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作者:曾子
大学

儒家经典之一。约为战国末期思孟学派的作品。原为《礼记》中一篇,后司马光著《大学广义》,《大学》遂成单行本。至宋代朱熹始,不从旧学,而自成章句,并于淳熙年间,将《大学》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撰《四书章句集注》,使《大学》成为《四书》之一。因《大学》为初学者入德之门,故列《四书》之首。它首先提出了教育的基本宗旨和为学次序,即三纲领八条目。所谓三纲领即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阐明了古时大学以培养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佐治人才为最终目的,又规定了为达到此目的必须从读书穷理和力行修身做起。三纲领八条目,后来成为宋明理学家们研究教育的重要基础。

曾子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我们如何思维

我们如何思维

本书通过对独立发现问题、考察事实、推理联想、检验假设和形成自身观点等过程的阐述,并辅以大量实例,深度解析了思维的过程、本质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本书还提出了反思性思维等思维训练的必要性;提供了思维训练的一系列步骤,包括逻辑推理、系统性推论和试证、实例验证等,被称为现代教育理念的奠基之作。 本书是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约翰·杜威的一本代表作,有助于我们对思维有一个全新而正确的认识,突破本能的禁锢,跳出思维舒适区,掌握科学有效的思维方法,并最终提升实践活动中的效能。

浮士德

浮士德

德国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的诗剧。这部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哲理性的巨著于1832年发表,它耗尽作者一生的心血,是歌德一生思想的总结,也是自文艺复兴以来欧洲300年间进步思想文化的总结,它代表了当时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至今仍享有崇高的声誉。故事取材于德国16世纪关于浮士德博士的传说,经作者再创造的浮士德成为不断追求最丰富的知识、最美好的事物、最崇高的理想的人物。浮士德与魔鬼签约:魔鬼满足他的一切欲望,只要他一表示满足,他的灵魂就归魔鬼所有。全剧分5个阶段:书斋生活,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精神;爱情生活,反映了德国当时封建压迫的现实,同时说明个人幸福不是人生的最高理想;政治生活,描写了宫庭的丑恶和黑暗,从而否定了建功立业的封建理想;追求古典美的失败,说明古典美只属于它自己的时代。以上4个阶段,浮士德不断追求探索,但都以失败告终,最后在改造大自然的事业中得到了智慧的结论,但浮士德旋即死去。作者没有让他的灵魂下地狱,而让它进了天堂。浮士德不断追求的一生概括了资产阶级先进分子探求真理的道路。魔鬼的形象有深刻的意义,它代表虚无主义和恶势力,但无论它怎样引诱浮士德作恶和阻止他向上,最终还是失败了。浮士德与魔鬼的形象相辅相承,体现了美与丑、善与恶、积极与消积的辩证关系。这部诗剧内容博大精深、构思宏伟。

王艮杂著

王艮杂著

一卷,明代王艮著。 王艮,明哲学家,字汝止,初名银、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南)人。泰州学派的创立者。出身盐丁。壮年读《大学》、《论语》,后拜王阳明为师,以讲学终身,门徒多来自劳动阶层。提出“百姓日用即道”的命题,主张从现实生活中寻求真理。强调身为家国天下的根本,以“安身立本”作为伦理道德的出发点。著作有《王心斋集》。此卷杂著收录了一些文章和诗词,包括《明哲保身论》、《乐学歌》、《勉仁方》、《王道论》等著作。

汉杂事秘辛

汉杂事秘辛

一卷。作者不详。书前有明代作家杨慎题辞,故明沈德符《敝帚轩剩语》认为此书是杨慎伪作。鲁迅也持此说。《杂事秘辛》之“秘辛”二字,类似卷帙甲乙名目。其“杂事”,主要记叙汉桓帝刘志懿献梁皇后被选及册立的故事。作为小说手法,其中写吴姁至皇后住处审视一段,描绘细腻,颇有自然主义色彩,具明代秽亵文学的特征。所以,从艺术手法上考察,此书文辞艳丽、淫靡,类似传奇,但汉人无此体裁、风格。其版本有《秘册汇函》本、《津逮秘书》本、《绿窗女史》本、《五朝小说》本、《汉魏丛书》本、《四库全书》本、《龙威秘书》本等。

二程遗书

二程遗书

理学著作。宋程颢、程颐著,朱熹编。是程颢、程颐门人所记其师讲学的语录。二十五卷,《附录》一卷。二程死后,所传诸家语录散乱失次,并且各以己意,不能统一。朱熹家藏旧本,皆著当时记录主名,语意相承,头尾相贯,未经后人之手,最为精善。后又以类访求附益,略据所闻岁月先后编次,并以“行状”之属八篇为《附录》。该书是二程门人耳闻目睹二程嘉言善行的记录,真实地反映了二程人性论、天理论、本体论、格物致知论等思想体系。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

全一卷。又称大方广佛华严经续入法界品、续入法界品、华严经入法界品。唐代地婆诃罗译。今收于大正藏第十册。依华严探玄记卷一载,本书系针对晋译六十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卷五十七后半)摩耶夫人以下至弥勒菩萨之前,所缺欠之八、九纸之经文,予以补充之作,为根据新梵本翻译之传世经典。内容叙述善财童子求访有德童女等九人之经过。即善财依摩耶夫人之劝,往见正念王之童女天主光、善知众艺、贤胜、坚固解脱、妙月、无胜军、尸毗最胜等善知识,后至妙意花门城之童子德生与童女有德之处,二人以不可思议之善根力,令善财童子之身柔软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