握中国学术思想之流进大有帮助。
半月诵菩萨戒仪式注
半月诵菩萨戒仪式注,一卷,明弘赞注,木刻本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