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玄德独赴襄阳会

作者:高文秀
刘玄德独赴襄阳会

又名《刘先主襄阳会》。简名《襄阳会》。杂剧剧本。元高文秀作。四折二楔子,末本。本事出《三国志平话》“古城聚义”、“先主跳檀溪”两节。剧写刘备兵败徐州,无立身之地,特去荆州向刘表借地屯军。表次子刘琮恐备据荆州,定计杀备。在三月三日“襄阳会”上,表请备接管荆州,备固辞,力荐表长子刘琦接任。刘琮设下埋伏,而琦则暗示备速逃。琮派家将王孙盗备之“的卢”马,而王孙为备之德所动,送其出城。刘备马跃檀溪而脱险。后误入鹿门山,得徐庶为军师。曹仁、曹章奉曹操之命,率十万大军来攻新野。徐庶调兵抵御,指挥张飞等人大破曹军。有《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元曲选外编》据此校印。金院本已有《襄阳会》(见《辍耕录》),南戏亦有《刘先主跳檀溪》(见《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俱佚。今京剧有《襄阳宴》,川剧、秦腔、湘剧等均有《马跳檀溪》。

猜你喜欢的书

现代中国学术论衡

现代中国学术论衡

钱穆著。台北东大图书公司沧海丛刊于1984年12月印行,长沙岳麓书社凤凰丛书于1986年5月出(大陆)版。全书以文化不同学术亦异的文化学术观和比较学术方法,以宗教、哲学、科学、心理学、史学、考古学、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学、艺术、音乐等十二门立章,对中西新旧学术一一比较会通,探求异同。由此阐述了作者关于在文化学术上中国重会通和合,西方重分别专门的基本观点。并进而阐扬了重会通和合的中国学术传统、民族精神与文化精神。反对“今人一切以西方为衡量”的学术文化观,认为中国古代学术原自会通和合,于中国文化大传统的全体而始见其价值,并显发出中国的天人内外合一论和心性论。认为会通中西将更有一新学术新境界之向前发展。本书是钱穆文化哲学的代表作,在海外学术界有一定影响。

山家清事

山家清事

宋·林洪撰。所谈之事,亦俗亦雅,将相鹤、种竹、酒具、泉源、插花、诗筒、食豚……统统列入清事范畴。

疟痢成法白喉辨证合刻

疟痢成法白喉辨证合刻

疟痢、白喉著作。两书均不分卷。清王裕庆(祉庭)撰。约刊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本书为合刻: ①疟痢成法,内收治疟3方、治痢3方。谓疟初症在半表半里,法宜使邪从太阳经出,不可用槟榔、常山截之,鳖甲清之,雄黄、苍术避之。于痢症治疗舍厚朴、木香、槟榔、枳实等破滞之品,选用大黄人煎,巴豆为丸以涤荡之,下后则调和脾胃。②白喉辨证,作者辨驳时医或以白喉色白为寒,或以白喉属疫症为热之偏,主张应审其寒热虚实施治。书中详述辨别寒热之法及相应治疗方药。作者认为白喉虽非疫病,但具传染性,传与不传在于人体正气充实与否。现存清末石印本。

大洞经吉祥神咒法

大洞经吉祥神咒法

大洞经吉祥神咒法,撰人不详。约出于宋元时。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内载一首长篇五言神咒,称作「一百大吉祥檀识钧玉音神咒」。二百多句咒语中出现九十七句「吉祥檀识钧」。据元人卫琪所撰《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注》称「檀识钧」即元始天王所发吉祥之音,出自大洞仙经。诵念此咒语,可解脱灾罪,功行圆满即举形飞升。本篇当系宋元道士摘录《文昌大洞仙经》改编而成。

老舍诗选

老舍诗选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以小说和话剧驰名,写新诗,亦工旧体诗,有《老舍诗选》行世。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宋代笔记。《四库全书》馆臣所见本不著撰人名氏。《说郛》本题为“宋邢凯撰”,亦不详其爵里时代。据书中内容知成书于宋宁宗以后。原书散佚,不可知其卷帙。《四库全书》本系从《永乐大典》辑录而成,凡数十条,编为1卷。此书多考证经史之文字典故,体例与程大昌《演繁露》、洪迈《容斋随笔》大体相同。分条记事,内容广泛,考证精详,多有可取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