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涓夜走马陵道

作者:佚名
庞涓夜走马陵道

杂剧剧本。元无名氏作。四折二楔子,末本。简称《马陵道》。《太和正音谱》、《录鬼簿续编》均有著录。剧写孙膑、庞涓同为鬼谷子门生,庞涓先下山,做了魏国元帅,保举孙膑也在魏国做子官。二人比阵法,庞涓输与孙膑,遂生妒忌之心,陷害孙膑,刖去孙膑双足。齐国使臣卜商将孙膑偷接到齐国,孙膑出任军师,统领齐、楚等六国雄兵,设计在马陵道捉杀庞涓,报了刖足之仇。本剧歌颂了孙膑的才能,并蕴含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剧情曲折紧凑,曲辞豪放生动,关目饶有意趣,是一本较好的历史剧。公元前342年曾爆发齐魏“马陵之战”(事载《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本剧即取材于此。

猜你喜欢的书

杨维桢集

诗文集,十一卷。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东维子等。元会稽诸暨(今属浙江)人,泰定四年(1327)李黼榜进士,任天台尹,历钱清场盐司令、提举杭州四务,转建德总管府推官。升江西等处儒学提举,未赴任。遇兵乱,避地富春山、钱塘、姑苏。曾拒张士诚之招,具书告以顺逆成败之理。达识丞相纳贿不已,上书讽之,由是见忤。后徙居松江府(今属上海市)。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诏遗逸之士纂修礼乐书,维桢在选中。他以“岂有老妇将就木,而再理嫁者邪”,辞之。次年,朝廷复遣有司敦促上道。赴京师百日而肺疾作,乞骸骨,抵家卒,时年七十五岁(一作七十六岁),葬华亭县修竹乡干山(天马山)。杨维桢是元朝文章巨公之一,其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张雨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宋濂称其论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横逸。著有《铁崖古乐府》、《春秋合题著说》、《丽则遗音》、《东维子文集》等。今据《四部丛刊》初编影印鸣野山房钞本整理。以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简称四库本)参校。

中国神话通论

本书是袁珂先生多年来研究中国“广义神话”,对古籍文献中的文学性神话片段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的重要成果。初名《中国神话漫谈》,袁珂先生于1989年修订后,改名为《中国神话通论》,分“概论之部”与“分论之部”,合共九十九篇。“概论之部”从《山海经》谈起,分析了上古神话的起源,神话与宗教、仙话、历史、文学等的关系,神话的流变、发展、散亡和整理过程。“分论之部”则具体分析了传世神话故事的不同版本,著名神话角色罕为人知的不同面貌。

赏延素心录

工艺学论著。清周二学撰。一卷。分别论装潢书画、补缀破画等技术。强调装潢对于书画审美鉴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书画不装潢,既干损绢素,装潢不精好,更剥蚀古香。况复侈陈藏弃,仵乖位置,俗惋心神,妙迹蒙尘,庸愈桓玄寒具之厄。此编不违古,制匪翻新,旁及器用,借以供养烟云,岂殊宝护头目?世有真赏之士,定知寓目会心,祛凡设雅,取吾家草窗之言,名曰《赏延素心录》。”认为装潢艺术与书画艺术互为映衬,具有“寓目会心”的审美功能。《美术丛书》及《画论丛刊》据双照楼本收录。文字略有差异。

西游补

长篇神魔小说。清董说著。十六回。说字若雨,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少补弟子员,应考落第,乃受业于复社主将张溥,并注名复社,于时弊多所抨击。明亡后绝意仕进,落发为僧,更名南潜,号月函。写唐僧师徒过火焰山之后,孙悟空为鲭鱼精所迷,欲借秦始皇“驱山铎”使用,在青青世界万镜楼中见到古今之事,并当了半日阎罗天子,后得虚空主人一呼,始离梦境,寻着师父,化斋而去。崇祯间刊本,题“静啸斋主人著”,实为董说所作。据刘半农考证,此书作在明亡以前,作者年仅二十一岁,时值崇祯十三年。本书除崇祯间刊本外,尚有空青室刊大字本、申报馆排印本、北新书局排印本等。一九五五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据崇祯本影印出版,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用前亚东图书馆的纸型印行,校以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本,并附刘复所撰《若雨传》。

自杀

短篇小说。写于1928年7月8日,是东渡日本后写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发表于同年9月《小说月报》19卷9号,署名茅盾。收入1929年7月大江书铺出版的《野蔷薇》。是《创造》的续篇。“五·四”思想解放运动唤醒了许多向来不知人生为什么的青年,但被唤醒的青年们走的道路却各不相同,作者认为《创造》中娴娴那样的勇敢者属于少数。《自杀》是另一种道路。环小姐受新思潮影响自 由恋爱、自由结合,但当爱人誓为人类牺牲奋然前进时,她陷入苦闷,失去了生活的勇气而自杀。作者写出这个悲剧,目的在于使大家猛省。作品直接地细腻地描绘了环小姐思想苦闷的全过程,写出了她热爱生活又缺乏正面直对生活的勇气的复杂矛盾心理。

催命符

十月二十三日,傍晚五点钟光景,我忽接到我的老友霍桑打来的一个看似轻松滑稽的电话。
“包朗,今夜你如果没有旁的紧要事,请向尊夫人请两小时假,到我这里来走一趟。我有一种奇怪的东西给你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