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发

- 姓名:蔡发
- 别名:字神与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建州建阳人
- 出生日期:1089
- 逝世日期:1152
- 民族族群:
蔡发(1089—1152)字神与,晚号牧堂老人,建州建阳人,南宋理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生於北宋元祐四年,终於绍兴二十二年,享寿六十四岁。
蔡发自幼颖悟,博学强记,不能与世俗相俯仰。去游四方,闻见益广,长于易象、天文、地理、星象、河络,三氏之说无所不通。中年筑室于武夷之阳,屡遭盗贼水火之灾,但他豪不介意,继续闭门著书,专以读书教子为事,尝以圣人贤像挂于别室让妻詹氏,日夕瞻仰,以踵太任胎教之风。五十得子元定,又名季通,字西山,生性聪明,异于常儿,幼时即授以张载《西铭》,稍为长大,就教以二程《语录》、邵雍《皇极经世》等书,为元定理学研究奠定基础。晚年反复叮嘱其子曰:“为人要忠厚诚实,不可浸于利欲。”正如朱熹所说,他教育儿子,不牵涉到功名利禄,向导以圣贤之学。使一子(元定)、三孙(渊、沅、沉),四曾孙(格、模、杭、权)成为南宋大儒,世称“蔡氏四世九儒”,而蔡发是九儒之首,特赠太子太保。
蔡氏夫妇相继仙游後,其子蔡元定,四处找寻龙穴,在故乡麻沙,云谷、远及至武夷山一带找寻墓基,在其母死後八年,即乾道二年丙戌(1166)十二月初九日申时,拾父母骸骨葬於金塔内,迁至武夷山之崇安县,合葬上箬(音若)後历塘,墓穴喝名“猛虎出林”,坐庚向甲。
蔡发公以客观唯物的观点,打破古代“天动地静”、“天园地方”的神权说法,集中国古代学者、观察天文星象之大成。以一千个日时,观察天象和地动,发表了《天文星象总论》,精确地阐明了地球、月球、围绕太阳运转的规律,与当今科学的认识完全一致,不但在时间上比西方的哥白尼早四百年,而且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一定水平。因我国封建社会不重视科学,故被西方人取代。他所著的《地理发微》、《河洛发微》两书被以《发微论》进入四库全书。
蔡发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唐璜
未完成的游记体叙事长诗。英国诗人拜伦的杰作。唐璜是一个漂亮的西班牙贵族青年。父亲死后,尽管他的母亲决心要培养他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让他学习军事、艺术、科学,并给予封建道德的教育,对他管束极严,但唐璜在16岁时却和一个已婚的贵族少妇发生了爱情的纠葛。他的母亲不得不将他送往欧洲旅行。在前往意大利的途中,唐璜的乘船在海上遇到了大风暴的袭击。后来,他漂浮到希腊的一个荒岛上,得到希腊大海盗兰布洛的女儿海蒂的援救,被安置在一个山洞里,两人产生了爱情。在听说兰布洛在海上出事身亡后,他们举行了婚礼。正当庆宴达到高潮时,兰布洛突然归来,粗暴地破坏了他们的婚姻。海蒂悲痛地死去。唐璜则被捆绑押上船,当作奴隶卖到土耳其王宫。王宫的黑人侍从让他穿上女服、戴上假发,晋见苏丹王的26岁的妻子古尔佩霞兹,她为唐璜的俊美所动,对他百般勾引,但唐璜心中思念着海蒂,拒绝了她的引诱。不久唐璜逃出了王宫,参加了俄国进攻土耳其伊斯迈尔城堡的战斗。由于作战英勇,立下战功,他被派往彼得堡向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递送捷报,得到了女皇的青睐,成为女皇的头等宠臣。他因在宫内放荡不羁而致病,御医建议他出国旅行,女皇就派他以特使身份去英国进行外交事务谈判,进入了英国上流社会。唐璜的俊美与才干吸引了许多贵族妇女。当他正在一个贵族的乡村城寨里经历着浪漫的奇遇,长诗就此中断(全书16章)。按照拜伦的计划,唐璜本来还要再到德国,最后到法国,参加法国大革命而死。由于作者早逝,而没有完成。
考试制之商榷
在书中,李宗吾系统地阐发了他的教育主张。 李宗吾认为,旧学制的弊端,集中论之可称之为"铁床主义"的教育,这种"整齐划一"的教育极端戕贼个性,钟点一到,先生即来授课,也不管学生对其所讲的内容是否感兴趣;铃声一响,即收书走人,也不管学生对其所授的内容是否业已了解。 程度差的学生,听完之后茫然不解,下次便无法接上先生的思路;优秀的学生,事先已于所授课也有所理解,则听之索然无味。 如此牺牲学生的精力与时间,去换取形式上的整齐划一,实与"监狱"无异。 李宗吾还谈及古代的科举,他认为科举弊病虽多,但"那个时代却有一个极好的精神",只要立志读书,就有书可读。 而且在科举时代,穷人可以一面谋生活,一面自己用功,国家行使考试时,对此等人,与书院肄业的人同样待遇,并没有歧视之心。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
陈寅恪先生所作《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共两篇,第一篇是冯著上册的审查报告,作于1930年,第二篇为冯著下册而作,时间是1933年。两篇文章拢共三千字,但内容极精要,涉及中国思想史、文化史和中国历史研究的许多重大问题,可以视做寅恪先生治中国学问的思想纲要和心得总结。就中包含的学术观念和方法论,不仅“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且能“示来者以轨则”! 。
名方广用
系门纯德先生晚年课徒授医的录音整理,语言平实,案例生动,以漫谈的形式记录了他的治学思想和临床经验,阐释了其独到的医学观点、成熟的学术理论及精妙的方药运用经验。
金刚经校勘记
《金刚经》鸠摩罗什的译文,历代来版本经文不同的地方相当多,甚至有影响经义者。民国江味农居士很下过一番功夫,著有<校勘记>及<校正本跋>。将《金刚经》的经文,恢复到明代以前的原样,很有价值。本会制作‘《金刚经》专集’所采用者即是江居士的校正本。因此特将其<校勘记>先行介绍,继之以校正本经文,以供各位采用。
法华经科注
法华经科注,八卷,元徐行善科注,必升序,日本养存重刻序,前附隋智顗说观心诵经法,宋与咸录释经六意,法华三分总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