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
作者:佚名
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儒家经典之一。“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之书。它保存了春秋以前历代史官所收藏的政府重要文件和一些追述古史的著作。在汉代,最早有伏生所传的《今文尚书》二十八篇流行,后有传为汉武帝时在孔子宅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及东晋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行世。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是《今文尚书》与伪《古文尚书》的合编。《尚书》由《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几部分组成。《虞书》相传是记载尧、舜、禹等事迹的文献。其余三书分别为记载夏、商、周三代史事之书,而尤以《周书》为重要。《尚书》通行的注本有唐代孔颖达的《尚书正义》、清代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等。
猜你喜欢的书
间接路线战略
哈特研究了西方国家历代战争的经验,对C.von克劳塞维茨等人把决战视为作战的主要手段和最高原则的观点持不同看法,提出了以间接路线为主要手段,以微小代价取胜的主张。本书通过分析世界历史上自希波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十场战争、280多次战役,得出一个结论:间接路线战略是最具效果、最为经济的战略形式。“间接路线”不仅是战争的定律,更是一个哲学上的真理,在战争之外,于人类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活动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赤城集
十八卷。宋林表民编。表民,字逢吉,号玉溪。东鲁 (今山东)人,后寓居临海 (今属浙江)。生卒年不详。林表民曾续陈耆卿《赤城志》,复取志书传、铭诔、赞、颂等志所不载之文,荟而辑之,是成此集。卷前有淳祐八年吴子良序,称此集分门荟粹,并诗为一。但此集仅有文一百八十二篇,并无诗。又明谢铎《赤城志》载《赤城集》二十八卷,有刻本。而此本只十八卷,据此推知,原本当尚有诗十卷。今本当为传抄时脱逸,已非当年原本。此集编《四库全书》时,录自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存目。
韩非子白话文
诸子散文名著。战国韩非撰。五十五篇。法家重要代表著作。宣扬“法治”,主张“法”、“术”、“势”三者并用,强化中央集权,反映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要求。文章锋芒锐利,严峭峻刻,逻辑严密,说服力强,善于运用历史故事和民间寓言进行论证,形象生动,言简意赅,对后世政论文写作及发展影响甚大。此为韩非子白话文!
铁壁机禅师语录
二十卷。全称《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明代铁壁慧机撰,幻敏重编。内容包括:上堂、秉拂、普说、小参、示众、茶话、法语、机缘、问答、鞭策语、佛事、像赞、自赞、诗、颂、偈、联芳、歌铭、颂古(拈、别、评、征、代)、杂著、书问、请启、行状、塔铭、祭文,并附录年谱一篇。卷首有熊汝学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所撰之序、行弘悟所撰之引。本语录系广录性质,亦收录三山灯来于明崇祯十五年所编《铁壁机禅师语录》三卷。有清嘉兴府楞严寺重刊本。
游心安乐道
全一卷。新罗僧元晓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及净土宗全书第六卷。内容阐明净土之安乐及往生净土之因缘等。共分七门:(一)述教起之宗致,(二)定彼土之所在,(三)明疑惑患难,(四)明往生之因缘,(五)出往生之品数,(六)论往生之难易,(七)作疑复除疑。本书古来于净土诸家间颇盛行。
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法林菩提光明宫殿,大功德所造,能令见者生大欢喜。无量功德莲华之像师子高座,佛在其上,正遍知意清净,无等正行,到诸佛等法心无障碍,到不退法,不舍无边佛事,安住不可思议,向无相法,三世平等,身满世界知法无疑,一切智身智慧无量,诸大菩萨之所受持,已到诸佛无等禅那,究竟满足得解脱智,大慈大悲转于法轮,究竟无边有色身。 及余比丘众六万二千,其名曰:舍利弗、摩诃目揵连、摩诃迦葉、阿[少/兔]楼驮、须菩提、迦旃延、摩诃劫宾那、离婆多、难陀、那提迦葉、伽耶迦葉、分那弥多罗尼子、伽梵钵底、周利般特、蹋腊骠末利至、迦提罗尼伽、准陀、摩诃俱絺罗、罗睺罗、阿难陀,如是等六万二千众,一切定一切行,等入诸法性,无住无依,度诸烦恼,入佛法界,随从一法,向一切智,不舍一切智道,乐一切智不退,已到毗婆舍那第一波罗蜜,已生诸方便境界行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