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

白起
  • 姓名:白起
  • 别名:公孙起
  • 性别:
  • 朝代:秦代
  • 出生地:郿(今陕西眉县)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公元前257年
  • 民族族群:

白起(?—公元前257年),又名公孙起,郿(今陕西眉县)人。秦昭王十三年(公元前294年),为左庶长(商鞅变法,创二十等爵,左庶长为第十等),率军败韩军于新城(在今河南洛阳市南)。在新城之战中,他的军事才华初步显露出来。以功迁左更(第十二等爵)。


秦欲由中路进入中原,必须控制崤(崤山,在今洛宁县西北)、函(函谷关,在今灵宝县南)、伊(伊水)、洛(洛水)之地,以出虎牢(在今荥阳县北)。十四年(公元前293年),穰侯魏冉(时为相)荐白起于秦王,率兵东出,攻击韩、魏。白起以主力绕至韩、魏联军之后方,将韩、魏联军逼至伊阙(在今洛阳市南)之狭隘地区而歼灭之,歼敌二十四万(歼敌如此之多,在此之前是少有的),俘其将公孙喜,攻占五城。以功迁国尉(秦统一六国后,改名太尉)。


伊阙之战,韩、魏精锐尽失,国力大损,诸侯震恐。而秦声势大震,进入中原已成为不可阻挡之势。


十五年(公元前292年),白起率兵再一次向韩、魏发起进攻,占领垣(今山西垣曲县)。迁大良造(又称大上造,十六等爵,为最高武官)。次年,拔宛(今河南南阳市,中原重镇)。韩、魏被迫割地求和,魏割河东地四百里,韩割武遂(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二百里。但秦并未以此为满足,十八年(公元前289年),白起再次伐魏,夺取大小城市六十一座。


韩、魏在白起连续打击之下,损失惨重,再无抵抗之能力。白起乃转兵他向,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率军进攻赵国,占领光狼城(在今高平县西)。旋与赵讲和,挥军南下,大举攻楚。


楚为南方第一大国,地方五千里,甲兵百万,粮支十年。然内政混乱,奸佞当权(令尹子兰主政),放逐贤良(屈原)。据此,一举歼灭是不可能的,秦于是采取蚕食政策,决定首攻郢(楚国都,在今湖北江陵县北)。郢,西有巫巴之险,北有桐柏之固,南控湘黔,东制吴越,据江汉咽喉之地。郢都一下,楚必东迁,险固尽失。


次年,白起率军直指鄢城(在今宜城县西南,楚之别都)。鄢城是郢之北大门,楚调集大量精兵,严加防守。秦军力克之,旋乘胜前进。次年,拔郢,火烧夷陵(在今宜昌市东,楚陵在此)。楚被迫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县),国势大衰。秦以郢为南郡,封起为武安君。


三十四年(公元前273年),赵、魏攻韩,韩告急于秦。白起率军倍道兼行,八日而至华阳(在今新郑县南),大败魏军,俘三将,斩首十三万。继又攻赵,沉其卒二万于河。


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范睢为相,提出“远交近攻”之战略方针,秦王从之。四十三年(公元前264年),白起率军攻韩,连克五城,斩首五万。继取南阳(今获嘉县),攻太行道。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攻占野王(今沁阳县),将韩国拦腰切断,自是上党通韩之路绝。对此,韩王不知所为,赵国亦恐惧不安。及韩上党郡守冯亭以上党降于赵,秦王大怒,令左庶长王伐之。赵国老将廉颇据险筑垒,以逸待劳。秦军屡攻不克,乃施以离间计,以重金收买赵国权臣,散布“廉颇怯战”。赵王果中计,以“纸上谈兵”著称之赵括为将,取代廉颇。秦王闻讯,密令白起为上将军、王龁为副将,令曰:“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之!”


