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森

- 姓名:李伟森
- 别名:一名求实,又名国伟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湖北省武昌金口人
- 出生日期:1903年
- 逝世日期:1931年2月7日
- 民族族群:
李伟森(1903年一1931年2月7日),文学翻译家。一名求实,又名国伟、伟生。湖北省武昌金口人。十四岁小学毕业后考入武昌高等商业专科学校。“五四”运动时,参加了武汉的学生运动。1922年曾随恽代英到四川泸州师范学校读书,在那里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又到武汉大学读书,并做团的工作。1923年参加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兼秘书长,主编《日日新闻》,是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革命文学活动后,对以胡适、陈源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文学流派进行了坚决斗争。留苏回国后,1926年至1927年任共青团广东省委宣传部长,主编《少年先锋》杂志。国民党叛变革命后,到上海从事全国总工会的复兴运动,创办《工人日报》,并参加广州暴动,创办上海地区党报《上海报》。这时他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团中央宣传部长,主编刊物《中国青年》。翻译作品有《朵思退也夫斯基与屠格涅夫》、《戈萨克之今昔》、《不幸的预言》等,发表在《语丝》和《北新》半月刊上。著作有:《革命歌集》(1926年,中国青年出版社)、《俄国革命史》(1929年,上海亚洲艺学社)、《俄国农民与革命》(1930年,上海泰东图书局),译著有:《朵斯退也夫斯基》(1928年,北新书局)、《动荡中的新俄农村》(1929年,北新书局)。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同年6月,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海办事处成立,他被选为书记。1931年1月17日在上海东方旅舍被国民党逮捕,2月7日被枪杀于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年仅二十八岁。鲁迅当时写了著名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者的血》来纪念死者。1931年4月25日“左联”机关杂志《前哨》出的《纪念战死者专号》载有《被难同志传略·李伟森》。1951年3月1日《文艺新地》第二期重登其传略。1951年7月有方大炎的《李伟森烈士革命史略》刊行。1961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丁景唐、瞿光熙编写的《左联五烈士研究资料编目》。
李伟森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牛虻
长篇小说。英国女作家伏尼契的代表作。它以19世纪30—40年代意大利人民反对奥地利殖民统治为背景,描写意大利爱国者的革命活动。小说的主人公牛虻是爱国志士亚瑟的化名,他生于意大利一个富商的家庭,母亲死后受到比萨神学院院长蒙泰尼里神父的抚爱和教养。亚瑟除在大学上课以外,其余时间都消磨在蒙泰尼里的书房里。在他的心目中,蒙泰尼里是他的良师慈父。后来亚瑟参加了大学里的一些青年革命活动,接着又参加了青年意大利党。蒙泰尼里发现了亚瑟的活动,曾经加以劝阻,但没能动摇亚瑟的决心。不久,蒙泰尼里被调去罗马当主教。新来的院长卡尔狄神父成了亚瑟的忏悔神父。在卡尔狄的诱骗下,亚瑟泄露了青年意大利党领导人波拉的党员身分,和他的一次秘密行动。当天夜里,亚瑟和波拉即被逮捕。亚瑟一直没有招供,直到被释出狱,才明白他是被卡尔狄神父所出卖。在监狱门口等候他出狱的他的恋人琼玛,误以为是他出卖了波拉,打了他一记耳光便离开了他。万分痛心的亚瑟这时又发现他最崇拜的神父蒙泰尼里原来是他的生身父亲。双重打击使亚瑟认清了教会的虚伪和阴险,于是他悄然乘船前往南美,走上了新的生活道路。亚瑟辗转流浪于南美各地,饱尝了人间的辛苦,苦难的生活反而把他磨炼成一位坚强的革命战士。13年后,亚瑟埋名隐姓,回到了意大利,用“牛虻”为笔名发表文章,揭露反动统治当局和天主教会。同时他还组织武装起义,从国外私运军火,准备把军火运入山区,分给起义者。正在这时,一位偷运军火的负责人不幸被捕,牛虻冒险在布列西盖拉布置工作时也遭逮捕。敌人威胁他,蒙泰尼里劝诱他,他都丝毫不为所动。后来牛虻越狱不成,终于英勇就义。
履斋遗稿
诗文别集。南宋吴潜(1196—1262)撰。四卷。潜字毅夫,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嘉定进士。授承事郎,签广德军判官。历迁江东安抚留守。累迁左丞相,封庆国公,又改封许国公。后谪建昌军,屡徙循州安置。此集为明末梅鼎祚编,冠梅氏撰。吴潜本传。收诗凡二十八首,词百十六阕,文二十四篇。词作抒发不慕功名,关心世事之情怀,亦写其壮志未酬之愁绪。词风豪迈激昂,凄切悲凉。其文所论国计民生,抨击贪利之官,言语切直,慷慨激昂。有《四库全书》本。
杭州志(文献篇)
《杭州志》由杭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共12卷、39篇,约计900万字,由中华书局出版。《杭州志》为一部内容翔实,体例完备,通古贯今的鸿篇巨著,是人们了解杭州、建设杭州的可靠的地情书。此为文献篇,记载了杭州的散文,诗词曲,歌谣,楹联,碑刻等。
古今注
晋代博物考据类笔记小说集。3卷。崔豹撰。《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都在杂家类著录为3卷,独《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为5卷。全书分舆服、都邑、音乐、鸟兽、鱼虫、草木、杂注、问答释义8篇,分类考释名物制度,间录遐方异物和前朝传闻,历来为考据家、注释家所乐于引用。此书现存最早的版本为宋代嘉定年间刊本,附李焘跋。《四部丛刊》本即据此本刊印,并附张元济跋,考订此书真伪,可纠正《四库全书总目》的错误。另外有《顾氏文房小说》本、《古今逸史》本、《广汉魏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四部备要》本等。上海商务印书馆1956年将《古今注》、《中华古今注》、《苏氏演义》合刊为一册,颇便参考。
恐怖而有兴味的一夜
孙了红是我国反侦探小说的开创者,他模仿西方“侠盗”亚森·洛宾的形象,创造了中国的“侠盗”鲁平。鲁平行踪诡秘,擅长易容,是个令警方头痛的通缉犯。作品的主角虽然是“侠盗”而非侦探,其结构却仍然是侦探小说,只是侦破者不是警察,不是侦探,而是“侠盗”鲁平。作者博采西方侦探小说各主要流派之长,又巧于构思,每一篇故事都注重悬念的设置,追求感官刺激,甚至会运用“意识流”等超前写法。其文字明快流畅,其情节离奇曲折,是我国侦探小说发展史上的独妙之作。《恐怖而有兴味的一夜》:确实很有兴味,可由此假想歇洛克夜访ACD之类的场景。
报恩奉盆经
一卷,又名报缘功德经,失译。佛说盂兰盆经之异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