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阙

余阙
  • 姓名:余阙
  • 别名:字廷心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河西武威(今属甘肃)
  • 出生日期:1303
  • 逝世日期:1358
  • 民族族群:

余阙(1303~1358),元代诗文家。字廷心,一字天心,色目人,属唐兀氏,世家河西武威(今属甘肃),父沙拉臧卜官于庐州(今安徽合肥),始迁家于此。阙年幼丧父,授徒以养母。与理学家吴澄弟子张恒友善,受理学思想影响。元统元年(1333),赐进士及第,授同知泗州事,为政严明。入为应奉翰林文字,转中书刑部主事,因不阿附权贵弃官归。又召入翰林,修辽、金、宋三史,拜监察御史,改中书礼部员外郎,出为湖广行省左右司郎中,入为集贤经历,迁翰林待制,出迁浙东道廉访司事。至正十二年(1352)为淮东都元帅副使,升都元帅,拜江南行省参知政事。至正十七年拜淮南行省左丞,守安庆。治军号令严明,与兵士同甘苦。至正十八年农民军陈友谅部攻安庆,城破自杀,年五十六,谥忠宣。元末义军纷起之后,他力竭战死,且为人正直刚烈,明、清时代封建统治者都赞扬他的忠节,朱元璋就曾下令为他立庙。在元代少数民族文人中,他是著名人物,虽是色目人,但能和南方士人友好相处,他死后,不少南士作诗哀悼他。他留意经术,五经皆有传注,工书法,为文有气魄,所作皆有关当世安危。曾读书青阳山中,学者称青阳先生。余阙工诗,戴良《丁鹤年诗集序》说他的诗“与阴铿、何逊齐驱而并驾”,胡应麟《诗薮》说他的“古诗、近体咸规仿六朝,清新明丽,颇自足赏”,《元史》本传称其“诗体尚江左,高视鲍、谢,徐、庾以下不论也”,各家均指出了他的诗歌与六朝的关系。其诗以五言为佳,确有清新明丽的特点,如《秋兴亭》、《赋得蛾眉亭送王德常御史赴南台》、《题溪楼》等。部分七言诗写得平易,有民歌风。著有《青阳先生集》四卷。生平事迹见《宋文宪公全集》卷四○《余左丞传》、《元史》卷一四三、《蒙兀儿史记》卷一三一、《新元史》卷二一八。

余阙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唐·吉诃德

唐·吉诃德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萨维德拉于1605年和1615年分两部分出版的长篇反骑士小说。故事发生时,骑士早已绝迹一个多世纪,但主角阿隆索·吉哈诺(唐·吉诃德原名)却因为沉迷于骑士小说,时常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骑士,进而自封为“唐·吉诃德·德·拉曼却”(拉曼却地区的守护者),拉着邻居桑丘·潘沙做自己的仆人,“行侠仗义”、游走天下,做出了种种与时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结果四处碰壁。但最终从梦幻中苏醒过来。回到家乡后死去。文学评论家称《唐·吉诃德》是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丹阳记

丹阳记

城镇志。南朝宋山谦之撰。一卷。丹阳,治今江苏南京。此书分建置沿革、山川、名胜古迹三门,含疆域、分野、镇市、坊里、街巷、桥梁、陵墓、碑碣等目。以地理风俗为主,记各县山川古迹尤详。 是书体例简明,为南京地区早期地方志书。宋佚。清王谟 《汉唐地理书钞》有辑本。

玄坛刊误论

玄坛刊误论

玄坛刊误论,原题悟微子张若海集。书成于五代后晋天福八年(943)。宋《崇文总目》、《秘目》均着录作一卷,今《正统道藏》本收入正一部。卷首有作者所撰前言,自称焚修三洞斋科常有疑惑,无所质正。后遇云光先生为其纠正斋醮科仪之错误,遂集成此书。全书包括〈论入靖〉、〈论说戒署职〉、〈论发炉〉、〈论转经〉、〈论醮坛〉等二十品。分别论述诸斋醮法事仪节之要旨,刊正旧斋仪之误。

声画集

声画集

诗总集。八卷。南宋孙绍远编。孙绍远字稽仲;居里不详,约为淳熙(1174—1189)年间人。题画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大类,其思想、艺术都达到很高的水平,特别是自宋以后诗成为文人画的组成部分。孙氏认识到“画之有益于人也多矣,今之世而识古之人、知古之事;生长人间而睹碧落之真……凡宇宙之内苟有形者皆能藏吾室中”(见编者《序》),画难遍得,因此辑题画一集,以便能时时观览。全书分二十六部分,包括:古贤、故事、佛像、神仙、仙女等等,鬼神、人物、美人、蛮夷、赠写真者、风云雪月、州郡山川、四时、山水、林木、竹、梅、窠石、花卉、屋舍器用、屏扇、畜兽、翎毛、虫鱼、观画题画、画壁杂画。其分类标准不一,其编次也过于琐屑。不过这也是宋代书坊刻分类诗文时特有的风格。集中所收诗逾千,宋代一些题画诗赖此以存。并可以“因诗而知画,因画而知诗”。北宋苏轼即有名句“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韩幹马》)。集名取义于张舜民“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跋百之诗画》),南宋钱鍪“终朝诵公有声画,却来看此无声诗”(《宋诗纪事·次袁尚书巫山诗》)。此书名即用此意。有清康熙间曹寅刊本。

雷峰塔

雷峰塔

传奇剧本。清方成培著。作者《自序》说:此剧为“更定”他作而成,“遣词命意,颇极经营,务使有裨世道,以归于雅正。”近人吴梅《霜厓曲跋》说:“观其《自序》,煞费苦心。然剧中篇幅过狭,套数失次,亦非尽美之作。”日本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说:“今《水斗》、《断桥》二出,最流行歌场中,艳丽之中,鬼气逼人,别具一种风格,亦杰构之一也。”此剧是一部以神话传说为题材的著名悲剧。作品成功地描写了白娘子为了争取自由爱情而进行的反抗斗争,客观地反映了以法海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对异端思想的仇视和镇压,具有反封建的重大主题。剧本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具有悲壮的悲剧美感和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但也有一定程度的宿命论观点和妥协思想。

宗门无尽灯论

宗门无尽灯论

凡二卷。日本临济宗僧东岭圆慈(1721~1792)着。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一册。圆慈以宗由第一、信修第二、现境第三、实证第四、透关第五、向上第六、力用第七、师承第八、长养第九、流通第十,次第阐示信心修行之法门,卷末附录行持论一篇。‘无尽灯’系取一灯分百千灯,灯灯无尽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