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

- 姓名:斯大林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前苏联
- 出生地:格鲁吉亚
- 出生日期:1878年12月18日
- 逝世日期:1953年3月5日
- 民族族群: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俄语: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英语:Joseph Vissarionovich Stalin,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注:斯大林执政时官方称其生日为1879年12月21日,但史学界考证为1878年12月18日),苏联党和国家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1879年12月21日生于格鲁吉亚梯弗里斯州哥里城一个皮鞋匠家庭,原姓朱加什维利。1894年在哥里教会学校毕业后升入梯弗里斯(今第比利斯)正教中学读书。在中学读书期间就参加了革命活动。1898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899年因参加革命活动被学校开除。1901年11月当选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梯弗里斯委员会委员,在南高加索一带建立并领导了南高加索列宁火星报派即布尔什维克的组织。1902年,在巴士姆组织和领导工人罢工游行示威,被捕入狱。1903年缺席当选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南高加索联盟委员会委员。1904年1月,从流放地逃走,到梯弗里斯领导俄国社会民主工党高加索联盟委员会工作,12月领导了巴库石油工人大罢工。次年年底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高加索联盟代表的资格出席了在芬兰塔墨尔福斯举行的第1次全俄布尔什维克代表会议。1908年被捕,后流放到沃洛格达省,1909年逃回巴库。次年又被捕流放。1912年1月在党的第6次代表会议(即布拉格会议)上缺席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委员,负责主持领导俄国实际革命工作的中央委员会。2月逃出流放地4月又被捕,9月逃到彼得堡,遵照列宁的指示创办编辑《真理报》。1913年2月,又被捕流放到土鲁汉斯克边疆区。1917年二月革命后,从流放地回彼得格勒,领导 《真理报》的工作。4月,在全俄布尔什维克党第7次代表会议(四月会议)上,当选为党中央委员会委员。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成立后,被选为政治局委员。7月,出席了党的第6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央委员会作了有关中央政治工作和政治形势的报告。10月,在党中央委员会扩大会议上,被选为领导起义的党总部主持人,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领导人一起领导了十月革命。在十月革命次日召开的全俄苏维埃第2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并先后担任民族事务人民委员(1917~1922年),国家监察部人民委员(1919~1922年)等职。1918~1920年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任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工农国防委员会委员,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西方战线、西南战线、南方战线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和南方战线革命委员会主席。1922年4月召开的中央全会上,根据列宁的提议,当选为联共(布)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此后担任此职达30年之久。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后,作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领导苏联人民保卫并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并领导制定了1936年苏联宪法。1919~1953年任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主席团委员,1922年起任苏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曾当选为第1~3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1925~1943年任共产国际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34年后,在国内和共产国际发动了大规模肃反运动,使苏联和国际共运蒙受重大损失。1941年5月任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6月任国防委员会主席,7月任苏联国防人民委员,8月兼任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曾获苏联元帅军衔(1943)和苏联大元帅的最高军衔(1945),领导苏联人民进行了伟大的卫国战争,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曾作为苏联政府首脑出席苏、美、英三国举行的德黑兰会议 (1943)、克里米亚会议 (1945)、波茨坦会议(1945),加速了德国法西斯和日本军国主义的最后崩溃。1946年3月苏联人民委员会改称部长会议后,任部长会议主席。1952年10月联共(布)中央政治局改组为苏共中央主席团时,当选为中央主席团委员和中央书记处书记。1953年3月5日病逝。
