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

- 姓名:吕不韦
- 别名:姜姓,吕氏,名不韦
- 性别:男
- 朝代:春秋
- 出生地: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滑县)
- 出生日期:前292年
- 逝世日期:前235年
- 民族族群: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滑县)人。战国末期秦国的国相、著名的思想家、杂家的代表人物。出生在一个珠宝商人家庭。成年后到各国经商,后来成为阳翟(今河南禹县)“家累千金”的巨贾。公元前265年,在邯郸市上遇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公子异人(后改名子楚),遂挟为奇货。后西入咸阳,游说秦孝惠文王夫人华阳夫人,使子楚立为太子。孝惠文王死,子楚即位(即庄襄王),他被任为相国,开始独揽朝政大权,有食邑十万户,家僮上万人,受封为文信侯。庄襄王死,嬴政即位时年仅13岁。吕不韦以三朝元老和“仲父”的身份,辅佐朝政,并与宦官嫪毐相串通,大权独揽。任相期间,他为推行秦国的统一大业制定了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他在灭卫,掠取赵、魏地的战争中有功,并设置了三川(今河南洛阳)、太原、东郡(今河南濮阳西南)。同时,他曾广招游士宾客,著书立说,为中央集权专治统治提供理论依据。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亲政后,二人政见不和,暗中争权,他被免去相职。先出居河南,再徙蜀郡(今四川成都附近),途中忧惧自杀。《汉书·艺文志》著录《吕氏春秋》(一名《吕览》)26篇,今存,为杂家代表作。
吕不韦在政治上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和举荐人才;思想上主张博采百家,化众为一;经济上强调重视农业,兴修水利,增强实力;军事上坚持用兼并战争来实现统一,并在军事理论上提出了许多卓越的见解。他创立的大一统学说为秦统一全国作了理论上的准备,也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猜你喜欢的书
写给大家的音乐简史
《写给大家的音乐简史》评述了世界音乐史上各个时期伟大的音乐家的心路历程。在众多人物面前,作者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平易近人的语气、独特的犀利目光,对西方音乐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静心读来,高雅的音乐,经典的旋律,名垂乐史的大师,仿佛就在你的身边。该书逻辑和条理清晰,读者可以读一本故事书的状态来品读房龙的音乐思想,并由此大体把握西方音乐史的发展脉络,知晓那些光鲜的音乐家的别样人生。
悲惨世界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代表作。小说以冉阿让的一生为线索。冉阿让出身贫苦,失业后因偷了一块面包而被捕入狱,度过了19年的牢狱和苦役生活。出狱后又有偷窃行为,但受到仁慈的米里哀主教的感化,转变为一个高尚的人。他化名马德兰,以发明制造宝石的方法而成为巨富,并被推选为市长。他无私地帮助苦难的女工芳汀和她的女儿珂赛特,不久因暴露了过去的身份而被捕下狱。他不甘再度遭受苦役的折磨,越狱逃亡,途中救出了珂赛特,前往巴黎定居。这期间他不断遭到警探沙威的追踪。珂赛特长大后与共和主义者马吕斯相爱。1832年街垒战斗中,马吕斯参加了起义。沙威潜入据点侦查被捕,冉阿让私自释放了他。马吕斯在战斗中身受重伤,冉阿让背着他从下水道逃出,又遇到 一直追捕他的沙威。沙威有感于冉阿让的品格,良心发现,放走了冉阿让,然后投河自杀。马吕斯与珂赛特结合后,因对冉阿让有所误解而日渐疏远。最后了解到真相后他们深感后悔,双双赶去探望生命垂危的冉阿让。这使冉阿让十分欣慰,他拿出米里哀主教送给他的银烛台留给珂赛特,幸福地离开了人世。作者通过冉阿让、芳汀、珂赛特等人物形象,广泛反映了19世纪前半期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困阶层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的深厚同情。雨果在小说中指出世界悲惨的根源正是法律的不公正,并试图找出解决的途经,表现了他以仁慈、博爱改造社会的人道主义思想。小说出版后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在世界文学中享有盛誉。
丹溪心法
中医综合类著作。5卷。元朱震亨(1282~1358)撰。朱震亨,字彦修,人称丹溪先生、丹溪翁。义乌(今属浙江)人。金元四大家之一。认为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成为“滋阴派”代表人物。师事罗知悌,得刘完素、张从正、李杲等人的理论学说。本书主要是朱氏门人整理而成,明程充校订。成书于1347年。《丹溪心法》全面地、系统地反映朱震亨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相火论”等学术思想。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妇、儿各科病症,约一百余种。每一病症,先记朱氏原论,次述他的弟子戴元礼论述及方药。书末附有明宋濂《故丹溪先生朱公石表辞》及戴良的《丹溪翁传》。该书是一部研究内科杂病和朱氏学说的重要参考书。有明成化十七年辛丑(1481)年刻本、明成化十八年壬寅(1482)程充校刊本)、《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退斋笔录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南宋侯延庆(号退斋居士)撰。一卷,有《说郛》本、 《历代小史》本等。本书录北宋至南宋初年的朝野异闻,今存者有王安石、蔡确之逸事,建炎间金人南侵时的传闻。所录皆注明说者的姓名。《说郛》另录有作者的《退斋雅闻录》,各条文字比前书为短,内容则多为异闻杂记,亦记及北宋臣寮轶事,未详与前书为一书之异名,还是两种书。
衡山禅师语录
清灯炳说,宗位编,超源序,蓝理序,有塔铭(依驹本印)。
中阿含经
佛教经典。汉译四阿含之一。东晋僧伽提婆译。六十卷。共收阿含部经典十八品二百二十二部。因每部经的篇幅适中,故名;一说因其所述义理合乎中道,故称之为“中”。主要论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缘起论”、“涅槃”及“生死轮回”等早期佛教基本教理。关于汉译本的传承,传统有属大众部、说一切有部等说法。现学术界一般认为属于说一切有部。本经与南传上座部《中部》大体相应,但多出七十经,属南传《增支部》。本经有汉译别生经六十八种,与本经均为历代大藏经所收。符秦昙摩难提亦曾译《中阿含经》五十九卷,已佚。本经有藏译本,近代有梵文残卷出土。敦煌遗书中亦有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