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录

作者:薛瑄
读书录

明薛瑄著。十一卷,续录十二卷,共二十三卷。是作者一生读书、 讲学的笔记。分《读书录》和《续录》两部分。黄宗羲说此 书大意是为《太极图说》、《西铭》、《正蒙》作义疏,多重 复,“盖惟体验身心,非欲成书也。”书中所讨论多是程 朱理学问题,在理气、道器、太极阴阳等关系问题上不 完全同意朱熹观点,主张理在气中、道在器中、太极在 阴阳中,公开批判朱熹“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 以及理能生气的说法。提出“一气流行,一本也”等命 题。后为罗钦顺等人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则完全接受 朱熹观点,宣扬“复性说”,认为性是天地万物之源,“性者万理之统宗欤,理之名虽有万殊,其实不过一性”(卷 五)。以“复性”为根本目的。明万历二十四年刻本未分 次。清乾隆十一年刻本分《读书录》、《续读书录》各十一卷。

猜你喜欢的书

戏瑕

戏瑕

三卷。成书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书名取《文心雕龙·正纬》篇:“尹敏戏其深瑕,张衡发其僻谬”义。是书多关考证。自序谓:“见有沿袭舛误者,随事随摘,随摘随记。”所考之事,举凡姓氏称谓,风俗礼仪,泛杂不论,艺文事类亦甚多。作者虽以博识自矜,然茫昧无征,附会失实处亦复不少,为《四库全书总目》所指摘,但也肯定其成就,如引陆龟蒙诗证宋玉真有《微咏赋》;引陈鸿《长恨歌传》证《说郛》所收《飞燕外传》之赝托;引《琅嬛记》出自《桑怿集》等。书中有一些关于戏曲小说的珍贵史料,如卷一“水浒传”一则云:“词话每本头上,有请客一段,权做过得胜利市头回……即《水浒传》一部,逐回有之,全学《史记》体。”“今坊间刻本,是郭武定删后书矣。”此为《水浒传》成书和版本史之重要记载。又卷三“赝籍”云李贽书,有叶昼“刻意摹仿,次第勒成,托名于温陵之名”的伪作。“李宏父批点《水浒传》、《三国志》、《西游记》、《红拂》、《明珠》、《玉合》数种传奇及《皇明英烈传》,并出叶笔,何关于李?”今存明刻本、清《泽古斋重钞》本。

弟子规

弟子规

初名《训蒙文》。传统蒙学读本。清代李毓秀编撰。后由儒生贾存仁修订,更名为《弟子规》。是一部对学童进行封建伦理教育和学习指导的蒙学教材。全书共1080字,以孔子《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纲,选择《论语》、《孟子》、《礼记》、《孝经》和朱熹语录纂辑而成。在体例上仿《三字经》,句句押韵。一卷分五节: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有《复性斋丛书》收录,也有单行本。

续红楼梦

续红楼梦

清代白话章回小说。30卷。秦子忱著。卷首题有“秀水郑师靖”的序和“易水谭溁”的题词。清嘉庆四年(1799)原刊本问世,以后有数种坊刻本。作品内容沿着神、鬼、人3条线索离合引伸,叙述了宝玉、黛玉之间上天入地、寻寻觅觅、生生死死的缠绵爱情。书中神仙有癞头僧、跛足道与已修成半仙之体的甄士隐、主管太虚幻境的警幻仙姑,以及陆续归位的太虚神女贾元春、林黛玉、尤家姐妹、晴雯、金钏儿、鸳鸯、香菱等。

春冰室野乘

春冰室野乘

杂史。清李岳瑞撰。3卷。关中丛书之一。岳瑞字孟符,陕西咸阳人。光绪进士,以工部员外郎充总署章京,因赞成变法被革职。本书记有清一代轶事遗闻,不分年代,随事标题。有曾国藩、左宗棠等逸事,以及内务府糜费、奏疏纰缪、文牍谬误等共140余则。对左宗棠在西北镇压回民起义及其大肆搜括活动有所揭露。民国二十五年(1936)宋联奎、王健、冯光裕校点印行。收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回民起义》第四册。

靖康纪闻

靖康纪闻

又名《孤臣泣血录》。杂史。宋丁特起撰。《直斋书录解题》著录3卷、拾遗1卷。今本仅1卷,附拾遗1卷。是书记事起自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初五金人犯京师,迄于次年五月初一康王即位南京。时作者适在汴京,痛惜京师失守、二帝播迁,作此书欲以激忠臣义士之心,正乱臣贼子之罪。所记多亲闻目击,盛行当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编》等引用颇多。有《学津讨原》、《学海类编》、《丛书集成初编》等本。

小学诗礼

小学诗礼

《小学诗礼》是宋代陈淳撰写的蒙学课本,用五言诗体,便于学童记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