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义尚

- 姓名:张义尚
- 别名:虚一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四川忠县
- 出生日期:1910.06.04
- 逝世日期:2000.12
- 民族族群:
张义尚(1910.06.04-2000.12),1910年6月4日生于四川忠县,2000年12月殁,享年90岁。别名虚一,号悟通居士,莹阳子;晚年号惜阴居士、知非子。早岁学道于龙门派和西派,又兼及武功,如金家功夫等,就读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时又得窥入太极堂奥。后皈依贡噶上师,并随王家齐等学密,名不空智、定上、噶玛具义、噶玛极喜;又在成都得道家三家相见、金鼎火符之道,1946年正式列入杨式太极拳名家李雅轩之门墙;旁及医药、术数。遭逢国家内忧外患之际,立志悬壶济世,为一生之己务。尚师虽学淹众家之长,精勤于修道及武功锻炼,但却谦虚求教于有得之士,不求闻达不求利养。
尚师慈悲后进学人,为欲由武术而进乎道者,辟《真传易筋经》、《金家功夫释密》《太极拳会心录》等著作,足可等身,其书蝇头小楷,圆润无火,宛如印刷,此述不尽。时自上海复旦大学毕业归乡,别无他物,只载满船道书,至万洲回忠县,挑夫就有二十余人,惜所藏真本、秘籍、抄本并诸书虽砌满数屋,终未免文革之浩劫耳。
观尚师一生,于道、佛、密、医、术、武、文学等,无不参究,陈兵老师(四川大学教授?)言曰:“集国粹于一身,可谓国宝。其所知之广,钻研之深,为数百年来所罕见,当世盖无堪与比肩者。”尚师常谓:论由功夫而进乎道,太极为极顶;由技击而达乎道,金家无出其右。太极以澄甫先生为第一、形意八卦以孙禄堂先生为第一、少林功夫以杜心五先生为第一、但孙禄堂最后还是学习杨式太极,可见尚师对杨式太极之重视。尚师演练之杨式太极拳,于一九九九年夏在忠县摄录,因条件限制又加之不习惯录像,虽非尚师平日之自然飘逸之态,亦算是极珍贵之历史遗物耳,今惜散失。至于其它如两家三家、金家与形意、内丹外丹、医药汇宗、东派西派、悟真诸家、道密武功气脉源流及异同等等辨析之学,皆尚师未竟之事业,可鹤未招而来,哲人西逝,无限叹哉!惜哉!
当尚师在初中时候,已经看到了太极拳谱,尝识了它的高深。后来在上海读复旦大学高中部,一九三三年下期,学校请上海武术界到校表演,见到了武汇川先生与吴云倬先生推手,无限神往。三四年春,学校开始请吴云倬先生教太极拳,尚师立即加入学习,一年学完架式,又学推手、剑法、对剑、枪法,当时进步甚速,自感日异月新。不幸至三七年七月,中日战争爆发,遂与吴师隔,无人指点,歧路傍徨,又旁及易筋、形意,几至不欲再练太极。后遇郑曼青师,才扭转了尚师的认识。尚师于一九四二年从李雅轩师爷学习,至一九四六年,正式列入门墙,遂坚持不辍。一九六八年被逼停练,一九七零年即恢复。李师爷与尚师感情最好,故其精心著作“太极拳练法详解”一书,交由尚师全权整编成册,其它日记随笔等,亦交尚师代为整理。尚师七四年最后一次晤李师爷时,李师爷喟然叹曰:“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你我师徒见面不易,当共摄一影,以留纪念”,斯时李师爷之膀胱恶瘤,适病情转重,然犹抱病为尚师改架子,密传练功秘键,并示太极枪法。离别之时( 1974 年 7 月九日辰。尚师是 7 月 20 晨到李师爷的)又嘱尚师再次去蓉。不意于1976年3月动癌症三次手术,以年龄过大,于4月11日晚上9点8分与世长辞。李师爷系甲午古6月14诞生,至1976年丙辰,享年82足岁。论李师爷之体质,若非癌症相缠,期颐不难也。伤哉!
