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元发

滕元发
  • 姓名:滕元发
  • 别名:初名甫,字元发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东阳(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1020
  • 逝世日期:1090
  • 民族族群:

滕元发(1020—1090),初名甫,字元发,后避高鲁王讳,以字为名,更字达道,东阳(今属浙江)人。范仲淹外孙,胡瑗弟子。少时从胡瑗学,皇祐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通判湖州。召试学士院,充集贤校理,判吏部南曹,除开封府推官,同修起居注,判户部勾院。神宗即位,除右正言,知制诰,知谏院,知开封府。拜御史中丞,除翰林学士。与王安石不合,出知郓州,移定、青二州,留守应天府,知齐州、邓州。坐妻族犯法,落职,知池州,徙安州。元丰七年,复贬知筠州,改湖州。哲宗登极,徙知苏、扬二州。除龙图阁直学士,再知郓州,徙真定、河东二府。元祐五年,以龙图阁学士知扬州,未至而卒,年七十一,赠左银青光禄大夫,谥曰章敏。


元发性豪隽慷慨,不拘小节,论事无文饰。长于诗文,苏轼称其文“英发妙丽,每出一篇,学者争诵之”(《墓志铭》)。其《西旅来王》诗:“寒日边声断,春风塞草长。传闻汉都护,归奉万年觞。”宋刘攽谓省试诗中“最为警策”者(《中山诗话》)。《月波楼》诗有“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直与水相连”之句,周紫芝举“直”字,以为造语用字,颇露风骨(《竹坡诗话》卷二)。著有文集二十卷(苏轼《墓志铭》)、又有《南征录》二十卷(《宋史·艺文志》二),今已不存。《全宋诗》卷五一八录其诗五首。《全宋文》卷一三五九收其文一卷。事迹见苏轼代张方平作《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苏轼文集》卷一五)、《宋史》卷三三二本传。

滕元发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交错集

交错集

《交错集》是梁宗岱翻译的唯一一本小说集,包括里尔克、鲁易斯、贺夫曼、泰戈尔等作家的小说与戏剧作品,曾于1943年在广西华胥社初版。梁宗岱在题记里介绍道:“原作的风格既各异,译笔也难免没有改变。但它们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它们的内容,既非完全一般小说或戏剧所描写的现实;它们的表现,又非纯粹的散文或韵文;换句话说,它们多少是属于那诗文交错底境域的。如果人生实体,不一定是赤裸裸的外在世界;灵魂的需要,也不一定是这外在世界底赤裸裸重现,那么这几篇作品足以帮助读者认识人生某些角落,或最低限度满足他们灵魂某种需要,或许不是不可能的事。”

活珠子

活珠子

现代短篇小说集。胡也频著。上海光华书局1928年4月初版。收《活珠子》、《小人儿》、《初恋的自白》、《小小的旅途》、《僵骸》、《家长》、《登高》等短篇小说7篇。其中《初恋的自白》记述一个单身汉对少年时代与美丽的表妹青梅竹马相伴的一段美好的回忆。《小人儿》描写了一个受尽母亲虐待的“小人儿”的生活,她只是在牧放羊群时才有“一种感觉她自己的快乐的情趣”。《活珠子》记叙一个“老实,谨慎,并且还带点傻气”的中年泥水匠,从小生就一个扁脑壳。一次,在他的伙友中传出了游方老道士的胡诌:“扁头中有颗活珠子”。于是两个伙友在一天深夜破开了他的脑壳。当他的死讯传开后,许多人所关注的却是那颗“活珠子”的下落。本集小说主要表现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同时揭露了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下“国民性”的堕落。

元宫十四朝演义

元宫十四朝演义

元宫十四朝演义,4册80回,民国十九年(1930)上海新华书局出版。许慕羲著。2000年前后,又称《元朝宫廷艳史》、《元朝宫廷秘史》。叙述从帖木真于公元1206年建国起,经忽必烈于公元1271年定国号为元,至顺帝于公元1368年退出大都,共163年间的元代历史。本书以史实为依托,博采野史轶闻,记录了上下十四位帝王的宫廷生活内幕,包含了元朝亡辽、灭金、平宋的一系列军事斗争及逼君弑后、戮宗弄权等一系列宫闱权力斗争内幕,是一部寓教于乐的历史演义。

包待制三勘蝴蝶梦

包待制三勘蝴蝶梦

简名《蝴蝶梦》。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一楔子,旦本。皇亲葛彪横行霸道。一天,他在街上无端撞死王老汉,竟扬长而去。王老汉三个儿子激怒之下,围住葛彪痛殴,失手把他打死,被抓入官府,按律须偿命。包拯在审问时,查明是葛彪行凶在前,王家三兄弟痛殴于后,又看到三兄弟争相自认杀手,而王母更请求包公宽恕王老汉前妻两个儿子,由她亲生儿子抵罪。包公十分感动,想起他在梦境里曾经救活了一支落入蛛网的小蝴蝶,动了恻隐之心,于是杀了偷马贼赵顽驴代王三儿偿命,又嘉奖了王母,令全家团圆。

白话北史

白话北史

《北史》,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唐李延寿撰。高宗显庆四年(659)成书。一百卷。分本纪十二卷,列传八十八卷。记载起自北魏登国元年(386)迄于隋义宁二年(618),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等朝二百三十三年历史。此为《北史》白话文。

无事为福斋随笔

无事为福斋随笔

二卷。清代韩泰华 (生卒年不详)撰。韩泰华字小亭,钱塘 (浙江杭州)人,道光时官居潼关道。此书是作者的札记,没有一定体例,也未分类,所记涉及面广,有金石、版本、掌故、地理、名人逸事、方言俗语、诗文典籍考证等多项内容,其中记述的元 《文选》毁于兵乱、宋会要未及编纂等内容,较有价值。又如张巡城困之遗事足以增广见闻。全书详略得当,对研究古代文化史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功顺堂丛书》 本、《丛书集成初编》 本。