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亦之

林亦之
  • 姓名:林亦之
  • 别名:字学可,号月鱼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福清(今属福建)人
  • 出生日期:1136年
  • 逝世日期:1185年
  • 民族族群:

林亦之(1136年-1185年),宋代诗人,学者。字学可,号月渔(一作月鱼),又号网山。福清(今属福建)人。早年挟策游四方,后从学于莆之红泉,师事林光朝三十馀年,遂成高弟。嗣其讲席,生徒盈门。与林光朝、陈藻并称城山三先生,又称其网山先生。门人或劝其著书,答诗曰:“讲学红泉不著书,只将心学授生徒。”赵汝愚帅闽日,辟入东井书堂,待以宾礼,上其学业于朝。命未下而卒,时淳熙十二年,年五十。景定间,林希逸再请于朝,追赠迪功郎,谥文介。其诗文师法林光朝,林希逸称其“格制精严,趣味幽远”,并集其诗与林光朝诗,名为《吾宗诗法》。刘克庄《网山集序》亦谓“句句字字足以明周公之志,得少陵之髓”,“律诗高妙者绝类唐人”。清四库馆臣称“其文章以峻洁简峭为工,诗法尤为严谨,艾轩流派,当时贵自成一家”,谓诸家所论“虽所评不无太过,要其研炼遒密,亦自有能别开生面者”(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网山集》提要)。所著有《论语》、《考工记》、《毛诗》、《庄子》解、《玉融志》,已佚。今存《网山集》八卷,有《四库全书》本、清抄本。《全宋诗》卷二五○八至二五○九录其诗二卷。《全宋文》卷五八三九至五八四二收其文四卷。事迹见林希逸《网山集序》、《八闽通志》卷六二、《闽中理学渊源考》卷八。

林亦之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全梁文

全梁文

《全梁文》是清人严可均所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一集,74卷,是一部全梁文章总集。其对于研究全梁一代的历史、文化、文学的重要价值,已为学界广泛肯定。

西藏风俗记

西藏风俗记

清末民初沈宗元撰。

虚舟集

虚舟集

五卷。明王偁撰。王偁,字孟扬,广西永福人。洪武三年 (1370)举人。成祖即位,征至京师,授国史院检讨,充《永乐大典》副总裁。永乐十三年(1415)坐解缙党,下狱死。王偁为闽中十子之一。他具有和李白、苏轼类似的跌宕才华,因而其诗风亦有相似之点。他善写古诗、歌行。其创作中,词采之流畅雅丽,议论之明爽风发,是其较明显的特征。《明史文苑传》附见林鸿传中。此编乃其诗集。前有王汝玉序。又有解缙序二篇,一题虚舟集序,一题王孟扬文集序。又有弘治六年 (1495)桑怿序,则为袁州 (今江西萍乡等地)守王世英翻刻虚州集而作。不言其别有文集,盖当时已失传。集末附书评及自述、谏各一首。王偁与解缙友善,其才气学问,约略相似,卒同被谗谮以死。然解缙诗颇伤剽直。王偁诗恬和安雅,殆为胜之。自述称服群圣,猎百家,穷幽明,每遇登高吊古,慨然发其悲壮愉乐,一寓于文若诗。其命意亦特不凡。故集中若感遇诸作,规抚拾遗。咏史数篇,步趋记室。将进酒、行路难等亦颇出入于太白。虽未必尽合古人,而意度波澜,时复具体,固不比优孟衣冠。四库已存目。

南西厢记

南西厢记

明代传奇。崔时佩、李景云作。有《六十种曲》本。系根据王实甫《西厢记》改编而成。因王《西厢》乃北曲,不适于笙笛,遂改作南曲。原本已佚。今存明代李日华《南西厢记》,即根据崔本增补而成。叙张生和崔莺莺事。《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四回,描写西门庆迎接宋御史、安郎中到厅上叙礼。饮酒间“安郎,中唤戏子:‘你每唱个《宜春令》奉酒’”,于是,贴、旦唱了《宜春令》等几支曲子。它们均引录自本剧的第十七出《东阁近宾》中红娘所唱的曲子。小说在引用时,作了不少字句上的改动。

江月松风集

江月松风集

元诗别集。12卷。钱惟善撰。《四库全集》曾据山东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江月松风集》明人未见著录。明人论钱惟善诗,主要依据赖良《大雅集》中选入的数首,钱惟善本人手录《江月松风集》原藏于练川陆氏,后归嘉兴曹溶,清康熙年间,金侃自曹溶家抄录1部,顾嗣立据金侃抄本选入《元诗选》初集。此即《四库全书》本。卷首有后至元四年(1338)陈旅序,后至元五年夏溥序。本集12卷,未按诗体编次。所收诗篇仅限作于元代,元未明初的诗未收入。清光绪年间刊印本集,在卷末又附录有《江月松风集补遗》及《江月松风集附文》。他的七律,如《述怀》、《怀陈子敬王子仁》,苍凉沉郁,工力颇深。他的绝句,如《张园杂赋二首》、《西湖竹枝词》清婉温雅,耐人寻味。钱惟善主要从身边事物中寻找诗材,很少涉及社会重大事件。他是杭州人,集中有不少描写杭州及西湖风光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再现了他对家乡的热爱。

三都赋

三都赋

中国古代骈赋。西晋左思作。分《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三篇。前二篇假设西蜀公子与东吴王孙争相称颂三国时蜀都益、吴都建业的形势、物产、宫室情况,末一篇则由魏国先生盛赞魏都建设及魏国政治措施,强调立国根本在于政治设施而不在自然条件。写于左思青年至中年时期,据传历时10载。左思(约250—约305),字太冲(一作泰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人,西晋太康时期诗人。家贫寒,晋武帝时,其妹芬以才名被选入宫,乃举家迁入京师。官至秘书郎。后辞官退隐,专攻典籍。数岁病卒。左思在当时就有文名,但其作品流传下来的仅有赋3篇(《齐都赋》、《三都赋》、《白发赋》)、诗14首。其中以《三都赋》和《咏史》诗最负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