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文凤

连文凤
  • 姓名:连文凤
  • 别名:字百正,号应山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三山(今福建福州)人
  • 出生日期:1240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连文凤(1240-?),字百正,号应山,三山(今福建福州)人。咸淳间太学生,曾出仕。宋亡,漫游江湖,常与宋遗民唱酬。至元二十三年,浦江吴渭、方凤、谢翱等结月泉吟社,征集诗篇,连文凤投诗署名为罗公福,当时以“粹然无疵,极整齐而不窘边幅”被品为第一。《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大抵清切流丽,自抒性灵,无宋末江湖诸人纤琐粗犷之习”,“文格雅洁,亦不失前民矩矱”(卷一六五)。即其所投月泉吟社《春日田园杂兴》诗,当时品为第一,后人亦多有微辞,清郭兆麒谓“不见佳处,平平而已”,“一切田园杂兴,俱隐括于首二句中,而不觉其锤炼之疏也。盖亦一时风气如此”(《梅崖诗话》)。著有《百正丙子稿》,已佚。清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为《百正集》三卷,今存《四库全书》本、《知不足斋丛书》本。《全宋诗》卷三六二○至三六二二录其诗三卷。《全宋文》卷八三二七收有其文。事迹见《元诗选》癸集甲、《宋诗纪事》卷八一、《南宋文范作者考》卷下。

连文凤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事类赋

事类赋

初名《一字题赋》。类书。北宋吴淑编撰。三十卷。淑字正仪,丹阳(今属江苏)人。初仕南唐,为内使,入宋后官至起居舍人,职方员外郎。与修《太平御览》、《广记》、《文苑英华》等。著有《字义》、《江淮异人录》、《秘图闲谈》等。遵当时取士之制,以为吟诵科试之备,撰是书。初进时名《一字题赋》,二十卷,无注。太宗命其附加注释。复自注广为三十卷,改今名。分天、岁时、地、宝货、乐、服用、什物、饮食、禽、兽、草木、果、鳞介、虫等十四部,又一百目。每目为一字,每字作赋一首,叙古往今来之事,论天、地、人、物之理。逐句引文,加以注释,并详注引用书名。《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联而为赋者,则自淑始。”本为徐铉之婿,与修类书,见闻尤博。“故赋既工雅,又注与赋出自一手,事无舛误,传诵至今。”其所征引之事文,今多不传,“一字之存,当同一珠”,世颇珍之。有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明清各有刻本,以乾隆二十九年(1764)华希閎剑光图刊本最为流行。台湾有影印明嘉靖十一年(1532)无锡华麟祥刊本,《四库全书》本。

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

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金圣叹,成书于元明之际的《水浒传》,进入明中期以后开始在社会上风行,胡应麟、沈德符、李赞、叶画等人对此书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并进行了研究。而金圣叹评点的七十回本《水浒传》,以其精细的艺术分析和优美的文字鉴赏,掩盖了此前的所有版本,成为三百年间唯一流行的版本。

闽海纪略

闽海纪略

不分卷。清未著撰人。作者生平不详。是书记事起自顺治元年(1644年),唐王在福州即位,改元隆武,止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闰六月。此书各篇皆记郑氏史事,对清初禁海政策详述始末,对禁海政策对沿海各地人民造成的危害,亦有揭露。有抄本行世。

新语

新语

西汉陆贾所著,分上下两卷共12篇。据《史记》记载,是陆贾受汉高祖刘邦之命总结秦汉失得天下经验教训的奏章。刘邦很赞赏,“号其书曰《新语》”。书中认为,世之盛衰与天无关,朝代更替“非天之所为也,乃国君者有所取之也”(《明诫》)。指出圣人之治,在于施仁义、怀仁义则位高而不堕。秦尚刑则二世而亡,“儴道者众归之,恃刑者民畏之”(《至德》);主张“无为”政治,“夫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无为》);要求君主实行与民休息、安居乐业的“无为”之道。有明弘治间李廷梧刻本、明范氏天一阁刻本、明万历程荣《汉魏丛书》刻本和《四部丛刊》本等。现在《新语》文字虽有错漏,但内容还基本可信,是研究陆贾思想的可靠材料。

诸经日诵集要

诸经日诵集要

诸经日诵,一卷,佚名,外著墨笔题记,谓内有伪经,指中册末之血盆、寿生等经也。

五阴譬喻经

五阴譬喻经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沫、泡、焰、蕉、幻,五喻也。出杂阿含第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