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阳

夏侯阳
  • 姓名:夏侯阳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南北朝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夏侯阳,中国南北朝时代数学家,北魏人。生平不详。《宋史·礼志》载算学祀典,称之为晋代人,清代阮元《畴人传》认为他是隋代人。著算经三卷,名为《夏侯阳算经》。历次版本《算经十书》中都包含这部算经。今本《夏侯阳算经》为韩延所修补。共分十二章,卷上有“明乘除法”、“辨度量衡”、“言斛法不同”、“课租庸调”、“论步数不等”、“变米谷”6章;卷中有“求地税”、“分禄料”、“计给粮”、“定脚价”、“称轻重”5章;卷下有“说诸分”1章。这是一部实用算术书,在十部算经中内容最为简要。在卷上“明乘除法”中记载“十乘加一等,百乘加二等,千乘加三等,万乘加四等”,可解释为,这具有指数和负指数的概念。 可以作为使用十进分数(小数)的旁证。

夏侯阳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惜别

惜别

作者太宰治。《惜别》取材于鲁迅的仙台留学生活,是极为难得的大作家描写大作家的作品,也是世界文学中唯一以鲁迅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

黄帝内经灵枢略

黄帝内经灵枢略

黄帝内经灵枢略,编者不详。约出于北宋,《通志•艺文略》着录「内经灵枢略一卷」,当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太玄部。此书为《黄帝内经灵枢》之删节本。分别节取《灵枢经》原书中〈天年〉、〈诀气〉、〈大惑论〉、〈忧恚无言〉等四篇。更换篇名,摘录精要,重新改编成书。

庄子内篇注

庄子内篇注

解析《庄子·内篇》的著作。清光绪十四年(1888)金陵刻经处刻本,4卷。明释德清注。各篇篇首有题解,然后分段释义,句下出注。题解及各段释义均深入细致,时有新意。《逍遥游》题解云:“此便是立言之宗本也。逍遥者,广大自在之意,即如佛经无碍解脱。”释德清是明末四大名僧之一,学通内外,主张三教一理,三圣同体,调和儒、佛、道思想,故往往以佛理注《庄子》。《序言》称:“全书三十三篇,只内七篇已尽其意。”将《内篇》视为《庄子》一书的主体,故注解限于七篇而已。《序言》又云:“《庄子》一书,乃《老子》之注疏。”虽间有援《庄》入佛处,但大体本于《老子》。大旨继承林希逸之说,且有进一步发明处。

双烈记

双烈记

明代传奇剧本。又名《麒麟记》。张四维撰。《曲品》著录。根据《宋史·韩世忠传》敷演。写宋韩世忠投军京口,遇妓女梁红玉,结为夫妇。鸨母嫌弃穷军汉,韩忿而出走,在镇压方腊和勤王报国中得官,率兵驻守镇江,抗拒金兵。梁红玉从戎助夫,金山江上一仗,大败金兀术,将金兵围困在黄天荡内。金兀术买通奸细,掘河故道逃走。梁为国忘私,上本弹劾韩骄兵纵敌。朝廷念韩世忠夫妇之忠义,非但未降罪,反而擢升韩为横海、武宁、安化三军节度使,梁氏亦封为两国夫人。后因秦桧谋害岳飞,韩世忠面斥权奸,悲愤辞官,夫妻隐居西湖。剧中梁红玉击鼓战金山事,一直为后人所称颂。今京剧、汉剧、徽剧及川剧中,都有《战金山》(或名《娘子军》、《黄天荡》)剧目,皆来源于此。今存明刊本和清抄本,《古本戏曲丛刊二集》据明末汲古阁原刻本影印。

胡子衡齐

胡子衡齐

明胡直撰。门人郭子章、邹元标校,曾 凤仪、王继明于万历十一年初刻。凡八卷。卷一为《言 末》、《理问》,卷二为《六锢》,卷三为《博辨》、《明中》,卷 四为《徵孔》,卷五、六为《谈言》,卷七为《续问》,卷八为 《申言》。共九篇,篇有上下。此书为其与门人讲学之语汇编。其旨在疏通王守仁之学,但与王守仁亦有差别,特别是对王学泰州学派有所批评。书名衡齐,意谓凡谈理者,当皆以此书为准。《胡子衡齐》表明胡直的思想有家学渊源。其父受王守仁的影响,而驳斥程颐的学说。

摄论章

摄论章

佛典注疏。作者和卷数不详。敦煌遗书藏本。存斯2048号,首残尾存。尾题:“《摄论章》卷第一。仁寿元年(601)八月二十八日瓜州崇教寺沙弥善藏在京辩才寺写《摄论》疏,流通末代。比字校竟。”现题系据内容所拟。本书是世亲著、真谛译《摄大乘论释》的注释书。主要从《摄大乘论释》中选择一些关键名相进行疏义。现存“三宝义”(首残)、“二障义”、“不住道义”、“三藏义”、“篇聚义”等部分。与《摄大乘论释章》体例一致,均系分别多门对每一名相进行释义。本书中国历代大藏经未收。敦煌出土后,被日本《大正藏》收入第八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