尚师虽立悬壶之志,解放后一直从医,曾任重庆市忠县政协副主席。但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仍屡遭打击,尤对武术讳莫如深,从不开门授徒。只有执着追求杨式太极拳的三四人,始得尚师指点,这是太极拳界的遗憾。
张义尚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御定小学集注
六卷。宋朱熹撰,明陈选注。陈选字士贤,临海人。天顺六年 (1340)进士。官至广东布政使。追赠光禄寺卿,谥恭愍。是书成于淳熙十四年(1187)。凡内篇四:曰《立教》、曰《明伦》、曰 《敬身》、曰 《稽古》; 外篇二: 曰《嘉言》、曰《善行》。书中叙古《蒙求》亦太多,兼难读,非启蒙之具。认为《古乐府》及杜甫《诗》可取;又有乙巳与子澄书,称《小学》见比修改,共定著六篇。淳熙十二年始改定义例,又越二年乃成。
喉舌备要秘旨
清·光绪间印行,著者阙名。首列喉部及喉科证治四十三症,通论证治辨阴阳证诀,论 喉症治法二十一条,论分经治喉症药性,论用药变化歌,各种药方治三十六种喉散奇方。口 舌部,各类口舌诸病。牙部,各牙痛牙疳诸方,末附戒烟良方。是书为粤人所辑,著者姓名 不详,上题光绪己卯广东藩署西斋刊印。其立方用药,皆有所偏,惟辨证颇多发明。读者苟 能用其是而去其非,辨认明确,则大有可取之处。
牛车上
短篇小说。萧红著。发表于1936年10月《文季月刊》1卷5期。写一个女仆五云嫂的悲惨故事。五云嫂为了寻找当兵的丈夫,便背着孩子进城探询丈夫的下落,一路上饱尝艰辛,以至想跳河自杀。几个月后,轮船将一批逃兵送到城里来枪毙,但这批逃兵中却没有她的丈夫,因她的丈夫是逃兵的三个为首者之一,已被就地“正法”了。她孩子八岁后即被送进豆腐坊,她自己成了女佣。作品通过五云嫂的悲剧,深刻揭露了军阀统治下的兵役给劳动人民特别是妇女带来的深重苦难。小说采用主人公的回忆和讲述以及牛车上听故事人的反应,并运用悬念、倒叙等手法,生动地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构思新颖独特,技巧较为圆熟。
乡党图考
清江永以经传考证《论语·乡党》篇制度名物的礼学研究专著,共10卷。江永之学远承朱熹 “格物”遗教,意欲完成朱子未竟之志,成礼乐之完书,虽被指斥为僭妄也有所不辞。他痛惜经学研究中 “著述家得其大者,遗其细,如宫室、衣服、饮食、器用皆未暇数之” ,因此 “辑 《乡党图考》10卷,自圣迹至一名一物必稽诸经传,根诸注疏,讨论源流,参证得失,宜作图谱者绘图彰之,界画表之。” (《自序》) 第1卷为图谱,记孔子先世及纪年与制度名物; 第2卷为圣迹,随事考核,以归实录; 朝聘1卷,评考其始末;宫室为1卷,以朱熹《仪礼释宫》为依据; 衣服分上下2卷,考证详细; 饮食1卷; 器用1卷,详考车舆制度; 容貌、杂典各1卷。“诸制度不必皆《乡党》所有,事有相关亦兼考之” ,“是书引经稽典以注疏为主,后儒之说附之。注疏有未当,乃参考而明辨之” (《例言》) 。有潜德堂刊本、《四库全书》本。
一切如来金刚寿命陀罗尼经
全一卷。唐朝不空译。略称金刚寿命陀罗尼经、寿命陀罗尼经、寿命经。现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全卷仅一千字左右。内容系佛陀为四天王宣说延命咒及对治死亡恐怖之法,并叙述读诵此经之功德。不空另译有金刚寿命陀罗尼念诵法一卷(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亦称金刚寿命念诵法,内容系毗卢遮那佛所说之金刚寿命真言、甲胄真言及其功德、护摩除灾延命坛。书中所言之金刚寿命菩萨即指普贤延命尊,其念诵法则为普贤延命法之本轨,共有两种异本,即金刚寿命陀罗尼经法一卷及金刚寿命陀罗尼经一卷。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
一卷,一名胜福往生净土经,唐玄奘译。佛在逝多林,不可说庄严菩萨请问救济苦众生法?佛为说不动如来、灭恶趣王如来,二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