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谦

- 姓名:洪谦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安徽省歙县
- 出生日期:1909.10.21
- 逝世日期:1992.2.27
- 民族族群:
洪谦(1909.10.21-1992.2.27),西方哲学史家。1909年10月21日生于安徽省歙县,现任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外国哲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社会学研究会顾问,曾任英国牛津大学哲学会会员,英国牛津大学王后学院访问研究员等职。自幼赴德国,后在柏林、也那、福来堡大学学习。曾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从师于维也纳学派创始人M·石里克多年。1934年在石里克的指导下,写作《现代物理学中的因果律问题》的论文,并获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维也纳继续学习和工作两年至1936年回国。回国后任清华大学讲师。抗日战争期间在西南联大任教。1945年应英国牛津大学之约赴英任研究员,从事逻辑经验论分析哲学方面的工作,1948年回国,后任武汉大学教授兼哲学系主任。1951年在燕京大学任教,并兼任哲学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后,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兼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主任。1965年调出哲学系,筹建外国哲学研究所,兼任所长至今。1980年赴英国大学王后学院讲学。同年,还应国际维特根斯坦学会约请,赴维也纳参加国际维特根斯坦第五届会议,并提出论文《维特根斯坦与石里克》。著作有《现代物理学中的因果律问题》(德文,1934年,维也纳大学出版社出版)、《维也纳学派的哲学》(194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石里克和新经验主义》(英文,1948年,美国《哲学和现象学研究》杂志)、《维特根斯坦与石里克》(德文,1981年载于《国际维特根斯坦讨论会论文集》,维也纳,霍尔特——皮希勒——滕波斯基出版社出版)。译著有《费尔巴哈:未来哲学原理》(1955年,三联书店出版)、《费尔巴哈: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1955年,三联书店出版)、《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196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重印)、《西方古典哲学原著选读》(与教研室同志合编,197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逻辑经验主义论文集》(上、下两卷,198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其他著作还有《石里克和逻辑经验主义的发展》(德文,1982年发表于《格拉支研究》)、《论“确证”》(德文和英文,1982年出版于荷兰莱登出版社)。
洪谦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钦定四书文
