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仲马

小仲马
  • 姓名:小仲马
  • 全名:亚历山大·小仲马
  • 性别:
  • 国籍:法国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24年7月27日
  • 逝世日期:1895年11月27日
  • 民族族群:

亚历山大·小仲马(法语:Alexandre Dumas fils,1824年7月27日—1895年11月27日),法国作家,是大仲马的私生子。他出生多年后,才被大仲马承认是自己的儿子。小仲马的母亲是工人,大仲马一直不承认她是自己的妻子。因此。小仲马从小受到歧视、侮辱。这切身的遭遇在小仲马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伤痕,并且对他成年后的创作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于是,探讨资产阶级社会的道德问题,也就成了贯穿小仲马的文学创作的中心问题。小仲马的文学生涯是从写小说开始的。在写《茶花女》之前,他写过好几部小说。《茶花女》是他最成功也是最后一部小说。在小说《茶花女》之后,他紧接着又写成同名话剧,于1852年举行初演。结果话剧《茶花女》取得了比同名小说更大的成就。从此,小仲马专门致力于戏剧创作。他共写过二十多个剧本,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金钱问题》(1857),写一个为了发财而不择手段的银行家,“买卖就是把别人的钱弄到自己的口袋里”是他的座右铭;《私生子》(1858),写一富人诱惑了一个女工,这女工怀孕后他就抛弃了她,日后私生子成了名,他又想认他为子,遭到拒绝;《放荡的父亲》(1859),写一荒唐的老人与儿子同时追求一个少女,后来得知儿子与这少女相爱,良心不安,遂改变放荡的生活;《欧勃雷夫人的见解》(1867),写一少女因无知而堕落,有过私生子,后来她醒悟了,便有一个青年向她求婚,那青年的母亲也豁达地表示赞成;《阿尔丰斯先生》(1873),写一个男子抛弃了一个家境贫寒而真心爱他的少女,另去追求一个对他本无感情而有钱的寡妇;《法朗西雍》(1887),写聪明的妻子如何惩罚和教训不忠于她的丈夫。小仲马是法国戏剧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时期的重要作家。

小仲马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孙公谈圃

孙公谈圃

北宋刘延世录孙升所谈而成书。凡三卷。有明覆宋刊本、 《百川学海》本、 《稗海》本、 《学津讨原》本、 《说库》本等。另《说郛》、 《历代小史》等本不全。孙升,字君孚,高邮人。元祐间任中书舍人,绍圣初受党籍牵累,贬谪汀州。由于他身历神宗至哲宗朝的政事,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一时名臣,均有所了解,故所知朝野掌故甚多。当他谪居汀州时,刘延世时亦居汀,二人过从较频,孙升常谈论朝野故实,刘退而录成此书。书中有关北宋朝野轶事的记载,涉及面较广。从书中看,孙升为元祐之臣,对王安石有较多不满,如关于王安石子王雱死后在冥间受罚的记载,即以本书为最早,但对苏轼,二程等人,亦有所微词,可知其虽有偏执,尚能自成一家之言。对了解北宋的政事及诸名臣的事迹,颇可参考。书中也杂有一些梦征、方术、医药、冥游之类的内容,少数条文流于因果报应的说教。

高上大洞文昌司禄紫阳宝箓

高上大洞文昌司禄紫阳宝箓

书有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法讳,知本书撰于明初。述文昌司禄宝箓之神讳、符图、灵验、授受,包括文昌谱系及梦应等。

大丹直指

大丹直指

元丘处机述。道教经书。二卷。阐述内丹理论与炼功方法。认为金丹之秘就在于性与命。性为天,常潜于顶,顶者性根;命为地,常潜于脐,脐者命蒂。若能五气朝元,炼神入顶,就可成仙。又谓人使肾气与心气上下相交,升降相结,用意勾引,脱出真精真气,混合于中宫,用神火烹炼,令气周流于一身,气满神壮,便可结成金丹,不但长生益寿,若兼修德行,还可跻身圣位。书中划分了龙虎交媾,周天火候,肘后飞金精、金液还丹、太阳炼形、三田既济、炼神入顶、炼神合道、超凡入圣等九个修炼层次,归结为小、中、大三成之法,各用图、说、口诀详述。多引施肩吾之说,与《钟吕传道集》、《西山群仙会真记》相近。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

同乐院燕青博鱼

同乐院燕青博鱼

简名《燕青博鱼》。杂剧剧本。元李文蔚作。四折一楔子,末本。剧将《续夷坚志》中王君和故事移之燕和。金赵秉文《同乐园诗》有“过却清明游客少,晚风吹动钓鱼船”句,盖“同乐院”所本。剧写梁山燕青因超假受杖,气忿失明。下山医眼流落汴梁,欠债乞讨,被杨衙内走马撞倒并殴打。得燕和之弟燕顺救助,为施针灸,双目复明,遂结为兄弟。青借本钱贩鱼,至同乐院以鲜鱼为赌注,冀博数钱。遇燕和来博,赢鱼复还之。会杨衙内过,嫌青不避,砸其鱼担。燕青怒而痛殴之。和慕青拳脚,询知乃梁山好汉,便结为兄弟延养家中。和妻腊梅与杨衙内有奸,值中秋,约杨幽会于后园,为青发见,约和捉奸,杨跳窗而逃,寻复领差人至,逮和、青下狱。二人越狱出逃,杨领兵追赶。时燕顺已投梁山,闻讯下山搭救,正遇和、青于途。遂共捉奸夫淫妇押上梁山处死。剧情为《水浒传》所无,却与杨雄、石秀杀潘巧云、裴如海事相类。有《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元曲选》本、《酹江集》本传世。

江阴城守纪

江阴城守纪

《江阴城守纪》是清朝韩菼编著的一本小册子,主要内容记录江阴城在清兵入关后自主抗清历史。书中除韩菼编写的《江阴城守纪》两卷外,还收录了许重熙《江阴守城记》、南园啸客《平吴事略》、戴田有《扬州城守纪略》三篇文章。内容都是江南百姓抗击清军的事件。韩菼撰。菼字元少,别字慕庐,长洲人。清康熙间,殿试第一,官至礼部尚书。本书共六二面,分上、下两卷。书后附录三篇,首为许重熙「江阴守城记」一卷,同记一事,较为简约。重熙,江阴人,明祟祯时,以撰「五陵注略」等书,为诚意伯刘孔昭所纠。因系明人,口吻与「韩纪」有异。其馀两种「附录」,一为南园啸客「平吴事略」,一为戴田有「扬州城守纪略」。

赞阿弥陀佛偈

赞阿弥陀佛偈

全一卷。北魏昙鸾撰。又作大经奉赞、无量寿经奉赞、赞阿弥陀偈。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系依无量寿经,而以偈颂方式赞叹阿弥陀佛之功德庄严。七言一句,共一九五行,三九○句。其中初二十八行赞叹十二光佛,后一六七行赞叹净土圣众与国土依报之庄严,并述一己归依阿弥陀佛之意。又偈之各节,均附‘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之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