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狼王歌

作者:佚名
白狼王歌

汉代少数民族用古代藏缅语族语言创作的诗歌。又名《远夷慕德歌》。原歌载《后汉书》卷86《西南夷列传》。后汉明帝永平(58-75)年间,益州刺史朱辅大力宣扬汉朝功德,在附近少数民族中造成颇大影响。当时,“白狼王唐菆等慕化归义,作诗三章”,歌颂汉王朝中央政权的大功大德。诗歌由一个名叫田恭的官员记音并“译其辞语”后送到京都洛阳。全歌共3章44行176个字,通篇是汉文意译与白狼语汉字记音并排对照,两者句数、字数完全相同。这首歌,除了歌颂汉王朝的功德,还反映了普米族族源、原生活区域以及逐渐从甘南迁到青海,又从青海南迁到川西北、川西南,直至南迁到滇西北地区的迁徙历史和路线,反映了普米族先民“食肉衣皮,不见盐谷”的生活习俗,反映了普米族与汉族之间和睦团结、长期共处的友好关系,这些,是这一古歌历史价值所在。关于这首歌的研究,明清时期主要侧重于校字和对白狼部落居地的考证,20世纪后,中外学者开始运用现代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对这首歌进行深入的探讨,探究其族属。所得结果,众说不一。1985年,彝族学者刘尧汉和陈久金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之上,从历史文献、自然地理、民族分布、民族语言、民族称谓、生活习俗等方面入手,对《白狼王歌》的族属问题作了新的探讨,论证了《白狼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管锥编

管锥编

中国当代古典文学研究专著。钱锺书著。4册。第1、2册1979年8月、第3、4册1979年10月先后由中华书局出版。本书集作者多年文学研究之心得,分别对《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史记会注考证》、《老子王弼注》、《列子张湛注》、《焦氏易林》、《楚辞洪兴祖补注》、《太平广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等中国古代文史典籍进行批评。辄取一字词、典故,博考中外例证,或精析微义,或阐述己理。例如书中论《诗经》六义中的“兴”,先引刘勰《文心雕龙·比兴》、胡寅《斐然集》卷18《致刘叔易书》中李仲蒙语、项安世《项氏家说》卷4等书文中前人关于“兴”的理论论述,后举汉代民歌、古诗十九首、现代儿歌,西方民谣等运用“兴”这一手法的例证。最后指出:“毛、郑诠为 ‘兴’者,凡百十有六篇,实多 ‘赋’与‘比’;且命之曰‘兴’,而说之为‘比’,如开卷之《关雎》是。说《诗》者昧于‘兴’旨,故每如项安世所讥‘即文见义’,不啻王安石《字说》之将‘形声’,‘假借’、等字作‘会意’字解。即若前举儿歌,苟列《三百篇》中,经生且谓:盖有香蕉一枚、苹果二枚、梨一枚也;‘不怕’者,不辞辛苦之意,盖本欲乘车至外婆家,然有电话可通,则省一番跋涉也。鼷钻牛角尖乎?抑蚁穿九曲珠耶?”全书体例,大致与此相仿。因叙述全用古文,凡举国外之例又多引原文,故一般读者往往畏其艰深,难以卒读。但其价值却是为当代中国学者所公认的,并且已有专门研究该书的论文与学者。

薛氏济阴万金书

薛氏济阴万金书

《薛氏济阴万金书》作者薛古愚,字将仕,宋代医家,生卒不详,擅长女科。著有《女科万金方》(简称《万金方》)、《女科胎产问答要旨》(三卷)、《产后歌诀治验》、《玉峰郑氏女科秘传》等,均有抄本传世。《薛氏济阴万金书》三卷,是在薛氏《万金方》基础上,由郑敷政编撰。郑字和阳,明代昆山人,郑氏女科传人,得家传薛氏《济阴万金书》更为铨次,而成《薛氏济阴万金书》。全书涉及经、孕、胎、产及妇科杂病,每证后均有治方,且加减详微,“叙证颇详,立方显豁”,文体流畅简练,论理明彻易懂。理法方药贯为一体,对临床有切实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