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赵括至长平(在今山西高平县西北)前线击秦军。白起巧设伏兵,佯败而走。赵括乘“胜”追之,秦坚壁而守。继而起以奇兵二万五千绝赵军之后,又以五千骑突入赵之中军。赵军一分为二,粮道亦绝。起又出轻兵击之,赵军战不利,乃筑壁坚守以待救兵至。至九月,赵军绝粮,致相互杀食,救兵又不至,屡派兵突围,均未能成功。赵括乃自率精锐突围,被射死。统帅一死,赵军全线瓦解,四十万兵皆降。起曰:“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尽坑之,赵人大震。


长平大战后,白起欲借胜利之余威,兵分三路,企图一举消灭赵国,继而消灭韩国。赵、韩震惧,即遣苏代(纵横家)以厚币说范睢,曰:“赵亡则秦王王矣(王天下),武安君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范睢遂说于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秦王从之,遂罢兵。白起由是与范睢有隙。


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九月,秦王复发兵攻邯郸,白起有病,使五大夫王陵领之,战不利,亡五校。及白起病愈,秦王欲以起代陵。起曰:“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秦王仍命前往,起不行;使范睢请之,仍不肯行;继称病。秦王乃以王代陵,围攻邯郸,秦军伤亡惨重。起曰:“不听臣计,今如何矣!”秦王闻之,怒,强令白起起,起遂称病重。范睢请之,仍不起。秦王大怒,免为士卒,迁之阴密(在今甘肃灵台县西),起不行。居三月,诸侯攻秦军急,秦军数却,使者日至。秦王逐起。及起出咸阳西门,至杜邮(在今陕西咸阳市),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秦王乃使使者赐起剑,令自杀。起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遂自杀(公元前257年)。


白起善计谋,是一名战将。司马迁曰:“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但他是一位不懂政治之将领,坑赵降兵四十万,就是一例。战争的目的,不是杀人,而制服敌人,故历代懂政治之军事家都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然白起反其道而行之。尤应指出的是,残杀如此多之降卒,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受到世人谴责之楚霸王项羽,也只坑秦降兵二十万。白起坑降卒,后果十分严重。史谓:“天下见降秦之将头颅似山,归秦之众骸积成丘,则后日之战,死当死耳,何众肯服,何城肯下乎?”“此为破赵之功小,伤秦之败大,又何以称奇哉!”“战杀虽难,降杀虽易,然降杀之为害,祸大于剧战也。”

白起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谋杀的变更

谋杀的变更

短篇小说,伍尔里奇著。布赖恩斯·唐利维如果想要杀害某个他看不顺眼的人,从来没有他不能得手的时候,而且每次他都能成果地逃脱惩罚,这都有赖于花钱能够买到费德·威廉姆斯的假证词,提供不在场证明。这一次的谋杀,一切关于不在场证明的准备工作依然没有纰漏,然而最后一刻他动了恻隐之心,放过了挨宰的羔羊。孰料通过秘密通道回到费德·威廉姆斯办公室的时候,后者被走火的手枪误杀自己。当大伙儿进来的时候,手枪正握在惊诧未定的布赖恩斯·唐利维的手里。这个他为策划一起谋杀而设置的不在场证明,反过来成了他确凿的在场证明,他该如何证明自己?他能够以一场未遂的谋杀来证明这是一场无辜的意外死亡吗?

基地与地球

基地与地球

《基地与地球》(Foundation and Earth),是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86年的科幻小说,“基地系列”第五部作品,归于“基地后传”,也是年代最晚的基地故事。银河的命运取决于某人一念之间,这个人就是葛兰·崔维兹,而他竟然抛弃了伟大的谢顿计划,选择了盖娅星系。难道谢顿计划有重大缺陷?崔维兹坚信地球是解开一切谜团的关键,然而这颗源头母星早已不知所踪,茫茫星际间,他要从何寻觅?倘若真能找到地球,他还会选择放弃谢顿计划吗?银河众生又将何去何从……

竹涧集

竹涧集

明代诗文别集。潘希曾(字仲鲁)著。此集是潘希曾的儿子潘徽请求黄省曾于嘉靖二十年(1541)校刻而成。有《竹涧文集》8卷,其中诗4卷,杂文4卷,又《竹涧奏议》4卷,共计12卷。另有附录1卷,墓志、小传之类。集前有东郡苏祐、江阴张衮序。今存此刻本。《四库全书》也以此刻本为底本收录,并在《提要》中说:“核其卷数,与《千顷堂书目》所载相符,盖犹旧本也。”程文德曾撰潘希曾传说:“公仪状秀伟,言辞辨正。平生读书,精思力究,发为文章,隽腴古雅,诗尤清婉,卓然名家。”其诗文评价显然过誉。今观其集,四库馆臣所言较为允当:“集中章奏,语皆剀切真挚,不为粉饰而深中事理,不愧其名。其平时虽不以文章著,而直抒胸臆,沛然有余,亦其刚正之气有不可掩遏者欤。又希曾治河,绩最著,小传称其别有治河录,今已不传。然集中条议修筑诸疏,措置规模,犹见一二,是尤切于实用之文,足以资后来考证者矣。”(《四库全书总目》卷171)可见其文文学价值不高。其诗有些情韵,但也很难说是“卓然名家”。

