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野子内篇

作者:吕柟
泾野子内篇

明吕柟撰。“泾野子”为吕柟号。其学以薛瑄为宗,是书乃其门人所编语录。二十七卷。包括云槐精舍语、东林书屋语、端溪问答、解梁书院语、柳湾精舍语、鹫峰东所语等部分,大抵都系作者长期精研理学所得。《明史·吕柟传》载,作者平生“独守程、朱不变”,是讲求格物致知的。所谓 “其为学,格物以穷理,先知而后行。此书论及内容极广,但其思想大旨仍是批评陆王心学,恪守朱子之学。书中认为心学乃空幻之言,割断了人与天下事之间的联系,所谓“明心见理”,实质上已与裨合于一流。凡 《云槐精舍语》二卷,《东林书屋语》一卷,《端溪问答》一 卷,《解梁书院语、柳湾精舍语》二卷,《鹫峰东所语》十 二卷,附《邵伯舟中语》三卷,《太学语》二卷,《春官外署语》二卷等

猜你喜欢的书

古音丛目

古音丛目

明杨慎撰。五卷。宋吴棫著《诗补音》、《楚辞释音》、《韵补》辨明古韵。杨氏认为吴氏3书有的字有问题应当阙疑,有的有错误应当删除,于是合此3书,阙疑刊误,又加上自著《转注古音略》的主要内容,合为一书。考证古音,详引古籍韵例。书言古音,得失参半。其书仿吴棫《韵补》之例,以今韵分部,而以古音相协者分隶之。与慎所著之《古音猎要》五卷、《古音馀》五卷、《古音附录》一卷,虽各为卷帙,号称四种,然核其体例,实本一书。观其《猎要》“东”、“冬”二韵共标,与《丛目》“东”、“冬”所标全复,与《古诗馀》“东”、“冬”所标亦复五字,参差互出,即其随手成编,未归划一的明证。故其条例不密。疏漏颇多;然取材丰富,亦有可采。

伤寒舌鉴

伤寒舌鉴

一卷 清张登(生卒年不详)撰。诊法著作。张登字诞先,江苏吴江人。张倬之兄。其父张璐为当时名医,对伤寒颇有研究,著有专书。张登曾与其弟张倬一同参订由其父诠次的《伤寒缵论》、《伤寒绪论》。对其父的学术思想多有承继。张登认为舌诊为临床简便有效的诊断方法,根据其父医案,结合自己临床经验,于康熙七年(1668)撰成此书。全书共约二万字。书中详列伤寒观舌之法。分为白胎舌、黄胎舌、黑胎舌、灰胎舌、红色胎舌、紫色胎舌、霉酱色胎舌、蓝色胎舌八种,书末附妊娠伤寒舌。全书共载一百二十种舌象图。各有总论,又附图说明,并论述每种舌象经常相兼出现的脉证及诊断意义与治疗方剂。古医学著作往往于诊候之外,兼及辨色聆音,而不及于观舌诊病。其舌白胎滑之说始见于张机的《伤寒论》,但其法陈旧不详,亦未谈及舌胎之区别。杜本的《伤寒金镜录》虽列三十六种舌象图但并不详备,《观舌心法》列三十七种舌象图,然而所述病源芜杂。张登以己之经验,参证《伤寒金镜录》、《观舌心法》二书正其错误,削其繁芜,以成此书。引书为重要的舌诊著作,对舌诊之发展颇有影响。对诊断伤寒证候补益很大。有《张氏医通本》(清光绪十一年),扫叶山房刻本,1958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四库全书》本。

女科要旨

女科要旨

清·陈修园撰于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4卷。此书为陈氏博采诸家之论,参附己见,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编辑而成,因其内容皆为女科证治之精要故名。卷1为调经、种子两门,主论月经病、不孕症之证治;卷2主论胎前诸疾;卷3主论产后诸证;卷4为杂证论治。该书注意女性调经的脾胃之治。

冰河时代

冰河时代

短篇小说。张资平著。淡黄色的阳光由面西的窗口射进来了,时间大约是四点钟前后。阳光晒得到的部分,毡子也染成淡黄色了。两小时以前V就睡下去的,像死尸般的身体一点不动地睡着。他像熟睡着,但他觉得到晒在他的肩背上的阳光。他也听见妻在床首的一把矮竹椅上坐着叹息的声音。“爸爸!”V又听见小女儿呼他的声音。V忙翻转身,微睁开眼睛。他看见了攀附在床沿上的一双白嫩的小手了。他又看见了她的一对流动的黑水晶般的瞳子,最后看清楚了她的花蕾初开般的笑颜了。他的朦胧的意识也清楚了。V忙坐起,伸手去把站在床沿边的小女儿抱上床来。

小窗幽记译注

小窗幽记译注

《小窗幽记》是明代著名的格言警句类小品文集,又名《醉古堂剑扫》,作者一说为陈继儒,一说为陆绍珩。全书共分为12卷共1500多则,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体,涵盖了立德、修身、读书、为学、立业等诸多人生话题,言辞简洁,优美隽永,是晚明清言小品集大成之作。

佛说明度五十校计经

佛说明度五十校计经

佛说明度五十校计经,二卷,后汉安世高译,见大集经五九及六十两卷,此存目。十方菩萨问何因缘,菩萨有痴有黠,乃至智能有厚薄?佛言,知校计为黠,不修校计为痴,因广说五十校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