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磵诗话

作者:韦居安
梅磵诗话

诗话。元韦居安撰。三卷。居安身世未详。此篇分上、中、 下卷, 三万余字。杂记唐宋以来诗坛人事,或评论、考证诗篇。诸多不名于诗坛之诗人,赖此以传;所录诗句,虽一鳞半爪,亦多精彩,无所偏颇,深得诗话之体。此编出现于诗歌寂岑之元代,尤足珍贵。全书评议宋人及同时诗人的诗作及词作,或录全诗,或述本事,谈诗中词、句的本源,也有注释、考辨和辑佚的内容。转述他人著作中论诗语较多,也直接表述了一些作者的见解。韦居安论诗,提倡“意新语警”、“有新意”、“不苟作”,反对“泛泛之作”。有《历代诗话续编》本。

韦居安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琉璃宫史

琉璃宫史

缅甸标准编年史书。因在缅王宫廷琉璃宫内编纂,故名。1829年,缅王孟既(缅名巴基道)诏令由孟越萨耶道等全国各地13位著名僧俗学者组成《琉璃宫史》编纂委员会,由缅王亲自主持整个编纂工作。学者们博采各家史书,汇集历代碑铭、档案文献、佛学经典和"雅都"、"雅甘"、"埃钦"、"茂贡"等诗史,进行整理考订,按年代顺序编纂,至1832年,历时4年完成。全书分3大卷,21分卷,约百万字。此史书记述了从远古时代原始公社起,经骠国等早期王国以及历代封建王朝直至贡榜王朝的创建者雍籍牙即位后的第二年(1754)为止的全部兴衰过程。凡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宗教、文化和民族关系等,无所不包,内容丰富。该书因系国王钦定的"正史",又由御用高僧和封建士大夫编纂,其观点难免有唯心主义和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并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但它保存了大量珍贵文献和历史资料,仍不失为东西方治缅甸史学者的重要参考书。目前各国出版的有关缅甸史的著作,无不引用其史料。其中一部分已译成英、法、日等文本。现有的英译本为其第 1卷中的第3~5部分,由佩貌丁和G.H.鲁斯合译,1923年由英国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1960年由缅甸学会在仰光大学再版。1909年由法国学者E.于贝将其中《蒲甘末叶史》部分译成法文,载《法国河内远东学校校刊》第9卷;日译本由日本鹿儿岛大学荻原弘明教授译出1~2卷。已在《史学》杂志上连续刊出。

台海使槎录

台海使槎录

地理杂志。清黄叔璥撰。八卷。叔璥号玉圃,直隶大兴(今北京)人。康熙进士。官至常镇杨通道。是编乃康熙元年(1662)叔璥为御史时巡视台湾所作。故以使槎为名。约八万余字。卷一至四为赤嵌笔谈,分原始、形势、洋、潮、风信、气候、水程、海船、城堡、武备、商贩、进贡等二十二目。卷五至七为番俗六考,卷八为番俗杂记。作者采集旧书结合亲身见闻以成此书,对台湾海岛之山川、风土、民俗、物产、气候、攻守险隘、海道情形以及各民族情况。

醒世歌

醒世歌

《醒世歌》,七言排律,作者是明代高僧德清。全文讲述的是憨山德清大师经历曲折坎坷,进而成为著作成就丰富的大德高僧。该诗广为流传,情文并茂,说理深刻透彻,发人深省。

田家五行

田家五行

古代占候书。元娄元礼著。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正月到十二月类;中卷为天文、地理、草木、鸟兽、昆虫等类;下卷是三旬、六甲、气候、涓吉、祥符等类。每类又分若干细目。书中不少谚语颇具实用价值,但有些只以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之说为据,缺乏科学性。

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

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

一卷,唐金刚智译。说五字文殊之修法。咒曰,阿啰跛者娜,具有坛法,持法。

比丘尼传

比丘尼传

四卷,梁释宝唱撰,成于天监十六年(517)。有《丽藏》、《宋藏》、《金藏》、《元藏》、《大正藏》等版本。为一部专门记叙中国汉地佛教比丘尼生平事迹的传记。始于东晋升平年间的净捡,终于梁天监十五年,共记比丘尼六十五人。记其出家因缘、苦行精修及社会活动的事迹,为中国佛教重要史料。宝唱之后,直到近代,比丘尼传无续作者。入民国后始有震华法师(1909—1947)续撰《续比丘尼传》六卷,完成于1939年,共记从梁至民国比丘尼二百人,附见四十七人。不仅记诸尼修行弘法事迹,而且著录不少尼众创作的诗词文章。资料颇为丰富。正续比丘尼传,皆收入近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的《高僧传合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