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厚耀

陈厚耀
  • 姓名:陈厚耀
  • 别名:字洒源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泰州人
  • 出生日期:1648
  • 逝世日期:1722
  • 民族族群:

陈厚耀(1648—1722),中国清代数学家,天文历算学家,字洒源,泰州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因李光地的推荐而受到康熙召见,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奉诏入京,问以数学,均能回答,故得康熙帝赏识。陈厚耀因母年事已高,返回故里,担任苏州府教授(1710)。康熙五十一年(1712)复招入南书房,与梅瑴成等人同值内廷。五十二年(1713)康熙开蒙养斋,令皇三子允祉领其事。蒙养斋不仅是教学部门,也是科研部门。其中最重要的科研成果,就是编纂大型科技丛书——《律历渊源》。梅瑴成、陈厚耀等人均参与其中,康熙赐《算法原本》、《算法纂要》、《同文算指》、《嘉量算指》、《几何原本》、《周易折中》等书给他们。陈厚耀后做过谕林院编修、国子监司业、左谕德兼翰林院撰修以及会试同考官等职。康熙五十八年“,告病,以原官致仕”陈厚耀在算学、天文外,还著有《借根方算法》8卷、《算法纂法总纲》3卷、《八线根表》1卷等。对《春秋》也深有研究,著《春秋世族谱》、《春秋战国异辞》、《通表》、《摭遗》等。


李光地荐其通天文算法,引见,改内阁中书。圣祖命试以算法,绘三角形,令求中线及问弧背尺寸。先生具札进,称旨,命入直内廷,授编修,与梅瑴成同修书。圣祖尝谓梅瑴成云:“汝知陈厚耀否?他算法近日精进,向曾受教于汝祖,今汝祖若在,尚将就正于彼矣!”又尝召至御座旁,教以几何算法。上尝问曰:“汝能测北极出地高下否?”对曰;“遇春秋二分用仪器测之,可得高度。若馀节气,又有加减之异。然亦不准何也?地上有朦气之差,以人目视之,有升卑为高,映小为大之异,放以浑仪测之多不合,惟在天度数则不差耳。”又问:“地周三百六十度,依周尺每度二百五十里,今尺二百里;地周几何?径几何?”对曰:“依周尺地周九万里,今尺七万二千里,以围三径一推之,地径二万四千,以密率推之,当得地径二万二千九百一十八里有奇。”又问:“地圆出何书?”对:“以《周髀算经》曾言之。”问:“何以见其圆也?”对曰:“职方外纪西人言绕地过一周四匝皆生齿所居,故知其为圆。且东测影有时差,南北测星有地差,皆与圆形相合,故益知其为圆。”累迁司业左谕德,以老疾致仕,卒于家。年七十有五。

猜你喜欢的书

寿昌乘

寿昌乘

南宋宝祐年间( 1253—1258 )佚名纂修。原书已佚。清文廷式自《永乐大典》六千二百七十三卷中辑出。原为抄本,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武昌柯逢时重刻,有武昌柯氏息园刊本。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置寿昌军,民国三年(1914)改为鄂城县。即今湖北省鄂州市。

玉箓三日九朝仪

玉箓三日九朝仪

玉箓三日九朝仪,原不题撰人。约成书于北宋末至明初。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本书内载敕建玉箓大斋三日行道之仪。卷上为第一日早午晚三朝仪,卷中为第二日早午晚三朝仪。卷下为第三日早午晚三朝仪(原注「缺晚朝仪」)。其三日九朝行仪节次大同小异,大旨皆为归礼三清、玉帝等圣真神灵,礼忏供养,祈请荐度亡灵上升天境,并祝帝祚延永,四海宴安。

周易折中

周易折中

清李光地等撰。二十二卷。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内廷刊本。此书系李光地等奉康熙之诏而撰。经传原文用古《易》上下经、《十翼》次第。其说宗主程颐、朱熹之注,而广采先秦汉魏以来众家之解,为之折中。卷首列《图说》,卷末附朱熹《易学启蒙》。《四库全书提要》指出:“自宋以来,惟说《易》者至夥,亦惟说《易》者多歧。门户交争,务求相胜,遂至各倚一偏。故数者《易》之本,主数太过,使魏伯阳、陈抟之说窜而相杂,而《易》入于道家。此书对象数、义理二派兼收并采,不病其异同。经传分编,一从古本。

圣祖仁皇帝御制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圣祖仁皇帝御制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军事史书。清温达等奉敕撰。温达,姓费莫氏,满洲镶黄旗人。累官文华殿大学士,纂修政治典训,任总裁官。是书成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凡四十卷。所记皆康熙皇帝三次率军平定噶尔丹叛乱事:康熙十六年(1677年),厄鲁特·噶尔丹奉表入贡,康熙赐敕谕,与喀尔喀修好;后来噶尔丹投敌叛国。三十五年(1696年),玄烨亲率六师远征,九月再征塞北,次年二月再次出兵,及至十月,乃廓清大漠、威定边陲,得策妄阿拉布坦献噶尔丹之尸,完成清统一大业。书前载《御制纪略》一篇,书后附告成太学及勒石记功碑文。今存康熙四十七年刻本、1971年台北成文出版社《中国方略丛书》影印本。

汉末英雄记

汉末英雄记

三国魏人王粲著。十卷。记述东汉末年人物的传记。已佚。粲有《王侍中集》已著录。此书以东汉末年杰出人物事迹为线索,简洁而形象地反映汉末天下大乱,群雄蜂起的社会现实。首记汉末枭雄曹操,末记张俭。其中着墨最多者为吕布、公孙瓒、袁绍三人。事虽简略,但能显示人物性格特征。今有清黄奭辑本,称《王粲英雄记》,编在《汉学堂丛书》,此外,《汉魏丛书》、《说郛》、《五朝小说》也有辑本。

广百论本

广百论本

全一卷。又称四百论颂、广百论。圣天(提婆)造,唐代玄奘译。约成书于三世纪顷。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本书由五言之二百偈颂组成,内容分八品,即破常品、破我品、破时品、破见品、破根境品、破边执品、破有为相品、教诫弟子品等。主要在破斥外道、小乘所说诸法实有之妄执,阐明真空无我之理。圣天另著有百论、百字论。百论由鸠摩罗什译出,为广百论本之纲要书;百字论由菩提流支译出,为百论之纲要书。本论梵文本称为四百论颂,汉译本应为原文四百颂十六品之后半,乃相对于百论而称广百论。护法就本论作注释,成为广百论释论。又于月称所作梵文中论注(Prasannapada^),及汉译之中论、顺中论、佛性论、般若灯论、入大乘论、大乘中观释论、成实论等,皆引用四百论之说,可知四百论流传之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