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天

- 姓名:义天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朝鲜高丽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055
- 逝世日期:1101
- 民族族群:
义天(1055~1101),朝鲜高丽朝天台宗的代表,与知讷并称为高丽佛教“双璧”。高丽第11代王文宗第四子。本名王煦。11岁出家,师从景德国师烂圆学《华严经》,13岁被封为“祐世僧统”。1085年入宋,走游相国寺、慧因寺、天竺寺等地,交接宋朝名僧净源、慈辩从谏、金山了元等50多名僧。从净源学华严经教义,从慈辩从谏学天台家,又谒金山了元、慧林圆照等参问禅要,以加深佛学造诣。翌年携带佛典经书1000多卷归国。奏请兴王寺设置“教藏主监”,从宋、辽、日本等国购入大量佛典,并收集朝鲜名僧圆测、元晓、义湘、大贤、谛观等人的著作共达4740多卷,逐一进行注释、校对、补遗和整理刊印,世称义天《续藏经》。义天著书颇多,但其大部失传,现仅存《大觉国师文集》(23卷)、《大觉国师外集》(13卷)、《圆宗文类》及《新编诸宗教藏总录》(3卷)等。
义天从天台宗立场出发,批判教、禅两派的片面性说:“学教之者,多弃内而外求,手禅之人,好忘缘而内照,并为偏执,俱滞一边”。(《大觉国师文集》,卷3,讲圆觉经发辞第二)主张以教为主的“教禅合一”和“五教”统一。
在佛性论上,反对只有豪强贵族才能成佛的传统论断,提出人人具有佛性,皆能成佛而进入极乐世界“天堂”的观点。他说:“此心其体清净,其用自在,其相平等不分,迷之则烦恼生死,悟之则菩提涅槃,推之于心则为心也,推之物,则物也,故得也,出世间一切诸法皆同一,性无有差别,……。”(《同前》卷4)又说:“情见若破,法界圆现,一切众生无不成佛者,”这里含有在佛陀面前人人平等,不分人性高低的思想因素。
在义和利的关系上,义天重义轻利。他作为王子不贪功利,投身于佛教的兴盛,以图高丽王朝的繁荣昌盛。他作为学僧在中朝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贡献。为加强高丽封建中央集权,他上奏《时务策》为高丽王朝充当了顾问。
猜你喜欢的书
卡罗尔
年轻女孩特芮丝在纽约追逐舞台设计师的梦想,却只能在百货公司做售货小姐。某日,她和身陷婚姻危机的中年主妇卡罗尔在百货公司偶遇,相互吸引的两人开始书信往返、电报传情,甚至一起公路旅行。然而,这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是不被允许的,特芮丝的男友认为她只是一时迷惘,卡罗尔的丈夫则请私家侦探调查取证,希望在离婚诉讼中让卡罗尔一无所有。考验两名女性的时刻终于到来,两人能否冲破社会的禁忌,坚持走到美好的结局?她们愿意付出多少代价,来守护这份爱情?
康熙邵武府续志
十卷,(清)汪丽日修,吴迪化纂。丽日,六安州(今安徽六安)人,康熙三年(1664)由拔贡任邵武府知府,在任九年。迪化,邵武县(今福建邵武)人,举人。邵武有志,自宋上官氏《和平志》创始于前;元陈士元《武阳志》踵事于后;沿及有明成化中冯孜、成化末刘元、弘治末夏英、嘉靖中邢址,万历末韩国藩等相继修葺。是志系万历志之续志,修成于康熙九年,续万历四十五年(1617)之后至修是志时邵武府史事。其体例因万历志分十纲为:舆地志、建置志、赋役志、官师志、戍备志、秩礼志、选举志、人物志、艺文志、杂事志。子目少于万历志,为四十九目,又七目附。正文前列序,续志纲目,《邵武续志檄》,凡例。全书约十万余字。是志校正不细,官师志中“国朝知府”内容有重复。有康熙刻本。
相贝经
西汉朱仲撰(或题汉严助撰,实误)。为中国公元前二世纪初研究贝类的作品。原书已佚,今本全文三百余字,记载贝类动物十二种,多为药用。如紫贝“愈疾”、朱贝“明目”、绶贝“消气”。收入《说郛》、《五朝小说大观》、《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等。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
周一良撰。中华书局1963年初版。本书收入了著名历史学家周一良有关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方面的几乎所有代表性的论文,基本反映了魏晋南北朝史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文章大致按年代顺序编排,上编多写于1949年之前,下编大都写于20世纪70年代后。包括《南朝境内之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领民酋长与六州都督》《魏收之史学》《论诸葛亮》《论梁武帝及其时代》等一组论文,以及关于官制、礼制、词语的考证文字,均可见作者对魏晋南北朝史多方面的贡献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
胡适致友人书
《胡适致友人书》包括上中下三册。主要收录胡适与友人之间的通信,包括钱玄同、王国维、蔡元培、陈独秀、傅斯年、吴敬恒、张元济、周作人、罗家伦、林徽因、沈从文、凌叔华、零失球、赵元任等大师友人,也包括时任的编辑同行等,书信中既有对学术、思想方面的探讨,也有对社会时政的讨论,可以说是最为真实反映胡适思想的一手材料。同时,也是分析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宝贵资料。
仪礼释宫增注
一卷,清江永(1681-1762)撰。永字慎修,西徽婺源(今属江西)人。康熙时诸生。博古通今,专心十三经注疏,于三《礼》之功尤甚,精于考证。弟子甚众、戴震等人曾受其学。着述颇丰,有《周礼疑义举要》、《古韵标准》、《礼记训义择言》、《春秋地理考实》、《深衣考误》、《礼书纲目》等。是书取朱熹仪礼释宫》一篇为之详注。(按:《仪礼释宫》本李如圭之书,误编于朱子集中,江永作此书之时,《永乐大典》尚未显于世,故不知非朱子之笔,今仍从其原书所称)其中多有发明和补正,其稍有出入者仅一二条,考证精密十之八九,细枝末节无不根究,辨订之处,俱有实据,其繁富充分足证前人之舛误。有成都龙氏敷文阁汇抄本、指海本、续经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