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齐云山志

作者:佚名
万历齐云山志

山水志。明鲁点撰。五卷。点字子舆,湖北南漳人。万历进士,官休宁知县。著有《黄楼集》。齐云山在休宁县西,其白岳云岩旧有志,故益而增续,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成书。凡十四万字。卷一载岳图十一幅。正文分山水、宫殿、关梁、物产、田赋、名贤、道士、建置、祀典、宸翰、艺文等十六目。艺文志含碑铭、碑文、会纪、古诗等二十二子目。记山、峰、岩、洞、岭九十余处,水、潭、泉三十处,宫殿、楼阁、寺观等名胜古迹八十余处。四关、十六桥、五市为该山险要之地。特产有楠木、榔木、水竹、天竹、石菊、山风、黑质金睛虎、石斑鱼等动植物。田赋目仅载万历间山、田、地、塘四税数目,是明代寺院经济珍贵史料。所载二十位道士传记和建置、祀典、宸翰三目所收文献,多具宗教史料价值。艺文占全书篇幅三分之二有余,凡佛、道人物、寺观兴建、宗教活动、自然风景等皆在文章诗赋中。是明代重要山志之一,地理、历史、文化、宗教、建筑、民俗等史料价值甚高。有万历二十七年刻本,道光十年(1830)修补本(增刻道光前清代史事甚多,其中序跋、档案资料尤为重要),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缺页)。

猜你喜欢的书

金华黄先生文集

金华黄先生文集

诗文别集。元黄溍著。四十三卷。其中初稿三卷,续稿四十卷。据卷前贡师泰序,可知初稿三卷为黄溍登科前所作,由危素编次;续稿四十卷,为登科后所作,由门人王袆、宋濂编次。初稿卷一、卷二为诗,卷三为文;续稿前三卷为诗,后三十七卷为文。卷末附有宋濂《金华黄先生行状》。《元史》本传称其:“文辞布置谨严,援据精切,俯仰雍容,不大声色。譬之澄湖不波,一碧万顷,鱼鳖蛟龙,潜伏不动,而渊然之光,自不可犯。”清顾嗣立评曰:“世之议者,谓先生为人高介类陈履常,文辞温醇类欧阳永叔,笔札俊逸类薛嗣通,历事五朝,嶷然以斯文之重为己任。”有《四部丛书》本、《续金华丛书》本。此外,《四库全书》收有十卷本,题作《黄文献集》,当系明人重编本;卷前有宋濂序、明嘉靖辛卯(1531)张俭序,而宋序实为黄溍《日损斋稿》二十五卷所作,成此本时移植于此;正文中,前两卷为诗,后八卷为文。十卷本尚有《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金华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元诗选》初集录黄溍诗一百六十二首,题作《日损斋稿》。

英耀赋

英耀赋

英耀赋或英耀篇是江湖术士看相的口诀。中国古代有一种“相术”,不测八字,不看风水,全凭眼力,只通过观察对方的一举一动,如言谈、神情、习惯动作等,就能摸出对方的底细。这门相术,就是《英耀赋》,它教人如何透过观察对方的各种细节,洞察事情背后隐藏的玄机。“英”是神,“耀”是捉,故此,“英耀”其实等于捉用神,江湖术士看相的首要伎俩,就是捉用神也。

乙巳占

乙巳占

《乙巳占》又名《乙巳占瑞录》或作《天文乙巳占》,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综合性星占书之一,唐志称 《天文乙巳占》,《遂初堂书目》作 《乙巳占瑞录》。将甘德、石申夫、巫咸、黄帝等数十部南北朝以前各家星占书的各种条目,分门别类地汇编到一起,编成此集。作者李淳风。因卷首收录有1部作者年轻时编撰的以乙巳为历元的历法,而此书又正是作者年轻时所做的工作,故定稿时称作乙巳占。现存 《乙巳占》共分10卷,包括天占,日占,月占,日月食占,五星占,月和五星凌犯占,流、彗、客星、杂、妖占,云占,风占等,共100篇。星占术是伪科学,天人感应、上天示警等的思想都是违反科学实际的。但古人的星占活动,促使人们对天体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从而促进了天文观测资料的积累和天文学的发展,并且作出了许多重要的发明和发现。例如,在占书中记载了大量太阳黑子、日珥,记载了极光和黄道光、彗星的出现和分类、新星和超新星的观测和纪录、变星的出没等,都有很重要的科学价值。《乙巳占》所载各条星占,没有注明其来历,这是它的一个缺点。这个缺点在以后的 《开元占经》中得到了纠正。

金刚经注解铁鋑錎

金刚经注解铁鋑錎

金刚经注解铁鋑䤾,二卷,明屠垠注,清龚泰瑞序。按餕馅应作鋑䤾。

律要后集

律要后集

律要后集,一卷,明智旭集,即佛学十种之三至八,为梵网经忏悔行法、毘尼后集问辩、学菩萨戒法、菩萨戒羯磨文释、重定受菩萨戒法、菩萨戒本经诵。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

钱唐胡子浸云。问。于华藏单子曰。何谓道。单子曰。性是也。胡子疑焉。曰。修可废欤。单子曰。在璞之玉。匪剖弗见。在矿之金。匪炼弗纯。在缠之性。匪修弗显。必曰。性也。而可以废修也。彼芸芸者。熟无性耶。于是以灵峰老人所注南岳大乘止观。授于胡子而告之曰。修道之要。尽于大乘止观一书。而大乘止观之要。尽于转无尘智之一言。何也。心也者。万法之体也。华严云。三界无别法。惟是一心作。首楞严云。诸法所生。惟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