四十一卷。清方苞 (1668—1749)等奉敕编撰。方苞,字凤九,号灵皋,晚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进士,雍正时曾充一统志馆总裁。乾隆时累官至礼部右侍郎,系桐城派创始人,与刘大櫆、姚鼐并称 “桐城三大家”,著述颇多。有 《方望溪全集》、《钦定四书文》(简称 《四书文》)。包括化治、正嘉、隆万、启祯及国朝五集。乾隆元年 (1736)清政府为了科举考试和进一步禁锢人民思想的需要,令方苞等人编撰此书,目的是“俾学者童而习之,日以义理浸灌其心,庶几学识可以渐开而心术归于正也”(《序》)。全书所选文章之主旨必在“制义”,方氏以为明时文章大体四嬗,故划为化 (成化)治 (弘治)、正 (正德)嘉(嘉靖)、隆 (隆庆) 万 (万历)、启 (天启) 祯 (崇祯)四个间断共四百八十六篇明人文章,并按四书之体例,依次编纂排列。“每篇皆抉其精要评论于后”(《序》)。书中有强烈的维护封建统治阶级政治的色彩,其分类也未必恰当,是为之弊。然其 “文章必随时而改”、“文必清真雅正”等观点则是可取的。该书最早版本是乾隆五年 (1740)刊印本,后有四十一年、四十四年重新校刊本,《四库全书》本。
西洋番国志
中外交通著作。明巩珍撰。不分卷。珍号养素生,南京人。宣德五年(1430)随郑和使西洋,往返三年,以询访耳目所及和通事翻译,记诸国事迹。宣德九年(1434)成书。约二万字。篇首有作者自序。内容体例同《瀛涯胜览》。分述占城、爪哇、旧港、暹罗、满刺加、哑鲁、锡兰、柯枝、忽里谟斯和天方等二十国的方位、行程、港口、都城、民族、宗教、风俗、气侯、物产、农业、历法及与明王朝关系等。 “叙事详核、行文赡雅”,是十五世纪初叶有关南洋西亚各国地理、历史、民族和中西交通的重要文献。卷首收录永乐至宣德敕书三通为郑和下“西洋”前准备的重要史料。书序载当时用“牵星过洋”,以水罗盘定向及篷帆锚舵等情况,均为我国十五世纪航海史重要资料,可补他书不足,记载各国生活状况,及同我国友好、通商关系,亦为研究今东南亚、南亚和西亚各国的重要史料。另与《星槎》、 《瀛涯》等书在记事,脱字比勘对校上也颇有价值。附录中有郑和父马哈只墓誌铭和碑阴郑和题记与锡兰碑文等,均为研究郑和身世和出使的直接史料。书中参杂某些荒诞传闻。有《四库全书》本,中华书局出版向达校注铅印本。
五音集韵
韵书。十五卷。金韩道昭撰。成书于金泰和八年(1208年)。韩道昭,字伯晖,真定松水(今河北正定)人。金音韵学家。在其父韩孝彦所著《四声篇海》基础上,修成此书。其余不详。书中所收字大致以《广韵》、《集韵》为蓝本,并参照其它有关字书。把《广韵》二百零六韵归并为一百六十韵,其中平声四十四韵(含上平十三韵、中平十七韵、下平十四韵),上声四十三韵,去声四十七韵,入声二十六韵。这种合并不完全依照《广韵》同用例。
畜德录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明陈沂撰。一卷。现有记录汇编本、古今名贤汇语本、续说郛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此录自序云: “沂儿时侍外祖金静虚公,时公年九十余,道宣德正统间事甚悉。弱冠接夏太常公崇文,出其祖忠靖公所纪,又述丘文庄公言前辈之可法者,多忘去,仅追忆得数事。后奉吴文定、李文正二公教,及沂所目击者而著之成编,用以自警,名《畜德录》”。书中所记,皆先朝及本朝名公之操守亮节,颂扬他们忧国忧民,体恤百姓,廉洁公正,不畏权势的高尚品质。如记王翱两事:王忠肃公翱自两广召为吏部尚书,舟次济宁。都水主事法以先后叙过间,虽贵官不得越。人怪之,公曰:“彼立法,安忍坏之。”公在吏部,门无请托。太平侯时与上鞠戏, 自意可请。会朝退,从公后徐呼。王问为谁,侯以名自通,方以事启, 公不顾, 作厉声曰: “不谙事。”侯惶恐而退。作者以简练的笔法,通过具体事情的描述,鲜明地表现出王翱对下不以势位压人,对上不依阿权贵的刚正性格。语言质朴,时以风趣出之,如记岳正耿介不能容人, “或谓公曰:不闻宰相腹中撑舟乎?曰:顺撑来可容,使纵横来安容得耶!”在幽默的语言中寄寓了深刻的道理。
书纂言
四卷。宋吴澄撰。《尚书》有古、今文之分。澄此书唯注今文,不及古文。《自序》谓“晋世晚出之书,别见于后”。然除此四卷之外,澄并未释古文一篇。注《尚书》专释今文,自此书始。此书诠解《尚书》今文,多取前人之说折衷之,持论较为公允,见解亦有独到之处;唯其好改经文,且不明言改窜之故,乃其缺憾。此书有元刊本、《通志堂经解》本,明嘉靖顾应祥刊本。
二谛义
凡三卷。隋朝吉藏撰。收于卍续藏第九十七册。乃详述三论教义中之枢要二谛义,总分大意、释名、相即义、物体、绝名、摄法、同异等七科。日本元禄十年(1697)仙台龙宝寺之实养,开一名刹之宝藏,得上、下二卷,校订刊行。宝永七年(1710),复有慧旭寂公依古本校订讹误,增补中卷之全文及上卷中二十余纸之脱文,而得三卷之全,校刊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