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过庭

- 姓名:孙过庭
- 别名:字虔礼,一作名虔礼
- 性别:男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唐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人
- 出生日期:646
- 逝世日期:691
- 民族族群:
孙过庭(646~691)唐书法家、书论家。字虔礼,一作名虔礼,字过庭。唐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人,一作富阳(今浙江富阳县)人,又一作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人。活动于武则天垂拱三年(687年)前后。官右卫胄曹参军,一说官率府录事参军。善真行草书。其书法美学思想,认为书法家的情感,要符合书写内容的特点,又要运用不同书体以表达不同情感。认为王羲之“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则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强调书法的审美情感丰富性和多样性,提出以“风神”、“妍润”、“枯劲”、“闲雅”等审美范畴,表现书法美的境界。又对书法家技巧的发展过程,作了总结,提出“平正”——“险绝”——“平正”的否定之否定论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书法家提高技巧的辩证过程。在书体风格方面,要求真草兼通。认为“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在笔法运用方面,要求“骨力”与“遒丽”、“劲速”与“淹留”、“燥”与“润”、“浓”与“枯”等对立方面相济,提出“济成厥美,各有攸宜”的美学命题,指出“夫劲速者,超逸之机,迟留者,赏会之致。将反其速,行臻会美之方,专溺于迟,终爽绝伦之妙。”反映书法艺术创造中各种对立范畴的统一和谐的辩证关系。其美学思想对于后代有重要影响,在中国美学史上居重要地位。著有《书谱》二卷,现仅存其序和上卷。
孙过庭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随军六月记
《随军六月记》内容为第1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军士兵的笔记。作者在书中回顾了中英贸易,在新加坡的见闻,舟山之战,占领定海,进攻北直隶,中国的民居,定海的状况,清朝官员,穿鼻之战,与琦善的谈判,调查长江等。《随军六月记》历史价值较高,曾被一些著名的学术作品引用。
上清太极真人神仙经
《上清太极真人神仙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盖系南北朝或隋唐上清派道士编集。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书辑录数种六朝上清派经典法诀。主要有《太极真人服四极云牙神仙上方》、《清灵真人说神宝经》、《太上明堂玄真上经》、《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三元真经诀》、《真一经口诀》。以上诸经方要诀,言思神服气、诵咒吞符、拘魂制魄、吞食日月精华、按摩沐浴等道法,皆为早期上清派修炼之方术,旨在招真降灵,飞升成仙。
太上日月混元经
太上日月混元经,原不题撰人。约成书于唐代。北宋《崇文总目》及《宋史‧艺文志》均着录「玄元先生日月混元经一卷」;《通志‧艺文略》亦着录,题作「元光撰」。今本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经文言炼丹法诀。先论采药,谓「乾坤坎离,刚柔配合,四者相包,谓之橐籥,会于鼎中,炼火为药」。又论炼丹火候,宣称:「先白后黄,赤黑表里,色变更紫,光华赫然。九转纯阳,五炁方足,归彼厚土,而成还丹,流形金石,致火一年」。所述丹法当为外丹。
咸同将相琐闻
《咸同将相玫闻》收人《清代野史》第3辑中,凡20篇(重印时疏忽,目录漏录2篇),记咸丰、同治两朝参与镇压太平军、捻军起义的清军将领(如曾国荃、苗沛霖)的史迹,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浦峰长明炅禅师语录
一卷,清性炅说,海栋编(依驹本印)。收序、上堂、示众、颂古、牧牛颂、联芳、法语、佛书、塔铭。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七册。
鬼子母经
全一卷。全称佛说鬼子母经。译者佚名。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内容叙述鬼子母食人之子,佛藏其爱子以度化之,使拥护三宝。然此经所述较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一所说疏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