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思齐

雷思齐
  • 姓名:雷思齐
  • 别名:字齐贤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临川(今属江西)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雷思齐,宋末元初道士、道教学者。字齐贤。临川(今属江西)人。其生卒年各种典籍均无明确记载,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定为1230—1301年,郭彧《易图讲座》则定为1231—1302年,均不知何据。今按袁桷《空山雷道士墓志铭》记载其卒时年七十二,雷氏《易图通变自序》则作于“大德庚子九月”,即1300年,而《易图通变》卷2又谓“不谓年逾七十乃知其然”云云,足见其作《易图通变》时,已年过七十。林、郭二家之说,盖据此推算而得,均有可能。幼年出家,居乌石观。性好学,博闻强记, “于书无所不读”。宋亡以后,独居空山中,长期著书立说,时称“空山先生”。元世祖定江南后,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奉旨掌道教,礼请雷思齐为玄学讲师。晚年居住广信山中,讲学授徒,归卒于乌石观。雷思齐治学以《易》学见长,著有《易图通变》五卷、《易筮通变》三卷。他认为,道教“图书之学”(河图、洛书)源自宋初道士陈抟,但陈抟将《易大传》五十有五之数“别标一图,以为洛书,是其传疑之始也”。以后刘牧承继其学,将洛书五十五数推演成五十五图,舍本逐末, “益增其误”,他对此表示极力反对。另外,他精研老庄,著有《老子本义》、 《庄子旨义》等。青容居士袁桷曾评论为“援据切至,感厉奋发,合神以穷变,尽变以翼道”。其著名弟子有吴全节、傅性真、周维和等人。

雷思齐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情迷佛罗伦萨

情迷佛罗伦萨

美艳动人的玛丽•潘顿一年前失去了她深爱的浪荡子丈夫,好在丈夫因为车祸死得早,还为她剩下了点财产,加上她手头的一些珍贵首饰,倒也足可逍遥度日了。埋葬了丈夫,清理完家产后玛丽来到佛罗伦萨,租下近郊小山上的一幢美丽的古董别墅休养身心。玛丽多年的仰慕者、“大英帝国的建造者”埃德加爵士多年来飞黄腾达,即将荣任孟加拉总督,在受命前特地赶来佛罗伦萨向她求婚。但是一天深夜,只不过由于玛丽的一时情难自己,却导致了一出梦魇般的暴力事件。危急关头她不得已求救于声名远播的浪荡子劳利•夫林特,而通过他,她终于认识到否定了爱情——以及包蕴于其中的所有激情与冒险,也就等于否定了生活和生命本身。 毛姆最为成熟的小长篇,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塑造鲜活生动,对人性的洞察更是入木三分。

没刻面的纯绿宝石

没刻面的纯绿宝石

一对情侣独自在客厅中,正要互诉衷肠,女人突然发现自己的贵重的纯绿宝石戒指瞬间不翼而飞。戒指究竟是谁偷走了?

履斋遗稿

履斋遗稿

诗文别集。南宋吴潜(1196—1262)撰。四卷。潜字毅夫,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嘉定进士。授承事郎,签广德军判官。历迁江东安抚留守。累迁左丞相,封庆国公,又改封许国公。后谪建昌军,屡徙循州安置。此集为明末梅鼎祚编,冠梅氏撰。吴潜本传。收诗凡二十八首,词百十六阕,文二十四篇。词作抒发不慕功名,关心世事之情怀,亦写其壮志未酬之愁绪。词风豪迈激昂,凄切悲凉。其文所论国计民生,抨击贪利之官,言语切直,慷慨激昂。有《四库全书》本。

灵源大道歌

灵源大道歌

《灵源大道歌》是宋朝宣和年间曹文逸仙姑所做。这位女真人在当时可以称得上道学一流。《灵源大道歌》通篇一百二十八句,从头到尾,没有一句隐语暗喻,不象其它什么丹书,满篇的什么铅汞啦,坎离啦,龙虎啦,都基本是明明白白的阐述。虽然是女真所著,但决不限于女丹,是男女皆可修行的法门。这篇丹经也跟其它经文一样,同样讲究的是铺陈玄机,暗藏口诀,但是它确实最稳妥,最自然,最实际的修行方法,绝对不用勉强,完全是靠自然变化。这种修行方法很容易见效,修行起来没有任何流弊,同样,它也讲究一个个人品格的培养,如果没有这些,修行等于白费工夫。 曹文逸应该是第一位留下作品的女性修道者,这篇诗歌,是清修派的经典。

通鉴问疑

通鉴问疑

史评著作。北宋刘羲仲编。1卷。羲仲字壮舆,自号漫浪翁,仕至修史检讨。其父刘恕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分掌三国至隋部分,于魏晋以后事考证精详。司马光常以史事纷杂难治者委刘恕,且相互致书以研讨之。此书即录恕与光往还论难之辞,所论皆三国至南北朝事,颇为精核。末附羲仲与范祖禹书一篇。

依楞严究竟事忏

依楞严究竟事忏

依楞严究竟事忏,二卷,明禅修述并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