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三百首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亚马逊漂流记
《亚马逊漂流记》讲述了正直的乔恩一家如何战胜邪恶的故事。该书至今被译成世界上多种文字。书中所展现的神奇故事伴随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美丽童年、少年直至成年。无论作为语言学习的课本,还是作为通俗的文学和科学读本,本书对当代中国的青少年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救命书
兵书。明代吕坤撰。全书共2卷(一作1卷)。坤有《安民实务》,已著录。作者有感于明代后期兵祸连年、城防废弛,守备不力,遂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撰为是书,希望将士能以此守城保民,免于兵害。内容以城邑防御为主,条列城守事宜、遇变事宜和预防事宜共30余项。包括守御战法、城邑内外居民出入管理、粮食储备、水源保护、守城官选拔、紧急情况处置、团练乡勇组织训练、守城必用工匠和器物等。现存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刻本、万历四十二年(1614)乔胤刻本、清道光壬辰年(1832)束鹿堂刊本、道光戊申年(1848)瓶华书屋刊本、宁陵吕氏刊本、《借月山房汇抄》本、《指海》本、《泽古斋重抄》本、《式古居汇抄》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十余种版本。
华严略疏
佛典章疏。作者不详。原著卷数不详。前者首残尾存,尾题:《华严略疏卷第一》,有题记:“比丘法渊供养流通。”卷中有朱笔校改字。后者首尾俱全,首题:《华严略疏卷第三》;尾题:《略疏卷第三》。有题记:“渊许”。两件笔迹相同,题记相关,原属同一部疏,当无疑。此疏书法简古,形态同南北朝写本。题记不避唐高祖李渊之讳;北辰53文内又有“卢舍那者,周名清净圆满智”,故此疏的撰写年代应在北周明帝建国(557)起至武帝建德三年(574)废佛前。关于本疏的作者,《新编诸宗教藏总录》、《东域传灯目录》、《诸宗章疏录》等经录均载有:《华严略疏》,四卷,北齐邺下大觉寺慧光撰。《续高僧传》卷二十一《慧光传》亦称慧光曾撰《华严经疏》,“疏其奥旨而弘演导”。据现存诸《华严经》之章疏对古来诸疏之科判的介绍,唯有慧光疏之科判与此《略疏》相符,故有人认为本疏系慧光所撰。但《略疏》与署名为“大觉寺沙门惠(慧)光述”的日本宽文时代古抄《花严经义记》卷第一(载《大正藏》第八十五卷)完全不类,且慧光是北齐僧人,年代略早。故也有研究者认为《略疏》或为北周著名地论师云华寺释僧猛所撰。此疏所注释者为《晋译华严经》,卷一疏铨《世间净眼品第一》(首残)至《贤首品第八》;卷三疏铨《十地品第二十二》。其疏释依《十地经论》为证,释义颇精,未为中国历代大藏经所收。《略疏》在敦煌发现后,日本《大正藏》将S.2694收入第八十五卷;周叔迦在《现代佛学》1960年8期发表北辰53的录文及跋,于录文中对原文错误多有补正,在跋中对此疏之内容、科判、作者多所研究。
海龙王说法印经
全一卷。唐代义净(635~713)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篇幅极短,内容为海龙王问佛陀,如何能受持少法而获得多福,佛陀告以‘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之四法印功德殊胜,应时常念诵。
四谛经
全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内容叙述昔时佛陀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诸比丘宣说四谛之法。本经为中阿含分别圣谛经之别译。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全一卷。唐代玄奘译。略称称赞净土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内容阐说极乐国土之依报庄严,及阿弥陀佛与声闻菩萨众之数无量,并劝说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乱,以求往生。为鸠摩罗什所译阿弥陀经之异译。两译本之文段章句等大略一致,然于诸佛之称赞部分,阿弥陀经列举六方三十八佛,本经则列举十方四十二佛。本经之注释书有靖迈之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疏一卷、窥基之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述赞一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