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谦升

- 姓名:魏谦升
- 别名:字雨人,号滋伯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1861
- 民族族群:
魏谦升(?-1861),字雨人,号滋伯,晚号无无居士。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九岁能文,弱冠后雄长坛坫,尤工书法。以廪贡生选授浙江仙居训导,辞不就。以著述自娱,垂五十年。太平军攻克杭州,家毁于兵火,挈妻子走灵隐山中。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再克杭州时,谦升方老病,驱至万安桥下死,妻周氏同时遇难。事具《清史稿》忠义传、《杭州府志》。著有《翠浮阁词》一卷、《续稿》二卷及《三味斋稿》。《翠浮阁词》为少年之作,刊于道光十六年(1836),武林爱日堂镂版;《续稿》道光二十年刊而未行,咸丰五年董氏为印以传。谦升为人静默,嗜金石、喜山水,一吟一咏,有幽然尘外之慨;其词“神味冷隽,思意超逸,绮丽而弗为靡音,浑厚而迥绝庸俗”,金绳武列为《十家词》之一。
魏谦升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邢特进集
诗文集。北齐人邢邵撰。 一卷。邵字子才。小字吉,河间鄚(今河北任丘)人。北齐文学家。 曾仕北魏、 北齐。 历太常卿、兼中书监、 摄国子祭酒、 后授特进。 幼少聪慧,文雅有才思、博览强识,年未二十即负盛名。魏孝明后,诗文之美,独步当时。每一文出,京师为之纸贵。诗以五言为主,《冬夜酬少傅直史馆》、《七夕》等有名,乐府小诗《思公子》写闺怨,情切意深。深受南梁诗风影响。与温子昇齐名,世称“温邢”,又与稍后的魏收,并称“邢魏”,三人被合称“北地三才”。他学识渊博,主张无神论,为北齐反佛教思想家。强调“人死则神灭”,为世人所推重。原有集三十卷,皆散佚。今集为明张溥辑刊。收赋、诏、表、奏、书、序、议、颂、铭、碑、谥议、哀策文、墓志等近三十篇,乐府和诗近十首。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本。
汉上易集传[标点本]
又名《汉上易传》、《周易集要》。两宋之际朱震撰。震字子发,荆门军人。《四库全书》、《直斋书录解题》俱作十一卷。题曰“汉上”,盖因所居以为名。凡十八年而成。其说以象数为宗,推本源流,包括异同,以救老庄虚无之失。古人评估不一,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以为多采先儒之说,然颇舛谬。冯椅《厚斋易说》讥其卦变、互体、伏卦、反卦之失。朱熹以为朱子发用互体,亦有道理,只是今推不合处多。魏了翁谓《汉上易》太繁,却不可废。胡一桂云,观其取象,亦甚有好处,但牵合处多,且文辞繁杂,使读者茫然。又,朱氏以为邵雍《皇极经世》、刘牧《易数钩隐图》、周敦颐《太极图说》、《通书》、程颐《易传》等,并源自陈抟《先天图》,其说颇为后人所疑。
女科切要
妇产科著作。清吴道源 (1698—1775) 撰。八卷。道源名本立,海虞(今江苏常熟)人。屡试不第,遂以医为业。撰有 《痢证汇参》。是书刊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卷一为调经;卷二论述血崩、便浊、淋带等胎前诸病; 卷三为广嗣、受孕十月胎形、小产、正产、安胎等; 卷四为妊娠诸病; 卷五为临产诸病,论述顺产、各种难产处理方法,并载楼英《医学纲目》 产科 “十金论”; 卷六至卷八为产后诸疾。书后附妇人杂证诸方。对书中所载各证,均首论病因、病机,继言临床表现,然后提出治法、方药。方全法备,简明切要,独具特色,适于临床应用。有乾隆海虞吴氏家刻本,一九三六年上海大东书局 《中国医学大成》 本。
南湖集
诗词别集。十卷,包括诗九卷、词一卷。宋张镃撰。张集在宋诸目录著作中皆无记载,镃早有《南湖集》之名目,故杨万里于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己酉(1189)曾为此集作序。宋末元初,方回为《南湖集》作跋云:近得其前集二十五卷,三千馀首,嘉定庚午(1210年)自序,盖所谓得“活法”于诚斋者。从方回之跋,可知《南湖集》最初编定时间及张镃诗作之多。明初书录中始见著录《南湖集》。《文渊阁书目》与《箓竹堂书目》并载《南湖集》五册,不知是否方回所见二十五卷本。但此后张集便沉没无闻。张镃之诗、词散见于《永乐大典》各韵之中,四库馆臣加以采掇裒次,以类相从,厘为十卷,得诗一千一十七首、词七十八阕,编为此集,收入《四库全书》,常见者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乾隆四十六年(1781),鲍廷博刊《南湖集》十卷、《附录》三卷,其中诗词文亦自《永乐大典》中辑得,附录为遗文一卷、碑刻一卷、逸事一卷,有鲍氏知不足斋刊本。
中国哲学常识
《中国哲学常识》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时期的百家哲学思想,以老子、庄子、孔子、孟子、朱子等圣哲为主线,在立足各哲学家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了其哲学思想的精髓。通过本书,读者不仅可以系统地了解中国经典哲学,也能清晰地感受胡适严谨的治学态度。
金刚三昧经注解
金刚三昧经注解,四卷,明圆澄注并序,明河跋。


![汉上易集传[标点本]](/d/file/books/22c36c0f3218fea09b0378d1532e31dc.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