民族魂鲁迅

民族魂鲁迅

1940年7月,萧红创作了四幕哑剧《民族魂鲁迅》,这是萧红的第二部剧作,也是她有关鲁迅的最后一部作品。一如萧红的小说创作不符合“小说做法”,她的戏剧也不符合通常的所谓创作“规范”:没有贯穿始终的剧情,不铺排激烈的戏剧冲突,乃至人物对话。萧红寄希望于观众的或许是对鲁迅精神的领会把握。第一幕选取鲁迅的少年时代,剧中安排少年鲁迅和他小说中的一系列人物相遇:家道中落的他耳闻目睹了何半仙、孔乙己、阿Q、单四嫂子、王胡、蓝皮阿五、祥林嫂等的生活,面对人间的悲喜剧,他“不言不动不笑”,却好似已经看穿了人情的奸诈浮薄。第二幕选取鲁迅日本留学时期,安排的人物只有鲁迅、日本人甲、朋友和“鬼”,主要情节来自幻灯片事件、弃医从文的抉择和回国后发生的踢“鬼”故事,突显他以改造国民性为己任的坚定信念。第三幕选取鲁迅的北京时期,以鲁迅与朋友、绅士、强盗、贵妇、恶青年、好青年的交往,象征了鲁迅的战斗人生。第四幕发生在鲁迅上海时期,鲁迅的境遇更其恶劣,多了商人和市侩的攻击,但他的战斗更其坚韧,直到生命的结束。四幕剧分别勾勒鲁迅改良国民性、痛打落水狗、关心中国命运的战斗人生,人物内在精神的冲突被写意化。每幕剧只包含简单的“剧情”说明和“表演”说明,糅合了鲁迅小说中的人物、生活中的战友和敌人,用象征的手法体味鲁迅深广的忧愤,描画他洞穿一切的眼神,力挺他不屈的傲骨,定格他伟大的背影。哑剧的形式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强力效果。虽然没能充分展其“治学之经略,接世之方法,”但这部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有关鲁迅的剧作,无疑为萧红对鲁迅的书写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

医闾漫记

医闾漫记

明贺钦撰。一卷。贺钦常读书医无闾山, 自号医闾山人,因此名为《医闾漫记》。有纪录汇编本、今献汇言本、续说郛本、五朝小说本等。此书记载成化间边事甚详尽,有些篇章揭露了官兵腐败无能,强虏攻台,守卫军士只知持盾牌自卫,不能射箭杀敌。当官领兵者滥杀良民冒功,甚至残害妇孺残疾,割取首级冒充虏贼。对群众自发的抗敌斗争加以歌颂,如记载辽东管家庄一壮男,妻子被建州虏掠去。他深入虏地,与其妻密谋,火烧虏舍。

北溪字义

北溪字义

南宋学者陈淳的重要伦理学著作。原名《字义详讲》,又称《四书字义》、《四书性理字义》、《经书字义》、《北溪陈氏字义》。约成书于宋宝庆二年(1226年)。是陈淳学生王隽根据陈淳晚年讲学笔记整理集编,由陈淳“笔削”修改而成的。此书是理解朱熹《四书集注》的重要参考书。分上、下两卷,共26条目。从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等书中选取若干重要范畴,逐一加以疏释论述。全书以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激烈抨击陆学,维护朱学立场。《北溪字义》承袭了程朱的天理论,说“未有天地之先,固先有是理。” (《北溪字义·道》)把具有伦理属性的理作为世界万物的本源。

佛教常识答问

佛教常识答问

该书是一本关于佛教基础知识的普及读物。作者是已故中国佛教学协会会长赵朴初。赵朴初精研佛理,阐扬佛法,普及佛学基本知识。他一生致力于破解佛学的迷信魔障,倡导积极入世的人间佛学,为世人指点了一条生活修养和抵达澄明之境的正途。其著作《滴水集》、《片名集》、《佛教常识答问》等早已成为学佛者的入门指南。本书共分四章,251个问题,以问答的形式阐述佛教基本知识,是一般人了解佛教的历史源流、基本教义的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