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克齐

- 姓名:孔克齐
- 别名:字肃夫,号行素
- 性别:男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曲阜(今属山东)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孔克齐,生卒年月不详,字肃夫,号行素、静斋,别号阙里外史,曲阜(今属山东)人。孔子五十五世孙。其父孔文昇曾任建康书吏,家于溧阳(今属江苏)。以荐授黄冈书院山长,召为国史编修。至正间,避居四明(今浙江宁波)之东湖。记所见所闻,成《至正直记》(全名《静斋至正直记》)四卷,是元代重要的笔记,不仅内容丰富,备得人情物态之详,而且影响广泛,涉及文化、文学的篇幅颇有参考价值,历来受到重视。前人以为此书系元孔齐著,其实作者应为元孔克齐。从所记内容可以得知,该书成书年代当不会早于元顺帝至正二十五年(1365)。生平事迹见《(弘治)溧阳县志》卷四、《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卷三七八。
孔克齐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中国语言学史
王力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原是在北京大学授课时所用的讲义,前三章曾在《中国语文》杂志上连载。除前言、结论外,分四章。以清末《马氏文通》出现为界,将汉代至1949年的中国语言学史分为两个阶段。前三章论述第一阶段的三个时期:训诂为主时期,属经学时期,特点是以疏解经义为目的;韵书为主时期,属佛学理学时期,语言学重点转移至音韵学;文字、声韵、训诂全面发展时期,属经学复兴时期,小学硕果累累,研究方法超越前人。第四章论述1899年以后的西学东渐时期,语言学的领域扩大,方法改进,有了崭新的面貌。全书主要叙述中国*语文学,也给古文字学、语法学、普通语言学、语言调查等以适当地位。对各时期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都作了精到的分析。指出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决定了中国古代语言学的实用目的,汉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中国古代语言学以文字为主要研究对象。本书叙述深入浅出,所用“语言学”一词,采用了最广泛的意义。首次提出了中国语言学史的间架体系。【书中有些异体字,文中无法显示,可以对比PDF阅读】
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
《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是一部清代太医院内的处方集,为国内仅有的一部抄本。书中共收录方剂400余首,除少量古代名方外,多数则不曾见有其他方书记载。其剂型包括丸、散、膏、丹、汤剂,以及许多药酒剂,每方详细标明药物、剂量、制服法及适应症,适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皮科等多种疾病。《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据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珍藏之孤本整理而成,可供中医药人员参考研究。
上清司命茅真君修行指迷诀
上清司命茅真君修行指迷诀。不着撰人?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参校版本:《云笈七签》,该书春六十一收入部分内容,述修行炼气、十干日服气、十二月服气诸法。
金刚经感应事迹
读诵《金刚经》可以消除罪业、增长善根、转祸为福、化愚痴成智慧的例子,就更多了。许止净居士选取古今典籍中的感应事迹,分类述颂;他的友人刘契净,又为这些事迹作注解,使读者都知道《金刚经》义理渊深,功德广大,生正信心,努力效法前人修行,随其功行浅深,也能得到种种利益。
金刚经订义
金刚经订义,一卷,清俞樾着。以上二种,出春在堂全书。
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
三卷,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同《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分为十三品,第十二品月首,即世王太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