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谦[明]

徐谦[明]
  • 姓名:徐谦[明]
  • 别名:字仲光,号澄观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檇李(今浙江嘉兴)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徐谦[明],明儿科医家。字仲光,号澄观。檇李(今浙江嘉兴)人。擅治痘疹,曾博览群书,参以家秘,撰成《仁端录》(又名《仁端录痘疹》、《仁端录痘疹玄珠》)十卷,后其门人陈葵又加以删节,定为十六卷本(1644年)。徐氏认为治痘应分别五脏所主,及经络传变,观形察色。自元明以降,治痘有攻补两途,徐氏审证施治,无所偏主,颇能持两者之平。另著有《杂证仁端录》四卷。

徐谦[明]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名义考

名义考

明人周祈撰。成书于万历十一年(1583)前。凡十二卷,天部、地部各二卷,人部、物部各四卷。条目浩博。主要阐述得名之由。如卷三“朝阳夕阳”条:“《尔雅》:‘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盖山东迎日,故曰朝,山西送日,故曰夕,非旦暮之谓也。张华有‘凤鸣朝阳’之说,始指为晓日,而谓夕阳为落日者,自昔诗人益纷纷矣。”卷五“稗官”条:“《汉艺文志》:‘小说出于稗官’。细米曰稗,王者欲知闾巷风俗细碎之语,故立稗官。”《四库提要》谓此书“订谬析疑,可取之处为多”。但时有讹误,如论星月而不知推步之术,论河源则多据《山海经》等传闻。引文亦往往不著出处。万历十二年刻,后多次重刻。《四库全书》入子部杂家类。清以后有《湖北先正遗书》本,较为易得。

太上洞玄灵宝飞仙度人经法

太上洞玄灵宝飞仙度人经法

太上洞玄灵宝飞仙度人经法,原题「高明大使神功妙济真君许旌阳释」。据考此书应出于元代西山净明道道士,乃许真君降授。据编首目录,此书原本五卷,分为三篇四十一章。即〈叙微〉篇十章,〈叙经〉篇二十八章,〈释例〉篇三章。今《正统道藏》洞玄部方法类收入是书五卷,另有《飞仙度人经法释例》一卷,其卷数篇次已与原本不合。〈叙经〉、〈叙微〉二篇有经有注,其经文多抄录《灵宝度人经》,注文则源出南宋《上清灵宝大法》。〈释例〉篇通释前两篇体例。是书所叙道法,大抵以灵宝派符箓咒术为主,内丹法则受南宗影响,惟忠孝净明之说为净明道道士独创。

肘后备急方

肘后备急方

晋代葛洪撰著的医方书。又名《肘后救卒方》、《肘后方》。共8卷。约成书于公元3世纪。系作者将其原著《玉函方》(又名《金匮药方》)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 方及简要灸法撷要而成。后经梁代陶弘景在原书基础上增补其缺漏,共得方101则,并题名为《补阙肘后百一方》,共6卷。金代杨用道再次补充,名之为《附广肘后方》,共8卷,今为传世定本。《肘后方》是一部包括内、外、五官、妇、儿各科在内的方书,涉及伤寒、温病、各科杂病、外伤、寄生虫等多种病症。书中所列的治疗方法,“率多易得之药,其不获已须买之者,亦皆贱价,草石所在皆有”。此后历代认为这是一本古代的急症手册,其所用之药物及治疗方法,具有便、廉、验的特点。书中对若干急性传染病的记述,具有较高的医学史价值。关于天花、疥虫、脚气病、结核病、狂犬咬伤的论述,为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中的最早记载,亦为世界上最早的传染病学记录。 作者提倡用狂犬脑组织治疗狂犬病,这是我国免疫思想的萌芽。此外,书中还记载有青蒿绞汁治疗疟疾、食道异物急救术、捏脊疗法、烧灼疗法、角法等,都是前人所未曾提及的,是治疗学 上的创新。今有1983年安徽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尚志钧辑校的《补辑肘后方》。

夜航船

夜航船

《夜航船》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张岱所著的百科类图书。分门别类,采录三教九流、诸子百家、人伦政事、礼乐科举、职官考古、草木花卉、禽兽麟豸、鬼神怪异、日用宝玩、方术技艺等20个部类的条目4000多条,分为130多个子目。《夜航船》并非高深莫测的古书,而是用较为浅显的文言叙述四千余个文化常识段子,这些条目绝大多数都是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所必须熟知的内容。虽然也收录了一些现在看来荒诞不经的内容,但作为古人的情趣笑谈,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的一些文化状况,也未尝不可以看看。

西昆酬唱集

西昆酬唱集

诗歌总集。北宋杨亿编。2卷。该集为馆阁诸臣于景德二年(1005)至大中祥符元年(1008)参加编纂《册府元龟》时唱和之作结集。“西昆”之名取自道家传说,盖昆仑山之西有玉山,乃西王母居处,其上为藏书之所,“先王之所谓册府”,故以之切合秘阁及所修之书。参与唱和者17人:杨亿、刘筠、钱惟演、李宗谔、陈越、李维、刘骘、丁谓、刁衎、任随、张詠、钱惟济、舒雅、晁迥、崔遵度、薛映、刘秉,个别人虽未参与秘阁编纂,但因唱和关系其作品也被收入。杨、刘、钱三人为唱和主力,其诗作占总数的五分之四以上。集分上下两卷,共收250首,均为律诗。诗的主题侧重于文学侍臣的宫中生活,不外游赏宴从、流连光景,其中以咏物、咏史之作居多,也有若干托物寓志、借古讽今、颇具讽喻意义的作品,如讽刺真宗神道设教、迷信仙道即是。在诗歌艺术上,西昆派诗人意在扭转宋初以来诗风的浅陋平庸,其诗学遗产也为此后宋型诗的确立提供了有益经验,故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后欧、梅既出,诗格一变,亿等之派遂微。然其组织工致,锻炼新警之处,终不可磨灭。”此书宋元刻本已不见于世。《四部丛刊初编》本据明嘉靖玩珠堂刊本影印,舛讹较多。清初毛奇龄得旧本于江宁,徐乾学为之刊刻,因刻版不精,故印行较少。康熙四十七年(1708)长洲(今苏州)朱俊升重加镌刻,《四库全书》即据以著录。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王仲荦所撰《西昆酬唱集注》,1986年齐鲁书社出版郑再时的《西昆酬唱集笺注》,颇便使用。

行营杂录

行营杂录

太祖初受周幼主命北讨,至陈桥为三军推戴,时太后以下眷属悉在定力院设斋,有司来搜捕,主僧令登阁而固其扃钥。俄大搜索,僧绐云:“皆散走,不知所之矣。”甲士入寺,升梯且开钥,见蛛网布满其上,而尘埃凝积若累年不曾开者。乃相告曰:“是安得有人。”遂皆去,有顷,太祖已践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