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

施琅
  • 姓名:施琅
  • 别名:字尊侯,号琢玉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晋江(今福建泉州)人
  • 出生日期:1621年
  • 逝世日期:1696年
  • 民族族群:

施琅(1621年—1696年),清初将领。字尊侯,号琢玉,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初为明总兵郑芝龙部大左冲锋,顺治三年(1646)随芝龙降清,隶属汉军镶黄旗,后为郑成功所俘,以计得脱。康熙元年(1662)任福建水师提督,后封为左都督,靖海将军,封靖海侯。他治军严整,通阵法,善水战,熟悉海情和风候。力主收复台湾。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政府商讨对待台湾郑氏政权的方略,他不顾一些朝臣的反对,陈述了进取台湾的意见,并具体提出了先取澎湖、直捣台湾的作战计划。得到康熙帝的支持。随即训练水师,进行准备。翌年率战船三百艘,水师二万人自厦门出发,舍身忘死,身先士卒,攻占澎湖。接着对台湾发动强大的招抚攻势,释放俘虏,表示虽然其父和弟弟是被郑氏杀害的,但为了国事,不计私仇,促使郑氏政权顺应历史潮流,决定“请求内助”。于是他率水师于鹿耳门(今台湾台南西北)登陆,击败郑克爽,统一台湾。他祭祀“开台烈祖”郑成功,发布《谕台湾以安民生计》和《严禁犒师示》等告示,博取台湾民众之心。又以“台湾弃取,所关甚大”,力排李光地等人“迁其人而弃其地”的放弃台湾的主张,向康熙帝上疏指出:“台湾在我国海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经济上亦有无限发展前途。荷兰殖民者(“红毛”)对台湾“无时不在垂涎,乘隙复踞,必窃窥内地”,成为中国百年大患。因此“断断乎其不可弃”,“弃之必酿大祸,留之永固边疆”。建议在台湾驻兵屯守,以备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并建议清廷加强对台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建设。清廷采纳其建议,设置台湾府,派兵一万驻守台湾,使台湾完全统一于清朝统治之下。著有《靖海纪事》。

施琅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青华秘文

青华秘文

全称《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简称《青华秘文》。北宋张伯端撰,门人王邦叔辑录。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编首有表奏,自称以青华真人所授内炼丹诀撰为图论,直泄金丹秘旨。全书分二十四节,有图有论说,有诗有口诀,叙述内丹理论和功法,较《悟真篇》更为明晰畅达。大略以精、气、神为纲,强调必用元精、元气、元神为金丹大药,以元神为炼丹主宰。又谓心为神之舍,为万化纲维枢纽,性命皆在乎是。故学道先须了心见性,认识真心元神之性。去除欲神气质之性,气质之性尽而本元之性始见。了心见性之道唯在于静,收视反听,心静神定,静极生动,则自然气服其窍。又称炼丹下手功夫,以闭息为先。用神凝于精气,俟精、气、神合一而产元神。此乃始于有为而及乎无为,即先以命取性,后以性安命。性命双修者,此之谓也。故此书丹法虽曰先命后性,而所重实在于性。有人怀疑此书为明代道士李朴野所著,而托名张伯端。

续红楼梦未竟稿

续红楼梦未竟稿

《续红楼梦》二十回,系未完稿本,原本系周绍良先生珍藏,海内未见第二本,周先生《红楼梦书录》中此书提要云:张曜孙撰。二十回。稿本,共九册,第一册末题:“徐韵廷抄”。书前有签云:“此书系张仲远观察所撰,惜未卒业,止此九册,外间无有流传。阅后即送还,勿借他人,致散失为要。阅后即送北直街信诚当铺隔壁余宅,交赵姑奶奶(即万保夫人)。”正文每面八行,行二十五字。张曜孙,字仲远,号升甫,晚号复生,武进人,张惠言之侄,嘉庆十二年(1807)生,道光举人,湖北候补道,著有“谨言慎好之居诗集”。书接第一百二十回。无回日,未完。第、回记丙辰秋至丁巳冬事。第二回有眉批:“口声不是黛玉,何妨另做一部书。”

尊前集

尊前集

词总集。编者不详。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五、张炎《词源·原序》均称“唐人《尊前集》”。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古今词话》称“吕鹏《尊前集》”,吕鹏为唐人,则此集当为唐末五代人编。然书中李煜称李王,考李煜卒于宋太平兴国三年(978),追封吴王,则编者当为宋初人。原书一卷,明顾梧芳重刻时分为二卷。收录唐明皇、李白等三十六人词二百八十九首。因供宴席歌唱,故以“尊前”名集。它保存了温庭筠以前的唐人词和西蜀以外的五代词,其中尤以南唐李煜、冯延巳词居多,与《花间集》互为补充,为现存最早的两部文人词总集。词集编次,李珣以前先君后臣,共二十九家二百六十三首。李珣以后有李煜词八首,其下重出冯延巳词七首,下又有李煜词一首,疑系后人增入。而欧阳修《近体乐府》罗泌校语谓《尊前集》中有无名氏《长相思》三首,查今本无。今传本最早为明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本,一卷,有商务印书馆1939年排印本。次为顾梧芳万历十年(1582)刻本,二卷,有汲古阁刻《词苑英华》本。又,丁丙善本书室藏明梅禹金抄本,一卷,有今人朱祖谋校《彊村丛书》本以及蒋哲伦据以增校1984年江西人民出版社排印本。

慈禧及光绪宾天厄

慈禧及光绪宾天厄

《慈禧及光绪宾天厄》,记述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病危及死后葬事。所述虽来自传闻及西方报道,但言语平实,较少夸张,有一定史料价值。据《满清野史丛书》本标点整理。

寂光豁禅师语录

寂光豁禅师语录

清豁说,发育等编。六卷。收住蓬溪县龙印山佛子禅寺等四寺语录、拈古、颂古、机缘、像赞、次古德十可行,书问、行实、分灯、法语、示偈、牧牛颂、杂偈、杂著、山居、佛事等。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六册。

五阴譬喻经

五阴譬喻经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沫、泡、焰、蕉、幻,五喻也。出杂阿含第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