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伋

- 姓名:谢伋
- 别名:字景思,自号药寮居士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上蔡(今属河南)人
- 出生日期:1099
- 逝世日期:1165
- 民族族群:
谢伋[jí](1099~1165),字景思,自号药寮居士,上蔡(今属河南)人,谢克家子。绍兴初,为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三年,自工部员外郎徙为祠部员外郎,兼太常少卿。后寓居黄岩。二十五年,知处州。二十七年,提举两浙路茶盐公事。能诗文,叶适论其文“俊笔涌出,排迮老苍,而不能受俗学熏染”,“拨弃组绣,考击金石,洗削纤巧,完补大朴”(《谢景思集序》)。现存诗多为赋闲悠游之作,如“一山秋色连云暗,半夜风声夹雨来”(《子忱崇道吏部寄书问讯,兼寄药物,适当风雨夕,长句代谢》),“夜雨洗来修竹净,晓风吹入瘦松清”(《药寮候洪景伯》),均清新流畅。喜论文章作法,著有《四六谈麈》一卷,此书作于绍兴十一年,所论以北宋四六文为主,兼及南宋初年的四六文。《四库全书总目》谓:“所摘名句,虽与他书互见者多,然实自具别裁,不同勦袭。”又谓:“其论四六,多以命意遣词分别工拙,视王铚《四六话》所见较深。”但其书多摘而不评,评语比《四六话》少得多。所论四六,可称者也仅仅贵剪裁和反对用全文长句,也较《四六话》单薄,实不足与《四六话》媲美。此书有《百川学海》本、《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又著有《药寮丛稿》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今已佚。《全宋诗》卷一九四八录其诗一卷。《全宋文》卷四一九八收有其文。事迹见《嘉定赤城志》卷三四、《宋诗纪事》卷四四。
谢伋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阿蒂尔•兰波
兰波——一个神话般的名字——他的生活与他的作品一样非同凡响。 他重新引领了诗歌的进程,首先深刻影响了法国诗歌,继而是世界诗歌。 一个多世纪以来,兰波的“通灵”诗学及其实践拓展了作家意识的边界。 事实上,他正是我们现在所称的“现代文学”的一个象征。 伊尼德•斯塔基博士是牛津大学法国文学的研究者。她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兰波的研究,随着新的手稿材料和其他信息的发现,她三次修订了这部兰波传记。
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
四章。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至光绪三十年载《新民丛报》第8—49号。考察了中国历代政治的演化。将中国专制政治制度的演变、发展史,分为封建未定期(黄帝至周初)、封建全盛期(周至汉初)、封建变相期(汉景武以后至清初)、封建全灭期(康熙平三藩以后)四个时期及十三个小阶段来论述,并探讨其发展变化的原因。用西方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学说批判了中国专制政治。为中国较早的政治制度通史。后收入《饮冰室合集》。
嘉靖以来首辅传
八卷。明王世贞 (1526—1590)撰。王世贞,字元美,自号凤洲,弇州山人,太仓 (今江苏省太仓县)人。明嘉靖年间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其学问渊博,为明前七子之首,主持文坛二十年之久,主张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一生著述丰富,有《弇山堂别集》、《弇州山人四部稿》等。《嘉靖以来首辅传》记载明世宗、穆宗、神宗三朝阁臣事迹。明太祖罢设丞相,至嘉靖始委政内阁,内阁为实际的执政机构,其首辅(首揆),即首席大学士,于政尤为重要。《嘉靖以来首辅传》所记从杨廷和到申时行都以首辅为主,间附其他阁臣事迹,故名。该书记录详细可信、次第得当,从中可见明中后期的官制和政治情况,足与正史相参证,为明代重要史料。该书现存有明万历四十五年茅元仪刻本,收《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清张海鹏《借月山房汇抄》本,1920年上海博古斋影印清张氏嘉庆刻本,《四库全书总目》载有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因明入正理论续疏
因明入正理论续疏下卷,唐慧沼述,日本藏俊题记,佚名题记,信宪题记。简称《续疏》。因明著作。分上、下卷。唐慧沼续。窥基《大疏》是未成之作,能立不成以下由慧沼补足。南京支那内学院版《续疏》的《校者附记》认为“沼续纂文,乃成足本。故其门人道邑、智周,皆遵以注记,不复区分。迨后另行略本,则从沼疏删订以成之也。”通过答问方式解答大量的问难与异见来疏解《入论》原文。与文轨《庄严疏》所同者有四,破轨疏者亦有四。答难时,有二解者,则以二解并存,即使二解前后矛盾亦不分真似。在举例方面也不无瑕疵。《续疏》作为定稿本比未定稿的基疏简明易读。既继承基疏精神,又避免基疏缺陷。基疏足本更易流通并能成为汉传因明的圭臬,《续疏》起到一定作用。
高峰原妙禅师禅要
高峯原妙禅师禅要,一卷,又作《高峰和尚禅要》。元原妙说,持正录,洪乔祖序,朱颖远序,末有募刻题记。收录开堂普说、示众法语、除夜小参、书等,揭示参禅学道之旨要。收入《续藏经》。注释书有朝鲜僧白坡亘璇所撰《高峰和尚禅要私记》—卷。
金刚般若论
佛教论典。古印度无著造,隋达摩笈多译。二卷。本论首先以“种性不断”、“发起行相”、“行所住处”、“对”、“不失”、“地”、“立名”等七个方面对《金刚经》进行总体论述。然后逐段引述经文,加以解释,释文较为简练。本论为历代大藏经所收,但《高丽藏》、《金藏》等中原系藏经所收为二卷本。《崇宁藏》、《毗卢藏》、《碛砂藏》等南方系藏经所收为三卷本。前者逐段引用《金刚经》时只抄首尾经文,后者则抄录全文,故两者在形式上差距较大。敦煌遗书亦有收藏,与《高丽藏》形态一致,为研究藏经史提供了新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