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舆

- 姓名:苏舆
- 别名:字厚康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湖南平江人
- 出生日期:1874
- 逝世日期:1914
- 民族族群:
苏舆(1874~1914),字厚康,一字厚庵。湖南平江人。为王先谦门人。光绪进士,改庶吉士,官邮传部郎中。为学宣扬宋明理学,提倡尊孔读经,主张扶纲常、复名教、正人心。后出游日本东京,参观学校,询访日本邮政、电信行政实况,停留数月而归。三十二年,纳资为分省补用道,经邮传部尚书陈壁奏请内用,补邮传部郎中,至清廷被推翻时去职。民国成立后,苏以国政败坏,不可收拾,心怀悒郁,肺病加剧,次年病死于原籍。著有《春秋繁露义证》、《校定晏子春秋》等。
戊戌变法期间,竭力反对维新派的民权平等思想,称:“人人平等,权权平等,是无尊卑亲疏也。无尊卑是无君也,无亲疏是无父也,无父无君,尚何兄弟、夫妇、朋友之有?是故等不平则已,平则一切倒行逆施”(《驳南学分会章程条例》)。又“专以明教正学为义”,收集王先谦、叶德辉、张之洞等人的文章,汇辑《翼教丛编》,声称:“首驳‘伪学’,次揭邪谋,由是正学臣邪遁之词,息谬士嚣陵之气”(见黄协埙《石印翼教丛编书序》)。尤其攻击康有为标榜“孔子改制”,宣传维新变法之主张,指责其实肇“邪说横溢、人心浮动”之祸,称“康为人不足道,其学则足以惑世。招纳门徒,潜相煽修。……伪六籍,灭圣经也;托改制,乱成宪也;倡平等,堕纲常也;伸民权,无君上也”(《翼教丛编序》)。为当时湖南地区张扬古文经学、坚持守旧复古、反对维新变法的一个主要人物。
苏舆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诸神之死:叛教者尤里安
《基督与反基督》三部曲的第一部,弗拉维乌斯· 可劳狄乌斯·尤里安,罗马皇帝君士坦丁的侄子。其父被堂兄君士坦提乌斯杀害,后者继承皇位。尤里安自幼成为孤儿,被人秘密抚养。十九岁那年,他获准外出游学;后皇帝君士坦提乌斯立其为副帝,命其出征高卢,欲借敌人之手除掉尤里安。但尤里安英勇善战,击败敌人。君士坦提乌斯率兵讨伐尤里安,途中病逝,尤里安正式登基。此后他致力于两件大事: 一是恢复古希腊的多神教,二是重建罗马帝国在东方的霸权。二者最后皆遭失败。363年东征波斯时,兵败泰西封城,溃退中被敌兵投枪刺穿肝脏而死。信奉基督教的约维安继承其位,基督教徒欢庆胜利。
厨刀
《厨刀》是戴望舒在留学期间翻译的十二篇法国短篇小说。收录的季奥诺、阿保里奈尔等人的作品,小说内容多关注劳苦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平凡琐事。这些作品都曾在20世纪世界文坛大放异彩。
彭城集
诗文别集。北宋刘攽撰。四十卷。攽字贡父,号非公,临江新喻(今属江西)人。与兄敞于庆历同登进士,知曹州、襄州,官至中书舍人。与修《资治通鉴》。著作有《文选类林》、《中山诗话》、《公非先生集》。有集六十卷,然仅有《公非集》一卷流传,原本不传已久。清乾隆间,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抄成是集。凡诗、赋十八卷,有赋十五篇;古诗五言二百四十七首,七言百○五首;律诗五言三百七十三首,七言二百五十四首;长律五言五十九首,七言十首;绝句五言三十四首,七言百三十六首。文二十二卷,制诰三百○七篇,奏疏十七篇,表四十一篇,书十一篇,启百二十五篇,记十二篇,论、说、序、行状、碑文等十九篇,墓志铭二十篇,杂著二十七篇。凡诗赋一千二百十六首,文五百八十篇。曾巩称其“彊学博敏,超绝一世”,朱熹也称其“学问博洽,词章奥雅,才思敏捷,词辨秀利”。然性喜谐谑,不避权臣,故集中戏作之诗也不少,而文章却沉酣典雅。有《丛书集成初编》据《武英殿聚珍版书》本排印本。今人栾贵明自残存《永乐大典》中又辑得四十二条之多,诗十八首,文二十四篇(段),见《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太清导引养生经
古代气功养生术书。作者不详。一卷。《通志·艺文略》著录。论述行气导引的养生方法。列叙赤松子、宁先生、彭祖、王子乔等人之导引法以及虾蟆行气法、龟鳖行气法、雁行气法、龙行气法。运用一些呼吸运动形式强身治病。指出:“行气者,则可以补于里。导引者,则可以治于四肢。”导引可以使肢体骨节中诸邪气皆去,正气存处,能精诚勤习,则骨节坚强,以愈百病。更有导引思气法,运用六气(呵、呬、呼、嘘、吹、嘻)兼治五脏五官。收入《道藏》第五百六十八册。
幻中游
一名《新刻小说幻中游醒世奇观》。中篇小说。清佚名撰。四卷十八回。此书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日本大塚高秀《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改定稿》、谭正璧《日本所藏中国佚本小说述考》著录。书写明代史实,反映魏忠贤专权,刚直不阿的石峨一家的悲欢,其中忠臣孝子、烈女节妇、良师信友、义仆贤妓、无不悉备、俾看官可以启其善念,遏其邪心,较之偷香窃玉之态,闺阁床笫之言,大有异处。
品花宝鉴
狭邪小说,六十回。又名《群花宝鉴》、《燕京评花录》、《怡情佚史》。旧说作者名陈森书(见《罗延室笔记》)。但其《梅花梦》传奇则自署“毗陵陈森”,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修订本中指出作者应为陈森,“书”字为“误衍”。陈森,字少逸,毗陵(今江苏常州)人,约生于1805年,卒于1870年。作品写作时间较长。1837年作十五回,1847年作十五回, 1848年作三十回, 1849年刊行。作品以年轻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的同性恋为中心线索,描写乾隆以来北京上层社会荒淫无耻的狎优生活,并表现出极为欣赏和羡慕的态度,有不少猥亵笔墨。有上海亚东图书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