寄鹤斋选集

寄鹤斋选集

近代诗文合集。洪繻著。1972年8月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印。卷首有编者《弁言》、倪承灿《序》、王植《序》、张光岳《序》、张瑞岳《跋》、作者《小引》和《跋语》。该集选自《寄鹤斋诗集》、《寄鹤斋古文集》、《寄鹤斋骈文集》、《寄鹤斋诗话》等。分为《文选》和《诗选》两大部分。《文选》包括古文、骈文、书札和诗话4类,多为具有台湾地方文献价值的文章。《诗选》包括上、中、下3部分。所选诗按写作时间顺序编次。其中《诗选》上收光绪二十一年(1895)以前诗66首。《诗选》中收光绪二十二年(1896)至三十一年(1905)诗133首。《诗选》下收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1916年诗182首。总计收诗381首。另附录《词选》4首、《八州诗草》36首。其中《八州诗草》为作者1922年漫游大陆时作,故多纪游之诗。张光岳《序》称作者自幼“力为诗古文辞,故未弱冠而议论卓荦,诗赋斐然”。其诗“骋己意,抒胸臆,丽句佳章,络绎笔下”。张瑞岳《跋》称作者对于“古今成败,时势纵横,五洲地形,千百年掌故”,莫不了然。“间为诗歌、古文、骈丽之词,下笔辄工”。倪承灿《序》称其文“沉郁顿挫,卓然有古作者风”。

全真坐钵捷法

全真坐钵捷法

全真坐钵捷法,撰入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金元全真道道士之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所言「坐钵」,为全真派道士静坐习定之法。其法于每年冬季集体静坐百日,每日数次,皆有规定时辰,故需计算时刻。作者认为当时所用壶漏不合古法,计时亦有差误,故作此篇,以言正确方法。书中有〈造盂之法〉、〈下漏之法〉,〈造筹之法〉、〈加减之法〉等四章,讲述制作壶漏及校正时刻之简捷方法。后附〈定太阳出没法〉,参照干支卦象,编为歌诀,以测定十二月中太阳出没之时间和方位。又有九阳真人图,以十二地支、十二消息卦与十二月相配,以定月象圆缺。本篇虽为道士坐钵而作,但其中所述古代计时工具和计时方法,亦可供研究科技史者参考。

大人先生传

大人先生传

三国魏阮籍作。作于魏正元二年(255)。虚构一位“大人先生”,不知其姓名与年寿,以万里为一步,千岁为一朝,与造化相推移,不与世同。有世俗之士致函于先生,鼓吹君子立身,当遵守礼法,追求荣华,建立功业,扬名后世。大人先生乃答以天地变化,颠倒反复,世俗君子亦将难保其富贵荣华;又斥责礼法之士处世,犹如裈中之群虱,一旦大火焚烧城邑,则群虱死于裈中而不能出。文中揭露礼法之虚伪,指责封建专制统治“君立而虐兴,臣设而贼生,坐制礼法,束缚下民”,“假廉以成贪,内险而外仁”,并预言必将有亡国、戮君、溃败之祸。又谓至人混同是非,听任自然,不避地而处,不以物累身,提倡和光同尘、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不赞成隐士遁于山林的做法。后遇采薪者,与论古今盛衰变化,乃歌“天地解兮六合开”(即《大人先生歌》)以抒怀。《晋书》本传载籍曾于苏门山遇孙登,相与商讨终古及栖身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长啸而退,至半岭而闻鸾凤之音响于岩谷间,乃登之啸声。籍归而著《大人先生传》,所言皆其胸怀本趣。文中着意塑造的大人先生,乃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其超世独立、不同流俗、崇尚自由的精神,体现了作者的人生理想。而对于封建专制及世俗礼法的抨击,则委婉透露对司马氏统治的不满。明张溥曰:“履朝右而淡方外,羁仕宦而慕真仙。大人先生一传,岂子虚、亡是公耶!”(《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阮步兵集题辞》)近人刘师培曰:“所为《大人先生传》,其体亦出于汉人设论。然杂以骚赋各体,为汉人所未有。”(《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