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居士误放来生债
作者:刘君锡
明代杂剧。简名《来生债》。刘君锡撰。《录鬼簿续编》著录。写襄阳富人庞蕴,知友人李孝光欠己债不能偿还而致病,于是当面烧掉借契,又赠以银子,进而将家中所有券契尽焚毁。一夕过马槽,闻驴马作人语,皆言前世少欠庞债,无力归还,今转生为驴马来报答。庞蕴有感于此,释放饲养的牲畜,并将家财装入船上,沉入海底。然后携家入鹿门山修行,靠伐竹编爪篱为炊。庞女灵照去云岩寺山门卖爪篱,遇丹霞禅师孽根未尽,便一言点化,禅师得悟道皈依。后庞蕴闻天乐声,忽见金门玉户,上写兜率宫灵虚殿,一家4口都白日升仙。原来庞家系神佛转世,功成行满,复归天上。剧本虽有宿命论的色彩,但也谴责了金钱的罪恶。描写磨工罗和因有钱而噩梦颠倒,颇为生动,清瘗情庐主将此剧与徐复祚《一文钱》杂剧合并为《一文钱》传奇,其中《罗梦》成为昆曲舞台上著名的折子戏。《来生债》有《元曲选》本传世。此剧有法文译本。
刘君锡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戴望舒诗文集
《戴望舒诗文集》精选了戴望舒的代表性诗作、译诗及部分散文、小说,基本涵盖了戴望舒作品的精华,不但有助于了解戴望舒的作品与写作特点,还有助于对国外的多位著名诗人的作品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从中感受到诗的魅力。
李义山诗集
唐诗别集。李商隐撰。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 一名《玉谿生诗》。李商隐的诗唐代未有人为其结集,所以到唐末已散佚。宋初杨亿孜孜求访,得282首,其后钱若水又留意摭拾,得400余首,再加北宋、南宋人补辑100多首,现存诗600余首。《新唐书·艺文志》、《崇文总目》及《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诸书著录题名不一,又名《李义山诗》或《玉谿生诗》;卷帙也不等,有3卷、5卷。通行本则为3卷。宋刊本今已不存,现存有手校宋抄本3卷,宣统元年(1909)国光社影印,蒋斧跋称之为“传世李集第一”。《四库全书》所收为明刊本3卷。又有毛晋汲古阁刊《八唐人集》本3卷,清人席启寓辑《唐诗百名家全集》本3卷。《四部丛刊》所收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毗陵蒋氏刻《中唐人集十二家》本《李义山诗集》6卷。此外还有朝鲜刻本《李商隐诗集》10卷,补遗1卷,共2册,现藏北京图书馆。李商隐诗的注释,最早有刘克、张文亮2家注,均未流传。明清注家很多,有释道源注,其书亡佚;朱鹤龄《李义山诗注》;程梦星《李义山诗集笺注》,有乾隆刻本;姚培谦《李义山诗集注》,有乾隆杉桂读书堂刊本;屈复《玉谿生诗意》,有乾隆艺古堂刻本;冯浩《玉谿生诗集笺注》等。各家笺注均附有年谱。叶葱奇撰成《李商隐诗集疏证》一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刘学锴、余恕诚有综合各家研究成果的《李商隐诗歌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
李素兰风月玉壶春
明初杂剧剧本。也称《玉壶春》。贾仲明创作。演述名妓李素兰和书生李唐斌相爱的故事: 广陵(今江苏扬州)的李唐斌(号玉壶生)随友偶至风月场所排谴,不意为李素兰的声色技艺所倾倒。李素兰亦为李居斌的才华智慧所吸引,双双坠入爱河。此时,有一名叫甚黑子的富商,依仗自己的财势,欲霸占李素兰为妾,老鸨见钱忘义,助纣为虐。李素兰同李唐斌一起,不畏强势,冲破鸨母与甚黑子的阻碍,离开风月场,携手同心,结为百年之好。
狄青复夺衣袄车
元杂剧剧本。简名《衣袄车》或《复夺衣袄车》。撰者姓名未详。剧演宋时无章阁学士范仲淹令狄青押500辆衣袄车前往西延边赏军。将军王环,年事已高,将盔甲兵器在街市出售,因见狄青英雄,便赊予狄青。途中狄青贪杯,衣袄车被河西国大将昝雄和史牙恰夺去。范仲淹闻讯后再遣刘庆前往助战;并说,如狄青不能复夺衣袄车,便取其首级回报。狄青箭射昝雄、刀劈史牙恰,夺回衣袄车。狄青将二敌将首级交刘庆先回,自己杀罢残敌后至。刘庆中途遇前来接应的黄轸。为冒功,黄轸夺了敌将首级,将刘庆推下山涧,回去领功。范仲淹正欲犒赏黄轸,狄青回营。在黄轸的狡辩下,范仲淹欲斩狄青。刘庆落涧未死,赶到刑场说明真相。最后以黄轸被杀、狄青官封总都大帅作结。此剧正末第一折扮王环,二、四折和楔子扮刘庆,三折扮番国探子,有异于杂剧常格。狄青为北宋名将,但剧中所演故事不见史载;王环、刘庆诸人亦史无其人。现存主要版本有:脉望馆抄校本,《孤本元明杂剧》据以校印。
瘗旅文
散文。明王守仁著。见《王文成公全书》。正德四年(1509)秋天,作者受到贬斥,正在贵州龙场驿丞任上。一天,一位来自京城的吏目带着儿子、仆人赴任。路经龙场,当再次启程上路不久,吏目就死在路边。不久,他儿子、仆人又相继死在他身旁。吏目姓名、里贯,为何从京师到此穷乡僻壤来,又因何而死,这些作者都不清楚,但他仍亲自去掩埋了这三具抛弃荒野的尸体,并为他们写下这篇文字。感情真挚,是王守仁诗文中深具感染力的杰作。作者并借此表达了自己谪宦天涯,受到不公正待遇的郁闷心境。《古文观止》评此文说:“先生罪谪龙场,自分一死,而幸免于死。忽睹三人之死,伤心惨目,悲不自胜。作之者固为多情,读之者能无泪下!”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赞佛法身礼
亦称《大圣文殊师利菩萨赞佛法身经》,简称《文殊赞法身礼》、《文殊法身礼》。密教经典。唐不空译。一卷。说文殊赞佛四十一礼。前附不空经序(奉进表),题注“此礼出《大乘一切境界智光明庄严经》”。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