斯大林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乾象典
历象汇编是中国古籍中有关气象天文内容的汇编。清康熙时广罗古今群籍有关记载,分门别类比排而成。原系陈梦雷所编,雍正时改由蒋廷锡修撰。收入《古今图书集成》。上海中华书局按康有为藏本于1934年缩小影印。陈梦雷,字则震,号有斋,福建候官人。清代学者。曾编有《盛京通志》、《承德县志》、《海城县志》、《闲止书堂集钞》、《松鹤山房诗文集》等。1701年据诚亲王胤祉颁发的协一堂藏书及家藏的1万多卷图书,分门别类编成一集。雍正登基后,被流放东北,卒于戍所。蒋廷钖,清康熙举人。常熟人。字扬孙,号西谷。工诗善画。著有《尚书地理今释》等书。雍正时奉命重编《古今图书集成》。其第1编即《历象汇编》(其他5编为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乾象典》记天地、阴阳、五行、日月、星晨、及风、云、雾、雨、电、霜、露、烟、火等,共21部100卷。本汇编资料丰富,类别编排合理。在其中找古今气象或天文的资料,十分方便。大体有关气象方面的资料,可在《乾象典》中找寻;
忠愍集
宋代诗文别集。李若水撰。《直斋书录解题》卷17著录为《李忠愍集》12卷,其“后二卷为附录”。《宋史·艺文志》作《李若水集》10卷,盖略其附录仅称其文。明代焦竑《国史经籍志》卷5尚载《李若水集》12卷。后其书不传,惟《永乐大典》存其诗文。清代修《四库全书》时,从中辑出其作品,编为3卷。卷1有札子5首、表7首、启5首、书4首、序1首、说3首、铭1首;卷2为古体诗58首;卷3为近体诗62首。后附录诰词及其子李淳跋。跋云“蜀中刊行其书时,秭归费守枢为先公作文集序”。今费序已佚。卷首有赵希齐庆元四年(1198)所作序。据《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称此书除自《永乐大典》辑出本,尚有影宋钞本。《直斋书录解题》称其“诗文虽不多,而诗有风度,文有气概。”《四库全书总目》亦称“其诗具有风度,而不失气格。其文亦光明磊落,肖似其人。”
顺治永安县志
十卷,清陈廷枢修,黄豹纂。明嘉靖间李杏撰成志稿一部。万历二十年,邑令苏民望就李氏稿重加纂辑。又六十年,陈廷枢来知县事,立意重修邑乘。而于顺治九年(1652)设局,延黄豹主其事。历三月而成此书刻印。兹篇并星野、气候、节序三目于天文志中,而所载不过页余,空疏不实。又疆域沿革,事属地理,无关建置。兹篇则将疆域沿革附于建置志,且列疆域于沿革之前,是未出县名先出县地,可谓条目不清,秩序混乱。又如职制、学署、书籍、社学,或当列之历宦,或当别立学校,而兹篇并属之于建置志中,亦明显有乖体例。
画筌析览
画学论著。清汤贻汾著。一卷。将笪重光《画筌》加以分类,首段为“原起”,下分论山、论水、论树石、论点缀、论时景、论钩皴染点、论用笔用墨、论设色、杂论、总论等十部分,推崇笪氏“言精理确,久为艺林所珍”。强调绘画“必具有夙慧,而后可以言”。“善悟者观庭中一树,便可想象千林。对盆里一拳,亦即度知五岳。钝根者虽阅历万里,无一笔之生机。”反映其重视审美灵性的美学观念。是书前有嘉庆十八年(1813年)仲振履“序”及嘉庆九年(1804年)、十八年(1813年)谢兰生“跋”,十九年(1814年)作者之弟贻浚“跋”。有《述古丛钞》本、《翠琅玕馆丛书》本,《画论丛刊》据前者收录。
广川画跋
六卷。宋董逌撰。是书与 《广川书跋》作于同时。《广川画跋》前后六卷,收录古今画共计一百三十六幅,其中卷一收“封禅图”、“武皇望仙图”、“东丹王千角鹿”、“吴王地狱变相”、“列子御风图”等二十幅;卷二收“孙白画水图”、“陆羽点茶图”、“孟浩然骑驴图”、“易元吉猩猩图”、“西升经”等十四幅; 卷三收 “别本西升经”、“穆宗打球图”、“醉僧图”、“官本乞巧图”、“牧羊图”等二十一幅;卷四收“舞马图”、“杜子美骑驴图”、“玄奘取经图”、“阎立本渭桥图”、“阿房宫图”等二十二幅;卷五收“素法师行化图”、“清夜游西园图”、“二十八宿真形图”、“竹林七贤图”、“王摩诘山水”等三十幅;卷六收“辋川图”、“庐鸿草堂图”、“韦偃放驴图”、“周昉西施图”、“兰亭图”等二十九幅。每卷之图画条目下皆系以考证之文。盖古画多做故事及物象,故董氏多考证其人其事,而论山水之语甚少,惟见于王维、范宽、李成等山水画大家之条下。董氏之考据详实精备,虽偶有乖误,亦瑕不掩瑜,是书为我国艺术史上一部重要的绘画考证著作。《四库全书》初编据元代至正乙巳 (1365年)华亭孙道明之钞本,其钞则据宋本。该书现有明嘉靖中杨慎刻本、《画苑》本、张金吾有旧钞本、《八千卷楼》有明钞本、《十万卷楼丛书》本、《藏修堂丛书》本、《翠琅玕馆丛书》本、《适园丛书》本、《四库全书》本。
风倒梧桐记
二卷。明末何是非撰。《风倒梧桐记》述永历建国时事,描画小朝廷诸臣,沐猴文武,颇为尽致。首卷记隆武二年(1646)十月桂王称帝,以原两广总督丁楚魁为首揆,兼摄冢宰事。丁楚魁惟知鬻爵卖官,厚敛金银,清军破广州,纳降于李成栋,仍被斩杀全家,妻女银宝尽归成栋。又记永历帝西逃广西,进入湖南,收李自成余部为忠贞十营,兵败逃入南宁,巅沛流离形状,以及李成栋复降明叛清,拥立桂王,清军陷广州,成栋兵败逃亡,渡涧殒身事情。间记永历朝臣袁彭年反复小人,各派分立之状。卷二记永历三年(1649年)后袁彭年与丁时魁、蒙正发、金堡、刘湘客俱称五虎,为党朝中,把持事权。又记孙可望逼封为秦王,平定云南土司沙定州夫妇作乱,遂入云南事。最后述清兵入梅关,五虎结局及永历诸朝臣降清溃散死难情形。记至永历五年(1651年)五、六年间事。何是非撰《风倒梧桐记》有树倒猢狲散之寓意,揭露永历朝政腐败,于满朝文武无耻之态颇多诟斥。然体例颇似小说体裁,所记之事不可尽信。《风倒梧桐记》有清抄本,《荆驼逸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