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颖士

萧颖士
  • 姓名:萧颖士
  • 别名:字茂挺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江苏常州
  • 出生日期:717
  • 逝世日期:768
  • 民族族群:

萧颖士(717—768),字茂挺,行十。梁鄱阳王七世孙,郡望南兰陵(今江苏常州),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开元二十三年,进士及第。释褐金坛尉,历仕桂林参军、秘书正字。天宝中,为集贤校理,因受李林甫排斥,于天宝八载调为广陵府参军录事。尝议司马迁《史记》之体制“不足为训”,乃效《春秋》,撰编年史百篇,未竟业。史官韦述荐之于朝,召诣史馆待诏。十载,调为河南府参军事。至德元载,山南节度使源洧辟为掌书记。源卒,避地江左,永王璘修书相邀,避不见;永王乱平,淮南节度使表为扬州功曹参军。乾元三年因归葬先人,客死汝南,享年五十二。门人共谥为“文元先生”。萧颖士是盛唐著名散文家,好奖掖、推引后进,名重于时,号萧夫子、萧功曹。日本遣使入朝,自述国人愿得萧夫子为师。与颜真卿、邵轸、赵骅、陆据、柳芳、贾至、韦建、韦收等友善,独与李华齐名,时称“萧李”。萧颖士提倡古文,尊经重道,自称“经术之外,略不婴心”,“平生属文,格不近俗,凡所拟议,必希古文”(《赠韦司业书》)。他认为诗赋须有“雅颂遗风”,著论须有“王化根源”(李华《扬州功曹萧颖士文集序》)。其创作主张与实践,成为中唐韩柳倡导古文之前驱。李华序称他“有文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史部及本传皆言萧颖士有《梁萧史谱》二○卷,同书集部著录萧颖士《游梁新集》三卷,《集》一○卷。王尧臣《崇文总目》卷二又著录《宰相甲族》一卷,韦述、萧颖士合撰。上述诸书,均已散佚。后人辑有《萧茂挺文集》一卷,系抄本。《全唐文》卷三二二编其文为一卷,《全唐诗》卷一五四编诗一卷,又卷八八二补诗三首。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一九○、《新唐书》卷二○二《萧颖士传》、李华《扬州功曹萧颖士文集序》、《三贤论》、《祭萧颖士文》、《唐诗纪事》卷二一。

萧颖士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龙经

龙经

昔师旷作《禽经》,浮邱公作《鹤经》,朱仲作《贝经》。下至水虫,有《龟经》。而龙为水族之长,则未见有谱为经者,予乃作《龙经》

震泽长语

震泽长语

笔记。明王鏊(1450—1524)撰。二卷。鏊有《王文恪公集》已著录。此编约成于嘉靖初。凡分十三类:经传、国猷、官制、食货、象纬、文章、音律、音韵、字学、姓氏、杂伦、仙释、梦兆,共一百六十一条,近三万字。是编言史论致、说文谈诗、考音究字,持论皆有根据,多为见地之谈,颇有裨于文史研究。详载明初都市中的荒凉及宣德后经济发展情况,其中记明中期纳税,俸粮等资料,可与史参;记查抄刘瑾、朱宁货财数,亦颇缕悉。还辑录有时人遗闻轶事及诗词,可资参考。间有失考、过迂之论,杂迷信灵异之说。北京图书馆现藏有明刻本一册,善本。通行的有《四库全书》、《借月山房汇钞》、《丛书集成初编》等本及《说郛续》一卷本。

滑稽谈

滑稽谈

《滑稽谈》(又名《我佛山人滑稽谈》),作者署名“我佛山人”。初载宣统二年(1910)《舆论时事报》。1915年上海扫叶山房石印单行本,书前有云间颠公(雷)序文(1922年扫叶山房《我佛山人札记小说》石印本,也借用此序)。凡一百五十四题一百七十二篇。1926年仲夏扫叶山房又以排印本刊行,除保留雷序文外,又增无聊子(陈益)《新序》一篇,并由陈益标点。本全集即据以上两种版本互校、标点,加以收录。

玉娇梨

玉娇梨

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产生于明末清初。全称《新镌批评绣像玉娇梨小传》,又名《双美奇缘》、《玉娇梨小传》、《玉娇梨三才子小传》、《双美奇缘三才子》。二十回,题“荑荻散人编次”。作者为天花藏主人。主要写青年才子苏友白与宦家小姐白红玉(又名无娇),卢梦梨为了爱情经历了种种磨难,最终大团圆的爱情故事,是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两个女主人公性格鲜明,各有特色;苏友白为求佳人,不惜一切,也显示出独特的胆识和纯真的性格。

梦月轩诗钞

梦月轩诗钞

清 张玉纶撰,诗集

大阿弥陀经

大阿弥陀经

宋国学进士王日休,取《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佛说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四经删补订正。析为五十六分。惜其未见宝积一译。然心甚勤苦,故举世多流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