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宝石

作者:柯林斯
月亮宝石

9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柯林斯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写于1868年,采用了各个人物分头叙述不同的故事,再将它们连贯起来的写法。故事讲了1799年,英国侵略印度圣城西林加巴坦时,英军到处烧杀抢掠,胡作非为。英国军官汗卡什在宫中抢到了闻名于世的月亮宝石,将它带回了英国。自此,灾难也接踵而来。三个印度人跟踪宝石来到英国,伺机夺回国宝。作贼心虚的汗卡什自觉由于宝石,自己的生活将始终处在印度人步步紧逼的阴影下,于是嫁祸他人,将宝石送给了外甥女雷茜儿。于是雷茜儿家失去了往日的宁静生活,一连串怪异的事情发生了。不久,宝石失踪,印度人也随即在英国消失。在贪婪者手中历经磨难的宝石经过印度人不屈不挠的努力,终于又重新回到了印度月亮女神神像的额头上。故事的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塑造了料事如神的探长克夫的形象,形成了以后侦探小说以探长为主角的基础。情节神秘莫测,错综复杂,离奇曲折。故事揭露了上流社会的世态炎凉,暴露了宗教的虚伪。

柯林斯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康熙秀水县志

康熙秀水县志

十卷,清任之鼎修,范正辂纂。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乾隆印本。首有康熙二十四年吴源起、康熙二十三年范正辂、康熙二十四年杜臻序。秀水县,明宣德五年(1430)析嘉兴县地置秀水县,治今浙江嘉兴市。明、清与嘉兴县同为嘉兴府治。1912年与嘉兴县合并设置嘉禾县。卷一建置沿革、分野、山川、方域(附乡都)、城池、坊巷、市镇、桥梁、塘堰;卷二公廨、学校、祠祀、仓廒、驿递、坊表、寺观;卷三户口、田赋(附贡课)、兵政、盐政、岬政、物产、风俗;卷四官师、科甲、荐举、贡举、武举、封荫、乡饮、舍选、橡史;卷五帝纪、妃御、名宦、名臣、先达、儒林;卷六文苑、材武、孝义、隐逸、列女、侨寓;卷七翰墨、仙释、方伎、古迹、丘墓、祥异、佚事;卷八赋、诗、诗余;卷九序、记;卷十记、杂文、典籍。秀水县志仅存两部,一系明万历二十四年(1614)刻李培修、黄洪宪等纂十卷本,次即此康熙二十四年刻本及其后印本。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十五馆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及日本内阁文库等有藏。

康熙字典【四库本】

康熙字典【四库本】

四十二卷。清圣祖玄烨于康熙四十九年 (1710)命大学士张玉书 (1642—1711)、陈廷敬(1639—1712)与翰林院官员共三十人合撰,历时六年,至康熙五十五年 (1716)成书,原名 《字典》。其编纂缘起与目的,康熙皇帝述之甚详:“自《说文》以后,字书善者于梁则 《玉篇》,于唐则 《广韵》,于宋则 《集韵》,于金则 《五音集韵》,于元则 《韵会》,于明则《洪武正韵》,皆流通当世,衣被后学。其传而未甚显者尚数十百家,当其编辑皆自谓毫发无憾,而后推论辄多同异。或所收之字繁省失中,或所引之书滥疏无准,或字有数义而不详,或音有数切而不备,曾无善兼美具可奉为典常而不易者。朕每念经传至博,音义繁赜,据一人之见,守一家之说,未必能会通罔缺也,爰命儒臣悉取旧籍,次第排纂,切音解义,一本《说文》、《玉篇》,兼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其余字书一音一义之可采者,靡有遗逸。至诸书引证未备者,则自经史百子以及汉晋唐宋元明以来诗人文士所述,莫不旁罗博证,使有依据。然后古今形体之辨,方言声气之殊,部分班列,开卷了然,无一义之不详,一音之不备矣。凡五阅岁而其书始成,命曰《字典》,于以昭同文之治,俾承学稽古者得以备知文字之源流,而官府吏民亦有所遵守焉。”(《御制康熙字典序》)其编排以明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为蓝本,共分214部,又以地支分为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集,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部首与部中各字均按笔画排列。只是对某些字的归部有所调整,如 “颍”、“颎”、“颖”、“㯋”四字,《正字通》都在页部, 此书则分入水、火、禾、木四部。《正字通》两部互见的字,则仅入一部,如“垔”字只入土部,“羆”字只入网部。这些改动意在突出“六书”原则,遵从《说文》以来多数字书以义符为部首的传统。

今日何日兮

今日何日兮

《今日何日兮》本书为胡兰成思想论丛,作者以其一贯的笔法风格、思想体系,写世界文明与劫毁大自然的基本法则。此书基本上是集胡兰成生前最后的作品及其遗稿而成,是其生前出版未及而待其死后由弟子朱天文汇整的一本著作。其中《世界的劫毁与中国人》提出史上是女人始创文明,其后是男人将它理论学问化——女人,你的名字是文明。胡兰成再次高谈他的新的发想。然而他写世界文明与劫毁,对美国、日本等国家狂躁的现代工业文明社会之批判,对中国社会的反思,又不无现实的意义,甚至他提出变革社会,重建人世文明的策略,对当代社会都具有深刻的启发作用。

洞真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众经

洞真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众经

经名:洞真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众经。撰人不祥,约出於东晋。系早期上清派重要经典。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上清大洞真经目》第十二种著录《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上经》 1卷,为六朝上清经。本经上卷述上清玉霞紫暎内观上法、度厄 宝命长存符。下卷又称《元始天王经》,述金简玉札。全经劝人存 神内观,服符诵章。
  

易纬坤灵图

易纬坤灵图

旧题东汉郑玄注。一卷。《四库全书》本。又称《坤灵图》。为《易纬八种》之一。其书久佚,此本乃辑自《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列此书于“经部易类附录”,《提要》指出:“案《坤灵图》,孙瑴谓配《乾凿度》名篇。马氏《经籍考》著录一卷。今仅存论《乾》、《无妄》、《大畜》卦辞及史注所引‘日月连璧’数语。则其阙佚盖已夥矣。考《后汉书注》,《易纬坤灵图》第三,在《辨终备》、《是类谋》之上;而王应麟《玉海》谓,三馆所藏有郑注《易纬》七卷,《稽览图》一、《辨终备》四、《是类谋》五、《乾元序制记》六、《坤灵图》七,二卷、三卷无标目。《永乐大典》篇次亦然。今略依原第编孴,盖从宋时馆阁本也。”

青春的悲哀

青春的悲哀

现代话剧剧本。独幕剧,初刊于1923年5月北平《晨报副刊》,熊佛西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1月初版,列入“文学研究会通俗戏剧丛书”。《青春的悲哀》写稽查处长贾正经买了一个孤女晓琴做姨太太,后晓琴同贾的大儿子相恋,双双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